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hangqichache.cn?? 2012-06-29 22:36 ??來源 溫州視線
今日微博熱點話題是:鬧鐘驚醒相當于醉酒,也有一種說法是“被鬧鐘驚醒等于醉酒”。反正就是說人在深度睡眠的時候被鬧鈴驚醒,更喝醉酒宿醉后醒來差不多。
鬧鐘驚醒相當于醉酒,有這么嚴重嗎?專家認為這種說法有道理,人在深度睡眠中被鬧鐘驚醒,身體不適,長期被鬧鐘驚醒將導致慢性壓力,增加精神壓抑、高血壓、心臟病的患病風險。
上班族怎么避免被鬧鐘驚醒,又能按時自然醒呢?請看專家為你支招。
專家教你避免被鬧鐘驚醒
1 最好的辦法是早睡早起
袁勇貴主任告訴記者,所有人都向往的“自然醒”的確是身體的最佳狀態。如果能夠形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規律作息,在長時間的習慣養成后,自然醒一定不是奢望。
2 如果不能早睡,先從定時起床開始
專家建議,如果白領實在無法做到“按時睡覺”,可以嘗試定時起床。如果被鬧鐘驚醒,可以稍微賴床一下,不用像機器人一樣馬上翻身起床。
3 如果還是起不來,睡前窗簾留條縫
中大醫院心理精神科主任袁勇貴告訴記者,陽光的“叫醒作用”絕不亞于電子鬧鐘,同時還沒有突然被驚醒腎上腺激素猛增的驚嚇感。晚上拉窗簾時,不妨留一點空隙。當早上受到光線照射,血清素會使身體的代謝加快,伴隨著生物鐘同時提醒你,太陽“曬屁股”了,該起床了!
4 還有更絕的:“意念起床”
“8點起……8點起”,在某單位上大夜班的徐小姐每周都靠著這樣的“碎碎念”度過難熬的“起床大作戰”。“我覺得很奇怪,似乎是生物鐘能聽懂我的念叨,我只要睡前反復多念幾遍,第二天會在這個點自然醒。”
袁勇貴主任解釋,像徐小姐這樣的“意念起床”還算是比較靠譜的做法,“這樣的方法適合心理暗示比較強的人。潛意識記住了時間,則會形成準點起床的印象。”
5 實在要用鬧鐘,鬧鈴設成“漸強”
為了讓鬧鐘更響,不少人將鬧鈴設成了《最炫民族風》等帶有“農業重金屬”風格的神曲。但中大醫院心血管內科葉行舟副主任醫師表示,這種鬧鈴只會讓被驚醒的危害增加。正確的做法應當將鬧鈴設成“漸強”模式,同時盡量選擇輕柔一些的音樂鬧鈴,減小起床壓力。
被鬧鐘驚醒相當于醉酒:確實其事
網上流傳這么個說法:被鬧鐘驚醒等于醉酒,微博中說,睡眠中突然被叫醒相當于一次醉酒;長期被鬧醒將導致慢性壓力,增加精神壓抑、高血壓、心臟病的患病風險。這種說法真的有道理嗎?揚子晚報記者對此進行了了解。
真有被“吵病”的人
鬧鐘讓人不愉快不假,但鬧鐘真能把人“吵病”嗎?昨天,揚子晚報記者在采訪東大醫院時,還真遇到這樣一個案例
對于南京公交司機王師傅而言,鬧鐘絕對是不折不扣的“災難”。因為工作需要,王師傅每天凌晨5點就得起床,晚上睡覺前設定鬧鐘則成了王師傅的“定律”。
到了早晨,鬧鐘一響,容不得半點猶豫,王師傅便以極快的速度“騰”地起床,迅速完成早晨的各種必備“程序”,以致坐到公交車上擰下鑰匙開始發動時,似乎還處在“半夢游”狀態。
“夢游”帶來的后果便是注意力不集中。在一個月里,王師傅竟然連連闖紅燈,光是罰款就交了一千多元。“總是覺得容易分神,看到紅燈都反應不過來要停車。”王師傅告訴記者。
沒辦法,王師傅找到了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心理精神科主任袁勇貴。袁勇貴告訴王師傅,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完全是因為長時間處在“被驚醒”的狀態中,從而影響了正常的情緒和工作狀態。“如果在深度睡眠中被吵醒,起床后的不適感會更加嚴重。”
編輯: 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