http://www.hangqichache.cn?? 2015-08-14 09:58 來源 綜合現代快報
江蘇一名女子患高樓綜合征:幾個月前,蘇州的倪林夫婦搬進了31樓的新家,倪林的妻子王芹渾身難受,多次有跳樓的沖動。心理咨詢師解釋稱,該女子是患高樓綜合征。
宿遷市泗陽中醫院心理咨詢師趙金明說:“她這是患上了高樓綜合征,是一種環境心理學問題。”
高樓綜合征以性格內向、脆弱的人居多,尤其是抑郁性人格,更是高樓綜合征的易感人群。
搬進新房,總感覺不對勁,原來是患高樓綜合征
倪林夫妻住在蘇州,二人婚后原本生活在出租屋內。2015年,兩人在當地買了一套位于31樓的商品房。搬進新居,妻子王芹總感覺不對勁。“一進屋就心慌,精神不振,還頭昏乏力。”王芹說,最嚴重的是,她一靠近陽臺或是窗口,就有跳樓的沖動!(倪林、王芹為化名)
起初,兩口子并沒有太在意,認為這是搬了新家有些不適應。但有一天,王芹洗完了衣服到陽臺晾曬時,心慌的感覺又來了!“當時看著陽臺外面,眼睛就挪不開了,心理既害怕又滿是跳下去的沖動!”王芹說,這些念頭把她嚇壞了,忙大喊道:“倪林!快來抱住我,我想跳下去!”
聽見妻子帶著哭腔的叫喊聲,倪林忙跑了過來,把王芹拉到了一邊。“非常后怕,這新家也不能住了。”倪林稱,奇怪的是,隨后二人搬回了以前生活的出租屋,妻子卻表現得很正常!因此,二人懷疑,可能是新家比較“邪門”!
原來是患上“高樓綜合征”
倪林夫婦找到了宿遷市泗陽中醫院的心理咨詢師趙金明。“從環境心理學上看,這是高樓綜合征。”經心理測試,趙金明發現王芳并沒有明顯的心理問題,但是性格表現內向、脆弱,這一類人群易患“高樓綜合征”。
趙金明解釋,住在高樓里,一些人會覺得沒有安全感,繼而出現心慌、頭昏乏力、精神不振,甚至有往下跳的沖動。尤其是恐高癥、性格內向、脆弱、喜歡安靜的女性。
心理咨詢師:大多數患高樓綜合征人不用看醫生
“根據環境心理學研究,當今社會里,中年男性有高樓綜合征的約占20%,中年女性則為25%,而60歲以上的老人接近40%。”趙金明認為,其實高樓綜合征有一個20%的基礎人群,即抑郁性人格的人,幾乎都有高樓綜合征。在日常生活中,高樓綜合征并不是一種嚴重的心理疾病,如果不是心理和生理嚴重不適,并不需要看醫生。
抑郁性人格在表現上性格更為敏感、脆弱,不善于表達自己心中的情感,缺乏安全感。
趙金明介紹:“第一步是改變患者的認知,告訴他們住在高樓有哪些好處,然后再通過系統脫敏療法和厭惡療法提高患者對恐懼刺激的承受能力。”
蘇州女子患高樓綜合征已康復:經過一個多月的治療,現在王芹的高樓綜合征已經完全康復,兩口子搬回了高層的新家居住。
高層裝修時盡量貼近自然,可以避免出現高樓綜合征
趙金明建議,可以將家中的地面和通道的主色調調整為淺黃色,同時屋內多擺放一些綠葉植物,讓住戶從心理上感覺自己“接上了地氣”即可。
宿遷市203設計工作室設計師康世明說,現在的高層建筑,住戶向下看是“一口井”,向上看又感覺“在海底”,的確挺壓抑。他們在做高層室內設計時,有時候會推薦客戶將室內風格打造得偏田園一些。“貼近自然,讓人忘記身處‘鋼鐵叢林’。”
康世明介紹,有高層住戶不敢踏足陽臺,可適當減少陽臺的透明面積,加上一些點綴,將陽臺打造成休閑區域,這樣能有效減少住戶的不安感,不會讓人產生置身井口甚至懸崖邊的感覺,避免出現高層綜合征。
編輯: 記者 孫旭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