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06-18 00:38?來源 東方網
中國教師告別鐵飯碗,教育部相關負責人透露,要打破教師的鐵飯碗,實行五年一注冊。教育部今年內將出臺教師師德考核評價規定,教師告別鐵飯碗都是拜校長開房所賜。
教育部建立師德考核評價規定
6月14日在北京舉行的2013年教育督導與評價研討會上,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許濤表示,被曝光師德淪喪的教師都是教師隊伍中的敗類。全國現有教師1442萬,絕大多數教師都是教書育人的楷模。對于嚴重違背師德的行為,教育部堅決反對,并將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工作,依法嚴懲,將這些人清理出教師隊伍。
許濤表示,今年,教育部將在大力宏揚教師高尚情操的基礎上,建立教師師德長效機制,出臺相關文件,劃出師德“紅線”。據透露,該文件將對教師違反師德規定的行為提出明確界定,建立教師師德考核評價規定。教師如有從事有償家教、體罰學生、違反教育規律增加課業負擔等行為,都將依照文件規定受到處罰。而性侵女童是違法行為,已不能簡單定性為有違師德。許濤表示,通過此舉“用高壓態勢守住師德底線”。
師德考核實行一票否決
今年9月,教育部將組織實施教師資格考試和定期注冊試點,建立“國標、省考、縣聘、校用”的教師準入和管理制度。這項制度是教育規劃綱要里在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方面提出的重要舉措,也就是說要嚴把教師的入口關。
根據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的改革試點指導意見和定期注冊的辦法,今年準備在兩個省份先期開展試點,同時也探索建立教師資格考試和定期注冊制度,這個制度就像其他行業的資格考試。
許濤表示,這一政策不會對在崗教師產生很大影響。已經在崗的教師不用參加資格考試。但所有教師都要接受每五年一次的定期注冊考核,考核內容包括師德、業務考核以及教學工作量考核。師德將作為首要條件,實行一票否決。
教育部計劃用三年時間在全國推開教師資格考試,各省市原有的教師資格考試將逐步納入全國統一的考核系統中。今年教育部將選取兩個試點省份,明年試點省份增加到6個。
另據了解,下半年教育部將出臺“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詳細規定什么樣的人可以當幼兒園教師。該政策最快10月即可出臺。
爭議 “三問師德紅線”
教育部官員稱要劃定師德“紅線”、“用高壓態勢守住師德底線”,引發熱議。有網友表示贊同,認為此舉能確保教師隊伍的純潔性,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撐起保護傘。不過,也有一些人表達不同的觀點。
師德“紅線”是否可以劃定
長沙理工大學教授朱錫慶發表長微博稱,教育部官員宣稱要劃定師德紅線不妥當。
他認為,道德是一種約定俗成的習俗性規則,是基于大量事例形成的民間共識,民間禁忌及防止觸犯禁忌的巧妙方法都來自于從海量案例中吸取的經驗教訓。“(教育部官員)并不具備確定道德規范所需要的來源于海量案例的一整套細節化的知識。同時,沒有見過真正有廣泛約束力的道德規范是官方制定的。”
朱錫慶稱,權力不可以隨意制定道德規范,如此出臺的文件將只是一紙執行不了的空文。
據了解,教育部門此前曾多次出臺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規定,規定教師應為人師表,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不過,道德規范顯然缺乏約束力。
用“紅線”評判教師是否現實
教育界人士、網友楊亞軍發博文認為,為師德劃出“紅線”,用師德來評判教師,實際操作起來難度確實很大。“師德問題屬于社會意識形態的范疇,是社會存在的反映,評判教師的師德表現必須要用事實說話,誰師德高尚,誰師德低下,誰來評判,怎樣評判,不是輕而易舉能做好的事情。”
楊亞軍稱,教育主管部門應該從師德滑坡的根源分析,從著力改革“應試教育”,凈化教師隊伍和規范辦學行為入手,徹底改變教育急功近利,片面追求升學率的狀況,這樣從教育體制上轉變過來,才能扭轉師德下滑的趨勢。如果僅是以考評師德表現的方式來約束和規范教師行為,收效肯定甚微,因為這里面人為的因素很多,就是考評出來的師德表現也并不一定被廣大教師所認可,很難有說服力。因此,解決師德問題需要治標,但關鍵是要治本。
道德紅線能否遏止“禽獸校長”
福建省心理咨詢師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王永紅認為,教育部劃師德紅線,但是有很多事與道德無關。比如猥褻學生,那更不僅是道德問題,還是法律問題,還是心理問題,是病,得治。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 (微博)認為,教育部出臺這一規定,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類似問題,應該進一步推進依法治校、依法執教。
熊丙奇稱,從本質上說,校長、教師侵犯學生的權益不是師德問題,而是法律問題。所以,現在不是要出臺所謂的師德考核規定,而是要嚴格地推進依法治校、依法執教,真正落實《教育法》、《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保護法》中所規定的保護學生權益的條款,而不是讓這些條款只是停留在文本上。
編輯: 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