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10-06 17:20?來源 中國廣播網
中國的父母比外國的父母更看重孩子的成績,因此盲目追隨留學熱潮的人也越來越多。針對“留學熱”需要冷靜思考,國外高校教育水平參差不齊,出國就一定好嗎?要留學還要警惕一些不法留學中介虛假宣傳,夸大留學的好處。
留學門檻的降低是中國成為第一留學大國的原因之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之前發布的《國際人才藍皮書:中國留學發展報告》顯示,中國出國留學人數已占全球總數的14%,位居世界第一。而且中國留學生的年齡也往低的方向走。
留學熱潮持續升溫 逐漸趨于低齡化
《國際人才藍皮書:中國留學發展報告》顯示,自2008年開始,我國出國留學生人數保持在20%左右的年增長速度,2011年達到史上最大規模,人數達33.97萬人。
隨著留學熱的不斷升溫,歐美的留學費用也在不斷增加,以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傳媒學院普通一年制碩士生為例,2005-2006年度學費為11958英鎊,2011-2012年度升至15888英鎊,2012-2013年度又升至16512英鎊。
盡管留學的費用在不斷增加,可是還有好多人選擇自費留學。藍皮書顯示,有九成的留學生出國依靠自費,留學已經成為大眾化了。有些學校甚至給中國學生和家長留下了這樣的印象“只要有錢,留學不是難事”。
“留學熱”不僅大眾化,還低齡化了,現在有很多高中畢業生直接到國外就讀本科,甚至有些人初中讀完就直接出國了。
留學壓力大
許多家長選擇給孩子留學,無非是為了將來能有一個更好的工作,當然也有很多人成功了,可是也不像一些留學中介那樣說的天花亂墜,前途有多么多么的美好。
隨著部分家庭的收入不斷增加,家長迫不及待的想給自己的孩子更好的教育,于是就選擇了讓自己的孩子出國。留學生張敏按照父母的要求申請去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讀本科,17歲就獨自一個人在國外求學,但由于語言和生活不適應,第一年不得已被學校“留級”。
家長讓孩子選擇出國留學,也要考慮到孩子在國外能不能適應一個人生活,在國外適應不了,學習成績又不好豈不是耽誤了孩子。
英國從2012年4月6日起,取消“本科以上學位外國學生畢業后可在英工作兩年”的簽證規定,提高了留學生畢業后繼續留在英國找工作的門檻。留學后就業不一定好,畢業后可以在國外就業,而回國就業也存在預期高、適應難的情況。
不要盲目追逐“留學熱” 要冷靜思考
如今,中國學生越來越受到海外高校的歡迎。比如從今年起,世界排名前50的悉尼大學在其官方網站上宣布將中國高考成績納入招生考核標準。
留學中遇到的問題沒有被充分認識到,家長們只是盲目追逐“留學熱”,認定出國留學對孩子是有利無弊的,這給一些不發留學中介抓住了“把柄”。
一些留學申請是由中介全權負責,有些留學生讀完回國后還連個人陳述(PS)和簡歷(CV)的區別都分不清。美國邁阿密大學的留學生Molly說,她去年連找三家價格不菲的中介,推薦的卻都是美國大學里最“水”且中國學生最多的專業,中介在收取三萬塊錢費用,但是辦事效率低下,都要不斷地去催。
對于不斷擴張的留學規模和隨之產生的問題,復旦大學教授顧曉鳴認為,不要總期待留學回來就要賺大錢或比國內學生高一等。就業固然是留學是否成功的一個標準,但唯排名和畢業薪資論成敗的心態需要轉變。尤其對于低齡學生,家長要更多考慮子女到底是否喜歡和適合出國讀書。
華東師范大學教授文軍表示,應當引起學生和家長注意的是,一些黑中介利用家長望子成龍的焦慮和學生信息缺乏下的依賴心理,做虛假的宣傳。因此,家長和學生留學前要掌握正確的信息。比如,教育部教育涉外監管信息網定期公布海外學校名單和留學預警信息,學生應結合官方發布的信息,選擇正規有資質的留學中介機構。
出國信息的規范需要政府和社會力量的共同推動。文軍認為,未來可以由教育管理部門牽頭組織公益性的民間社會組織,吸納和組織有出國經歷的公民依托網絡平臺發布可靠信息。
編輯: 溫視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