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hangqichache.cn?? 2022-11-14 11:11 ??來源 溫州在線
中國高血壓診斷標準下調,2022年11月13日,《中國高血壓臨床實踐指南》發布會于線上舉行,推薦將我國成人高血壓的診斷界值由140/90mmHg下調至130/80mmHg。專家表示,這一修改可以更早控制中青年血壓升高。
高血壓診斷標準為何下調?
將心腦血管疾病防線前移,更早控制中青年血壓升高
高血壓不僅是中國患病人數最多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也是導致城鄉居民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最重要的危險因素。流行病學數據顯示,按照收縮壓≥140mmHg(1mmHg=0.133kPa)和/或舒張壓≥90mmHg的診斷標準,2012年至2015年我國18歲及以上成人高血壓粗患病率為27.9%,估計成人高血壓患者人數約為2.45億。新版指南就高血壓領域有關診斷、評估和治療的多個臨床問題,給出了較為詳細的循證推薦。新版指南推薦將我國高血壓診斷界值由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下調至收縮壓≥130mmHg和/或舒張壓≥80mmHg。 在發布會上,中國人民解放軍北部戰區總醫院韓雅玲院士指出,隨著人群中血壓在130~139mmHg/80~89mmHg的大規模臨床隊列研究的證據不斷涌現,血壓水平與靶器官損害和心血管事件的關系已得到進一步證實。高血壓定義的修改,充分體現了加強初始預防和一級預防的理念,只有把國家的疾病防控重點和經濟衛生資源投入到疾病的早期階段,才能夠真正從根本上改變目前我國心血管疾病防治缺乏抓手的現狀。 “經下調后,雖然前期用于治療高血壓的費用會增加,但用于并發癥治療的高額費用有望下降,這是符合成本效益的。同時,雖然診斷標準下調,但對于血壓在130~139mmHg/80~89mmHg的患者多數建議采用改變生活方式等非藥物治療方案。”韓雅玲院士強調。
什么樣的患者需要用藥治療?
當血壓≥140/90mmHg,應立即啟動藥物治療
新版指南推薦的高血壓分級:收縮壓130-139mmHg和/或舒張壓80-89mmHg為1級高血壓;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為2級高血壓。新版指南認為,將患者分級有助于簡化患者心血管病危險分層且滿足指定啟動降壓治療決策的需要。 高血壓心血管危險分層:高危患者: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者,或收縮壓130~139mmHg和/或舒張壓80~89mmHg伴臨床合并癥、靶器官損害或≥3個心血管危險因素者;非高危患者:收縮壓130~139mmHg和/或舒張壓80~89mmHg且未達到上述高危標準者。 高危患者立即啟動降壓藥物治療;非高危患者進行3-6個月生活方法干預,若收縮壓≥130mmHg或舒張壓≥80mmHg可考慮啟動降壓藥物治療。
如何進行生活方式干預?
推薦用低鈉鹽替代普通食鹽
指南建議所有高血壓患者均進行生活方式干預,包括飲食干預、運動干預、減壓干預、減重干預、戒煙限酒和綜合生活方式干預。其中飲食控制是一個重要干預方向,新版指南推薦中國高血壓患者應用低鈉鹽替代普通食鹽。每日食鹽攝入量控制在5克以下。
新版指南推薦,高血壓患者每周進行5~7天、每次30~60分鐘的中等或高強度有氧運動,且每周進行2~3次抗阻力量練習。由于身體原因無法完成上述推薦量的高血壓患者,應根據自身情況盡可能地增加各種力所能及的身體活動。理想的體重指數為18.5~23.9,控制腰圍男性<90厘米,女性<80厘米。
在家如何正確測量血壓?
新版指南推薦,高血壓的診斷可依據診室血壓測量、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或家庭血壓監測,如有條件優先選擇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對于高血壓管理,建議首選家庭血壓監測;若條件不允許,建議根據診室血壓測量結合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進行管理。
新版指南推薦成人采用經過標準化方案驗證的上臂式電子血壓計測量血壓。測量方法為:測量血壓前安靜休息3~5分鐘,測量時坐在帶有靠背的椅子上,雙足平放于地面,兩腿勿交叉,上臂平放于桌面,血壓計袖帶中心保持同心臟水平。建議每天早、晚各測量1次血壓;每次測量至少連續獲取2次血壓讀數,取2次讀數的平均值。
編輯: 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