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16 16:34?來源 人民日報
神舟九號航天員景海鵬 劉旺 劉洋資料介紹,神舟九號航天員簡歷,神九航天員熱點話題解密,景海鵬 劉旺 劉洋將完成空間對接和空間實驗任務,預祝神舟九號發(fā)射成功,預祝景海鵬 劉旺 劉洋圓滿完成任務。
眼前的劉洋,一頭干練的短發(fā),神態(tài)沉穩(wěn)安靜,眉宇之間有著女兵特有的颯爽和堅毅,和熟人口中那個軍樂團里的黑管吹奏者、空軍演講比賽的得獎選手、文藝演出的主持人似乎很難融為一體。
渴望飛翔
因為熱愛,飛得更高更遠
作為我國首位將飛向太空的女航天員,同時又是第二批航天員中首位執(zhí)行任務的代表,劉洋自然是乘組中的“焦點”。
“神九”任務中,劉洋主要負責航天醫(yī)學實驗和空間試驗管理,內(nèi)容達數(shù)十項。對于一位進入航天員大隊剛滿兩年的“新兵”,這的確是一次嚴峻的考驗。
劉洋深知自己的責任,自2010年5月加入航天員大隊,到今年6月首飛,兩年來,她一門心思撲在學習訓練上。短短兩年就要飛天,這創(chuàng)造了中國載人航天的新紀錄。要在兩年時間里濃縮訓練兩位搭檔14年的訓練知識,除了更刻苦、更勤奮,別無他路。因為熱愛這個事業(yè),劉洋耐住了這份艱苦和寂寞。
除了單調(diào)乏味的生活,更大的挑戰(zhàn)是各種身體適應性訓練。按照劉洋現(xiàn)在的成績,她可以像男航天員一樣,8倍于自己的重量壓在身上,依然可以保持頭腦清醒,正常操作。
身經(jīng)百煉
珍惜幸運,克服風險挑戰(zhàn)
2009年,劉洋作為空軍運輸機飛行員,剛好趕上在空軍飛行員中選拔第二批航天員,她通過層層考核,順利入選。入隊剛兩年,又趕上了我國實施載人交會對接任務,她以優(yōu)異成績通過定選考核,成功入選任務乘組。
幸運的垂青,來自她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和艱苦磨練。為了能早日飛上天,她付出了比別人多幾倍的汗水。每天晨練,別人跑5公里,她就跑7公里,刮風下雪從不間斷。2001年畢業(yè)后,劉洋被分配到廣空航空兵某師。她刻苦鉆研飛行技術(shù),在同批女飛行員中第一位“放單飛”。
飛行并不浪漫,而是充滿了風險和挑戰(zhàn)。2002年9月的一天,劉洋駕駛戰(zhàn)鷹進行儀表飛行。飛機起飛離地10米左右時,突然聽到“砰”的一聲巨響,一股鮮血噴到風擋玻璃上,座艙內(nèi)立刻便充滿了焦糊味。危急時刻,劉洋表現(xiàn)出年輕飛行員少有的鎮(zhèn)定,她集中精力保持飛機狀態(tài),和機組成員密切協(xié)同,實施緊急著陸。成功降落后一檢查,飛機共撞上了18只信鴿,有兩只被吸進了進氣道。如果應急處理稍有差池,后果不堪設想。
才女麗人
體味幸福,詮釋理想追求
作為年輕人,思維活躍、性格開朗的劉洋給楊利偉這位前輩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楊利偉說,因為年齡有十三四歲的差距,從性格到對事物的看法,劉洋和他們都“非常不一樣”。但劉洋也有著比同齡人更強的使命感,骨子里的軍人味很濃。
劉洋說,兩年時間,她從來沒有逛過街,也沒有看過電影。“不少人問我:這種日子很辛苦吧,學習訓練這么緊張,很累吧?我真的沒有感覺到辛苦,反而覺得非常幸福,是一種被組織信任、被祖國需要的幸福。”
劉洋小時候生活在河南鄭州一家工廠的家屬院,因為學習成績好,一直是鄰居們教育孩子的榜樣。她是家里的獨生女,更是父母的“貼身小棉襖”。
作為妻子,每每說到自己的愛人,劉洋的心里總是充滿愛與感激。已經(jīng)快34歲,還沒有孩子,劉洋也跟愛人討論過這個“計劃”。“只能等執(zhí)行完任務了。”劉洋靦腆地笑了。
不斷進取素質(zhì)全面協(xié)調(diào)力強
景海鵬再度飛天從零開始
2008年,景海鵬從“神七”下來,有點小小的遺憾:因為時間短、任務重,在太空雖然拍了一些照片、視頻,但是跟自己的要求還差得遠,“沒有把祖國的大好河山拍下來”。那個時候他根本沒有想到,自己還有機會重上太空,彌補這個遺憾。
機會為有準備的人而留,這話用在景海鵬身上,非常貼切。“神六”入選乘組梯隊,“神七”執(zhí)行任務,“神九”擔任指令長。其實,“神七”任務剛結(jié)束,景海鵬就已全力投入載人交會對接專項訓練。此次任務,他將與航天員劉旺、劉洋一道,共同執(zhí)行我國首次載人交會對接任務。
景海鵬一步一個腳印。這些腳印的背后,是艱苦的付出,是執(zhí)著的堅守。
不用說專業(yè)技能水平多高、訓練多么刻苦,一件小事也許可以折射景海鵬對自己的要求:去年10月,景海鵬應邀回母校解州中學作報告。看到老師和同學們坐在露天的操場上,報告席卻設在搭著涼棚的主席臺上,他執(zhí)意不肯。他說:“我是來向各位老師、校友報告自己離開母校20多年間的學習工作經(jīng)歷的,應該站著向大家匯報。”最后,他走下主席臺,站在操場上整整講了4個半小時。或許,他把生活中的細節(jié)都當做對自己的考驗、對意志品質(zhì)的鍛煉。
“進取心非常強、素質(zhì)非常全面、協(xié)調(diào)配合能力非常強”,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tǒng)總指揮、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主任陳善廣用三個“非常”評價他的“愛將”。
“工作、學習過程中,他把榮譽放一邊,和我們同甘苦、共命運,是我們的榜樣”,“神九”搭檔劉旺這樣表達對他的敬意。
作為航天員隊伍中的“新兵”,劉洋對這位老大哥非常敬佩,“參加學習訓練,他比我們這些初次執(zhí)行任務的航天員還認真。”
在景海鵬的影響和帶動下,航天員們都養(yǎng)成了在地面模擬太空生活的習慣。記者看到,他們用過的紙巾、喝過的礦泉水瓶蓋,都會很自然地裝進訓練服衣兜,蓋好兜蓋,再用粘扣粘牢。“我對自己要求很嚴,標準也很高。對我們來說,每次任務結(jié)束以后,從零開始。”景海鵬坦白心跡。
即將成為中國首位兩度飛上太空的航天員,景海鵬顯得十分平靜。他說,“航天員的職業(yè)就是飛行,不可能因為飛過一次,就可以躺在成績和榮譽上面睡大覺。”
腦子靈光好學肯鉆信念堅定
劉旺追求夢想心向太空
“航天英雄”楊利偉談起劉旺,總是親切地稱他為“小老弟”。在我國1998年選拔產(chǎn)生的首批14名航天員中,劉旺年齡最小,比其他航天員的平均年齡小了四五歲,他同時也是大家公認“腦子最靈光的一位”,不僅因為他基礎(chǔ)理論扎實、專業(yè)技術(shù)考核成績突出,更因為他好學肯鉆、學習能力很強。
從1998年進入航天員大隊至今,劉旺是航天員考試取得第一最多的人。“神五”、“神六”、“神七”,前三次選拔成績都不錯,可是身體方面總是差那么一點點,連身邊的同事都替他遺憾。“但對載人航天的追求、信念從來沒有動搖過,他一直堅持,從不放棄。”
初接觸劉旺的人會覺得他有點兒內(nèi)向,聊得深了,才知道他是個重感情的人。他深愛著這個事業(yè),愛著這個集體,他為成功飛天的戰(zhàn)友們榮耀。楊利偉從太空返回,在空中報告?zhèn)愦蜷_的一刻,為戰(zhàn)友安全歸來,他滿眼淚花;載人航天任務每次成功執(zhí)行后,他都會發(fā)短信向戰(zhàn)友祝賀。有人說,“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他,入選“神九”乘組,水到渠成。
“神九”的焦點之一就是飛船與天宮的手控交會對接。劉旺將擔任手控交會對接操作手,親手操控神舟九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實現(xiàn)對接。而這個對接過程,他已在地面模擬器上訓練了1500多次。“個人素質(zhì)、知識積累,各方面都具備了良好的條件,由他來執(zhí)行手動對接任務,我們絕對放心。”航天員中心的專家們都這么說。
按照工程設計要求,對接時兩個航天器對接機構(gòu)的角度偏差不能超過4度,但在訓練中,劉旺堅持把標準提高到了0.2度。按照正常操作程序,操作手應按照顯示屏上的對接圖像和參數(shù)進行操作,但他自我加壓,要求自己在顯示系統(tǒng)出現(xiàn)異常,甚至無參數(shù)顯示的條件下,也能精確操控對接。
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有一次到交會對接模擬訓練現(xiàn)場檢查,要求劉旺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上機操作,結(jié)果在各種不同任務狀態(tài)下,他都能做到分毫不差、一次成功,周總高興地挑起大拇指連聲稱贊:“這個駕駛員選得好!”
劉旺說,圓滿完成任務、返回地面之后,那將是他最激動的時刻。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keji/hangtian/43847.html,轉(zhuǎn)載必須保留網(wǎng)址。
編輯: 孫秀艷余建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