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03-29 20:19?來源 溫州網
教育資訊 3月24日,有網友爆料稱:溫州樂清樂成公立學校一名初二學生小盧(化名)跳樓自殺。而在該名學生跳樓之前,曾與學校政教處主任進行過7分多鐘通話,并在通話結束一小時后在家跳樓身亡。
樂清初中生跳樓事件在網上傳開后,迅速引起很多網友熱議。很多人在質疑那7分多鐘的通話,到底是發生了什么,讓這名年僅14歲的少年選擇用跳樓的方式來結束自己的生命。
據這名學生的家長介紹,在3月20日,小盧因違紀被初二政教處主任趙海龍批評并要求其寫檢討。在21日早上,小盧又接到初三政教處老師陳海貴電話,當時通話時間為7分38秒。在結束通話的1小時后,小盧就從家中的14樓陽臺跳下。
在3月28日,經樂成公立學校校方與小盧家長協調,校方賠付35萬元,其中包括小盧的學費等費用。
但是樂成公立學校方面對于那最后7分多鐘的通話內容并沒有作出任何回應。對于這次樂清成公立學校初中生跳樓事件,我們先不去指責校方的過錯。回顧事故起因,正是因為小盧違紀,說句實在話,小盧是有錯在先。可惜在犯錯之后,在面臨校方嚴厲的處罰,小盧的表現明顯表示有些無法承受。
從這個事件出發,再聯系其他學校的跳樓事件,不難看出現在的學生普遍面臨一個承受能力差的特點。小編在這里倒不是替校方說話,做為一個教育者,他們的做法也許真的有點苛求了。但是這在兩者之間,我覺得跟有必要提升學生的承受能力。如果每個學校都像保姆一樣照顧著每個學生,把他們“培養”成花朵后,當他們開始步入社會的時候,這些花朵可能要集體凋謝了。
編輯: 溫視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