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05 02:11?來源 《創業家》雜志
二十年前,人們把那些脫離機關單位,去做點小生意的人叫做下海,戴志康還記得小時候做大學老師的父親就用這個詞介紹以前的同事,從此他印象中“那個人的腦袋上仿佛就刻著‘下海’兩個字”。這分明是傳統的價值體系給異類打上的烙印,而今天,在圈子之外,“站長”這個詞也像一個讓人不快的標簽,讓站長們難以接受。
崔怡擁有站長中少有的高學歷,她是南開大學的生物學博士,父母希望她能出國留學,2006年暑假,她卻自己做了一個女性社區,當上了站長,并放棄了做學問的道路。崔的名片上寫著“天津百麗吧女性網CEO”,如果出去見廣告客戶,她會奉上另外一張名片,上面的頭銜是“運營總監”,為什么要用不同的名片?“我雖然是網站的老板、站長、CEO,但是我在名片上印中檔的職位,這樣會提升整個團隊網站品牌的形象。”她說。與那些老站長相比,崔怡在創業之初就有著清晰的商業計劃。
“在我們圈內你介紹我是一個站長,我覺得很高興,因為我是你們的一員,在同類之間用這種稱呼我覺得是尊稱,但外人在說站長時常常有一種調侃的味道,我不愿意跟人家解釋什么是站長。”許政說。
許政雖然是暨陽社區網的負責人,但他的名片上寫的也是“運營總監”,他多少還有點文藝青年的痕跡,實際上他走上商業化之路完全是迫不得已。按照他的個性,他寧愿在網上做一個瀟灑的版主,就像他的id號“游牧”一樣。
暨陽社區網并不是一個太知名的網站,但是卻擁有注冊會員30萬多,總帖量逾5000萬條,日新發帖量達5萬,日PV值超過100萬次,顯然這樣的網站已經具備了相當的商業價值,但許政和他的合作伙伴明鏡卻從來沒有通過網站賺錢的計劃,因為他們兩人都有很好的工作,衣食無憂。
2006 年,他們兩人的一位朋友成立了一家廣告公司,但業務不多,許政就在網站上開了幾個廣告位,交由這位朋友代理,廣告收入各拿一半,出于信任,雙方甚至都沒有簽署合同。到2007年,這位朋友提出希望以每年10萬的代價包下網站的廣告代理權,許政和明鏡本來就沒希望賺錢,覺得這樣每年有一筆穩定的收入也不錯,就同意了,并且簽署了一份正式的合同。
不過,許政從來不知道網站廣告銷售額到底有多少,那位朋友后來又提出,希望擁有網站的股份,由他負責經營,許政和明鏡再次表示同意,但是他們希望那位朋友投入一些資金,畢竟他們兩人做這個網站已經將近10年,但那位朋友不同意,結果鬧得不歡而散,許政只好自己出來做經營了。
“像我們這些個人站長轉向商業的時候,其實很不適應,以前在網上是大家很敬仰的人,或者是很純潔的,甚至可以說是不食人間煙火那種感覺;以前在網上人人追捧你,現在卻要去親自跑業務,這對我很難,甚至我有一種畏懼心理。”
值得慶幸的是,經過半年的適應;許政發現這個過程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困難,今年上半年的收入已經有將近五六十萬,“我發現商業化其實并不就一定會破壞自己的原則,用戶、商家和自己可以皆大歡喜,我覺得這個成就感甚至更大。”接下來,許政計劃把暨陽社區網進行徹底的商業化。
和崔怡、許政一樣,很多的站長開始組建團隊,他們刻意在商業世界中淡化自己的站長身份,摒棄單打獨斗,開始嘗試正規化運營一家公司。
站長2.0
現在出現了一個巨大的機會,就是移動互聯網,會有更多不一樣的站長出現。移動互聯網會出現的三個機會,第一是組件,現在其實最優秀的個人站長都在做組件;第二是直接在手機上面做應用;還有一個是微博。——蔡文勝
郭吉軍是一個站長大會狂人,喜歡參加各種站長大會。2010年6月,在湖南互聯網站長大會上,他發現,曾參加2005年第一屆站長大會的站長已經不足10%,“大部分站長消失了”。但新的站長時代會來臨。
謝文將新一代的站長分為三類:
第一類可能就是用康盛等提供的通用建站軟件,用獨立域名,依靠流量或與電子商務結合,賺取一些收入,這可能占70%左右。
第二類是為Facebook、蘋果等大平臺做第三方應用的,他們不想獨立打天下,只是一個更大產業鏈中的一環,占20%左右。
第三類是創業者,這一類有獨立的公司、摸索商業模式、尋找風險投資、爭取做大,這部分可能占不足10%。
一個在業界言之鑿鑿的傳聞是,戴志康的康盛創想將被騰訊收購。這意味著中國最大的社區軟件架設平臺將被中國互聯網最強大的公司所掌控,盡管很多的站長哀嘆康盛創想被招安,但拋開感情因素,從理性的商業邏輯上來說,這未必不是一個好的結局。
中國互聯網的現狀是,騰訊、百度、阿里巴巴三強鼎立,搜索百度一家獨大,電子商務阿里淘寶一家獨大,而騰訊綜合實力最強,但相對封閉,其搜搜和拍拍也較弱,倘若將康盛收入囊中,則可獲得7成的社區平臺,其流量和用戶對于搜搜和拍拍顯然有著極大的價值。而對以廣告和電子商務為主要收入來源的站長來說,搜搜和拍拍做強,也意味著市場上有了制衡百度和淘寶的力量,或者說,騰訊可以比康盛更有效地兌現站長的價值,當然前提是,騰訊必須走向開放。
再沒有把騰訊收購康盛作為個人站長時代終結更為合適的標志了,如果這個為個人站長服務的平臺投靠了一個更大的平臺,那么,這種大平臺將是未來的站長——或者說是移動互聯網時代,個體創業者們生存和發展的一個很重要的空間。
本質上,中小網站與大型平臺型網站之間的關系并沒有太大的變化。小網站為大網站提供價值,大網站通過開放接口為小網站提供變現手段——搜索框,甚至超級鏈接何嘗不是一種開放接口的初級形態呢?
最初小網站提供的價值只是無序的流量,而現在則變成了可以精確轉化的電子商務用戶、黏住用戶的第三方應用程序,顯然其技術含量正在變高,而對于站長——或者更確切地說,是互聯網創業者——的要求也正在變高,站長時代販賣的是流量,新的時代比拼的是技術、運營、創意,某種意義上,這就是草根站長們進化的路徑。
李興平仍然是最好的標本,2004年,他將月入百萬的hao123以1200萬元的價格賣給百度,之后與蔡文勝開始合作小游戲網站4399,兩人都認為這將是未來的一個新機會。李興平本人比較內向,一度也喜歡獨來獨往,但他具備很好的學習能力,與蔡文勝組成最佳拍檔,一人負責產品、運營,一人負責戰略、融資、對外合作,并組建團隊,脫離早期的單兵作戰方式。如今4399已經是中國最大的網頁游戲平臺。顯然,如果李興平堅持做網址站,肯定不會有在4399上的再次成功。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keji/intel/33329.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
編輯: 溫州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