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8 12:36?來源 溫州在線
地球大小的外行星被廣泛的火山活動所籠罩
科學家發現一顆地球大小的行星圍繞著我們銀河系附近的一顆暗淡恒星運行,它提供了迄今為止太陽系以外火山活動的一些最佳證據,觀測表明一個崎嶇不平的巖石世界受到不斷噴發的折磨。
科學家們周三表示,這顆行星是第三顆被發現圍繞這顆特定恒星運行的行星,它很可能被火山覆蓋——類似于木星的衛星Io,它是我們太陽系中火山活動最活躍的天體。在我們的太陽系中,地球和金星是火山活躍的,木星的一些衛星也是如此。
這顆行星的火山活動不是直接觀察到的,而是由于它與圍繞這顆暗恒星運行的另外兩顆行星中較大的那顆行星之間的顯著引力相互作用而推斷出來的。研究人員說,來自較大行星的引力牽引可能會擠壓和彎曲新發現的行星,加熱其內部并導致表面火山活動,類似于Io。
我們太陽系以外的行星被稱為系外行星。
“目前還沒有任何系外行星火山活動的直接觀測證據,但這顆行星是一個特別有可能的候選者,”堪薩斯大學天文學教授伊恩克羅斯菲爾德說,他是發表在《自然》雜志上的研究的作者之一。
它是一顆不自轉的行星——一側永遠處于白天,另一側永遠處于黑暗中。
“在白天,對于液態水來說太熱了,所以它可能非常干燥和炎熱-可能是沙漠。在夜晚,可能有一個巨大的冰川,”該研究的合著者比約恩本內克說,他是該研究的負責人。蒙特利爾大學的天文學組。
“最有趣的區域靠近白天和夜晚交匯的終結者區域。在這里,來自夜晚冰川的水可以融化并可能形成液態地表水。此外,地球周圍可能存在火山活動,即使在冰下在夜邊,可能在終結者附近的水下,”Benneke說。
這顆行星位于銀河系中,在隕石坑星座的方向上,距離我們的太陽系約86光年。一光年是光在一年中傳播的距離,5.9萬億英里(9.5萬億公里)。
它比地球略大,軌道非常靠近一顆紅矮星——一種比我們的太陽小得多的類型,質量和溫度相對較低——僅用2.8天就完成了圍繞它的橢圓形旅程。
它的表面溫度似乎比地球略高。它位于恒星周圍所謂的宜居帶或宜居帶的內緣——不太熱也不太冷,也許能夠在表面維持液態水并孕育生命。
“我想象經過數百萬年不斷的火山活動后,地球會出現一個崎嶇、年輕的表面。由于引力效應不關心白天和黑夜,我還懷疑火山活動會均勻分布在行星表面,”加州大學河濱分校行星天體物理學家和研究合著者斯蒂芬凱恩說。
“由于這顆行星的火山活動如此活躍,它仍然從內部向大氣排放氣體。因此,這顆行星可能仍然有大氣層。然而,這顆行星不太可能適合居住,因為能量的總量使得一個充滿敵意的環境。誰知道呢?生活可能會找到出路,”凱恩補充道。
它的軌道夾在另外兩顆行星之間——最里面的一顆比地球大20%,最外面的一顆大約是地球大小的250%。
研究人員使用美國宇航局的凌日系外行星測量衛星(TESS)和現已退役的斯皮策太空望遠鏡以及一些地面天文臺發現了這顆行星。
“關于火山活動以及一顆行星可以維持脫氣過程多長時間,仍有許多未知數,”凱恩說,他指的是火山噴發時捕獲的氣體的釋放。“我們最近才證實,地球的孿生行星金星火山活躍。”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keji/dili/82603.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編輯: 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