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01 23:27?來源 京華時報
航天員王亞平入選神舟十號飛船宇航員訓練
神十飛天時間是6月11日,目前神舟十號飛船已經抵達酒泉,計劃于今年6月至11月擇機發射神舟十號飛船,昨天神十已到達酒泉發射場,神十發射時間指向6月中旬。以上是去年計劃神十發射時間,據最新報道,神舟十號飛船發射時間基本確定為6月11日。
最新消息:神十飛天時間指向6月11日傍晚17時50分左右
【2013年6月11日下午5點38分,神舟十號飛船成功發射。】
2013年6月9日最新消息,神舟十號的發射時間將在6月中旬,按照目前的進展情況,首選的發射窗口期將出現在6月11日傍晚,具體時間很可能在11日傍晚17時50分左右。
所謂“發射窗口”,是一個專業時間概念,即允許運載火箭發射的時間范圍。窗口寬度有寬有窄,寬的以小時計;窄的只有幾十秒鐘,甚至為零。如果錯過了最佳發射時間,調節軌道面就需要耗費大量燃料。
神舟十號發射的最后準確時間,要綜合考慮氣候、狀態等各方面因素,目前準備工作已經就位,所以,神十飛天時間還沒有最后確定。
神十返回時間11月26日
神十在軌飛行15天,發射時間是6月11日,由此推算神十返回時間應該是11月26日。
神舟十號將與天宮一號對接
神舟十號飛船總設計師張柏楠介紹,發射神十的火箭也已完成總裝,神舟十號將與天宮一號對接,目前在太空等候與神十相會的“天宮一號”狀態良好。
航天科技集團科技委主任、中科院院士包為民表示,“神舟十號”飛船任務主要是從實驗型向應用型進一步驗證,將首次開展載人天地往返應用性飛行,并增加繞飛等新試驗。
神舟十號飛船的資料
神十高:約9米,重約8噸,最大直徑2.8米
神舟十號飛船組成部分:推進艙、返回艙、軌道艙和附加段
發射窗口:2013年6月至8月。
神十飛行速度:約每秒7.9公里,每小時飛行2.8萬公里,每90分鐘繞地球一圈
神舟十號飛船在天飛行時間:在軌飛行15天,其中12天與天宮一號組成組合體飛行
發射初始軌道:近地點約200公里、遠地點約330公里的橢圓軌道
交會對接軌道:距地約343公里的近圓軌道
神十航天員乘組:3名,或為兩男一女組合
神舟十號任務階段:載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第一階段,交會對接任務收官之戰,載人飛船天地往返運輸系統定型階段
神十試驗任務:自動和手動交會對接、組合體飛行、繞飛等
神十航天員
王亞平是唯一在選女航天員
周建平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神十航天員將有3名航天員隨神十上天,他們將在天宮一號里待12天,加上發射和返回共在軌飛行15天。
神十航天員不從神九的3位航天員中選拔,王亞平是當前唯一參加選拔訓練的女航天員。神十宇航員計劃是兩男一女,“如果到時候身體狀況允許的話,王亞平很有可能將乘坐神十進入太空”。
王亞平和劉洋是中國首批女航天員,去年神九任務的選拔中,王亞平是備份乘組的一員。
發射神舟十號飛船的主要目的
1.為天宮一號在軌運營提供人員和物資天地往返運輸服務,進一步考核交會對接、載人天地往返運輸系統的功能和性能。
2.進一步考核組合體對航天員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航天員執行飛行任務的能力。
3.進行航天員空間環境適應性、空間操作工效研究,開展空間科學實驗、航天器在軌維修試驗和空間站有關關鍵技術驗證試驗,首次開展面向青少年的太空科學講座科普教育活動。
4.進一步考核工程各系統執行飛行任務的功能、性能和系統間協調性。
神舟十號飛船的任務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科技委主任包為民介紹,神十將在太空進行新的實驗,如“繞飛”,就是“飛船可以繞著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進行繞飛,這是為將來空間站建造做準備”。
據介紹,將來空間站或有多個對接口,飛行器不一定從一個方向對接,可能需繞到另一個口對接,因此飛船需掌握“繞飛”技術,這次將考核這一功能。
張柏楠介紹,神十飛行任務是一個承前啟后的任務,當前重點是解決空間站建造中的關鍵技術,“在空間站建造和運營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通過天宮一號的飛行予以發現、解決、驗證,這是當前的一個重點”。
周建平介紹,經評估,神舟九號標志中國已經突破和掌握了載人交會對接技術,因此神十的主要使命是進行載人天地往返運輸系統的首次應用性飛行。完成天宮一號和神舟十號交會對接任務,將意味中國載人航天第二步任務第一階段完美收官,此后將全面進入空間實驗室和空間站研制階段。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keji/hangtian/48624.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編輯: 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