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hangqichache.cn?? 2015-07-19 12:58 ??來源 大連日報
三伏天養生:最熱在三伏,一年最中藥貼敷養生和治療最好也是在三伏天。又到貼敷時節,筆者采訪了神谷中醫的幾位專家解惑答疑神谷中醫專家介紹中藥貼敷注意事項。
呼吸科專家李玉盛介紹說,中藥貼敷直接作用于病變局部,藥力集中,彌補了藥物內治的許多不足。對虛寒性胃痛、反復感冒等疾病有相當的療效,最重要的是穴位貼敷還可提高身體的免疫力,起到未病先治保健康的作用。除了每年固定“三伏”和“三九”集中貼敷外,貼敷還可充分利用其防病治病的長處和優勢,有針對性對患者進行日常性的貼敷治療,起到事半功倍的療效。
脾胃虛寒性胃痛、腹痛、腹瀉也可中藥穴位敷貼嗎?
神谷專家賀義賢介紹說,穴位貼敷治療方法簡便,無毒副作用,易被患者接受,貼敷法可使藥物持續刺激穴位,可疏通經絡,調節臟腑功能,達到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的效果。既可治療脾胃虛寒型腹痛(含胃痛)、腹瀉、便秘等,又可提高機體免疫力,減輕患者痛苦。
中醫認為,“四季脾旺不受邢”,說明脾胃功能好,一年四季不容易生病,同時也說明調理脾胃或治療脾胃適于常年進行,不一定拘泥于“冬季進補”、“冬病冬治”、“冬病夏治”。因此,利用夏季氣溫高,機體陽氣充沛,體表經絡中氣血旺,在身體相應的脾經、胃經、大腸經等特定穴位貼敷治療通過穴位、經絡傳導刺激機體的免疫系統,明顯改善胃腸道疾病的癥狀,如胃痛、胃脹、消化不良等,調整臟腑功能,延緩慢性胃腸病的進展和減少脾胃疾病的復發。
兒童中藥穴位貼敷益在何處?
《黃帝內經》中記載,將中藥制成丸、散、膏、丹、糊等劑型,將其貼敷在相應穴位上治療疾病,尤其適用于小兒,不僅可以減輕小兒打針吃藥的痛苦,同時小兒皮膚角化層比成人薄,藥物很容易穿過表皮屏障達到真皮層。
神谷兒科專家衣淑英介紹,真皮有90%是血管神經豐富的結締組織,藥物在此很快吸收入血,同時還作用相應的穴位,對于少兒脾胃虛弱,營養消化不良、厭食食積,腹脹腹痛、腹瀉嘔吐,遺尿、咳喘,夜啼等均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中藥穴位貼敷可預防過敏鼻炎嗎?
耳鼻喉科周敬佐主任介紹說,過敏性鼻炎又稱變應性鼻炎,中醫稱之為鼻鼽,其由臟腑虛損,正氣不足,風邪、寒邪或異氣侵襲,寒邪束于皮毛,陰氣無從泄越引起,利用中草藥進行穴位帖敷,也就是根據患者病情,將膏藥貼敷在穴位上,可溫陽散節,溫肺通竅,活血化淤,化痰解郁,對預防和治療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咽炎,小兒腺樣體肥大、過敏性喉炎、卡他性中耳炎,耳鳴,眩暈,甲狀腺結節等疾病都有療效。中醫認為防治疾病順應天氣和時節變化,扶正固本,提高機體免疫力,就可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三伏天養生:三伏天中藥貼敷注意事項
中藥穴位貼敷應當注意哪些事項?
神谷專家賀義賢介強調在治療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飲食、生活上有所節制。貼敷期間飲食宜清淡為主,忌生冷、甜食、油膩、海鮮等易致敏及刺激食物;戒牛肉、燒鵝、鴨、花椒、大小茴香、狗肉、羊肉等溫燥之品;忌大量進食寒涼之品及辣等刺激性食物,另外要睡眠充足和情緒樂觀。貼藥治療不宜空腹進行、不宜劇烈運動,多注意休息。
二、治療前清潔背部,以防感染。在敷藥處出現熱、涼、麻、癢、蟻行感或輕中度疼痛屬于正常現象,一般無需處理,取下藥膏后如出現灼痛,可涂燙傷膏等,切忌外用刺激性藥物,以免進一步傷害皮膚;如出現小水泡或小水泡已破,應保持局部清潔避免感染,大水泡應到醫院接受治療。
三、貼敷時間。貼敷時應穿透氣性好的寬松衣衫。每次貼敷時間應在1至4個小時。如無不適,建議成人每次可貼2至4個小時,小兒皮膚嬌嫩,貼敷時間不宜過長,貼敷時間最好短于1個小時。
四、慎用人群。合并有艾滋病,結核病或者其他感染者;合并有糖尿病、血液病、惡性高血壓、嚴重心腦血管病、支擴、惡性腫瘤、慢阻肺急性期;禁忌癥:貼敷部位有皮膚創傷、皮膚潰瘍、感染者;對貼敷藥物或敷料成分過敏者;瘢痕體質者;咯黃濃痰、咯血者;孕婦都不宜貼敷。
編輯: 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