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9 13:11?來源 溫州視線綜合
火星曾有大江大河:前不久有新聞報道稱,火星有地下水系統,近日發表在《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的一篇文章指出,研究人員發現火星的水道,遠比之前認為的要氣勢磅礴得多。
過去幾年,科學家們對于水分變遷在火星歷史中扮演的角色,已經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比如接連發現了大量的海洋、埋藏的冰原、以及地表上錯綜復雜的河流網絡的痕跡。
火星曾有大江大河:NASA-JPL / 亞利桑那州立 & 芝加哥大學(via New Atlas)
其認為,數十億年前的火星河流,可能比當今地球上流淌的還要寬廣。時至今日,火星上的水跡,能夠以水蒸氣的形式存在于大氣中、或者在地表下的冰蓋與湖泊中。
大量干涸的河床里,滿是光滑的鵝卵石。它們在這顆紅色星球上蜿蜒流淌,為過去存在的水的印記提供了實在的線索。
通過研究軌道航天器拍攝的這些圖像,科學家正在慢慢拼湊出一個非常復雜的謎題的全貌。
雖然有證據表明,在火星上看到的深邃古老的通道,是由水劃分出來的。但促成這些條件的氣候類型,仍然是一個謎。
問題在于,這顆星球的大氣相當稀薄(溫室效應也很弱)。此外在這顆星球的早年,太陽的光熱也更加微弱(約為當前光度 25~30%)。照此推測,較少的熱量,意味著更少的液態水。
研究作者、芝加哥大學地球物理科學助理教授 Edwin Kite 指出 —— 即便古老火星在某個時刻的河流足夠濕潤,其它數據看起來也都是相當寒冷和干燥的。
為填補研究中的這些空白,Kite 攜團隊研究了 200 多個古代火星河床的照片和高程模型。通過觀察其寬度、陡度、礫石塊大小等特征,科學家們能夠得出一些曾經有水流過的結論。
團隊指出,證據表明,近 20 億年前的火星,或許存在強大而持久的水流。其規模遠遠超出了地球歷史上公認的最后一次濕潤氣候(大約 35 億年前)。
更重要的是,對集水區的分析表明,這些古老河流比今天在地球上發現的任何河流更更加寬廣。這增加了我們對火星上古老氣候的理解,但它也引發了一些爭議。
Kite 表示,他們的工作已經回答了一些現有的問題,但也提出了新的疑問。比如在氣候模型、大氣演化模型、或者我們對太陽系內部年代學的基本認知上,到底出現了哪些偏差?
有關這項研究的詳情,已經發表在近日出版的《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原標題為:
《Persistence of intense, climate-driven runoff late in Mars history》(火星歷史上由強烈氣候驅動的持續徑流)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keji/dili/72555.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編輯: 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