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26 17:26?來源 威海新聞網
1948年6月4日《渤海日報》報道威海大地震。(資料片)
2015年5月22日,威海發生4.6級地震,有人對威海地震比較關注,紛紛查閱威海地震歷史。很多威海老人經歷過1948年的6級地震,中國沿海處在環太平洋地震帶上,發生地震一點也不稀奇。
1948年威海曾經發生6級地震
威海,從地理構造上說,雖然處在膠東北部沿海的斷裂帶上,屬半島地區主要的發震區之一;據史料記載:自1403年建衛之后的260余年間卻并沒有發生過很大的地震。《威海市志》中所記載的地震,均在文登、榮成、萊陽等地,威海衛卻概不在此列。直到清朝康熙七年(1668年7月25日),“地大震者三,聲如雷,民房倒塌十之三四”。那次地震,震中在山東郯城。據《郯城縣志》記,震死兩萬余人,后來估測震級應在8.5級,震波傳至威海,房倒屋塌,可見地震的破壞性有多么巨大。
自打那次地震以后,又過了280年,到了1948年5月23日(農歷四月十五日),威海衛城里又發生了一次大“地動”:東門外一帶,地裂五處,噴水噴沙;衛城內房屋塌損5000余間,傷60多人,死亡2人。后來評定為6級地震。此后地殼運動又恢復正常。
1948年5月23日發生“地動”那天,是個星期天?,F在對應“5·12”汶川大地震想一想,也許蒼天那時對威海還算是“有情”的,不讓孩子們在教室里受到傷害;但當時的威海人,從未見過那種慘烈場面,雖震級不如汶川那樣大,卻給人們留下了極深的印象。轉過年來生的孩子,家長們有取名叫“動子”的。事過60多年后,提起那次地震,老人們依然是那句話:“太可怕了!”
此文作者之一的梁俊然,那年11歲,家住衛城內西北村北街傅家巷內。因為是星期天,他便和鄰居家的孩子一起,拎著簍子在環翠樓的山上挖野菜?;貋頃r,已是下午五點左右,當他走到環翠樓下面的涼亭處,突然聽到天空中響起了一種奇怪的聲音:像是誰在天上推一空洞的石磨,其聲隆隆,愈響愈大;天也瞬間變成了平時從未見到的黃灰顏色,一種恐怖的顏色。他的腦子里此時也莫名其妙地一片空白,什么也反應不出來,只想著盡快逃出這奇怪的聲音和這恐怖的顏色。這時,原來推磨聲忽又炸開一聲巨響,隨之,山就搖動起來!同時腳底下也像是有人在不停地搖動一架巨大的篩子……他回頭向東一望,一股黃土的煙霧騰空而起,彌漫起來,東北村一帶已經不見了房屋。此時有人驚呼:“地動!”
此時,一群孩子跌跌撞撞地直沖下山,朝家跑去。一進衛城,他發現到處都是人。男人在大街上被弄得斜披倒掛;女人站在巷子頭上,蓬頭垢面;有人正攙扶著老人,顫顫巍巍從家里往外走……人們恐懼地議論著,比劃著,一個個面如土灰。再看看周圍的房屋:東北村盧家巷子、倉房巷子等等瓦礫成堆,茅草滑落,墻壁歪斜,井水滿溢。有的煙囪,連同下面所砌的方形磚墻,竟然扭轉了方向;有的門樓子被挪動了一大塊,竟然沒有倒下來,就那么齜牙咧嘴地站著;山頭墻瞬間經過數次擺動,最終歪斜地靠著……
整座衛城都被毀容了,扭曲了。
突然有人喊:“東門外大道裂口子了!”
他又跑到東門外水城門(現百貨大樓以北的地段)那兒去看:只見馬路上一條條沙龍堆積而起。聽人說,地震時,道路上忽然張開了幾道大豁口,口子里往上涌起一丈多高的水!現在地上的沙龍,正是涌上來的泥水落地后積沙而成。更奇怪的是,豁口裂開不足一分鐘,又自動閉合了。
人們議論紛紛,說地震從牟平養馬島、酒館北海邊的地板塊震動起,向東波及到了威海衛:從畢家疃、神道口那一帶一直到東北城角,在現威海衛大廈處又來了個九十度的大轉彎,折南而行,漸震漸輕;再往南到草廟子那一帶,漸輕漸息。在谷家洼那一帶,墻倒還砸死了兩個孩子……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keji/dizhen/58892.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編輯: 梁月昌 梁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