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04 11:55?來源 未知
淘寶商城規則被利用,買家“缺貨退款”,賣家損失500。網友供圖
不良買家利用天貓的規則漏洞,就是原來的淘寶商城癡呆規則,不良買家利用退款賠償月入兩萬。近日,一則“我在淘寶(原淘寶商城現名天貓)玩退款每月入2萬收入”的帖子在網絡論壇流傳,記者調查發現,近來確有“黑手買家”現身天貓,惡意利用規則和賣家的疏忽,致部分新賣家頻頻中招,甚至損失上萬。
“我在淘寶商城玩退款月入2萬”
網友拍磚“壞到了極點”
“只要買家懂得運用好交易政策,就能在淘寶可以賺到一筆不錯的收入……”在這篇帖子里,網友言辭鑿鑿地列舉四種“買家賺錢方法”。
其中一條“方法”是“商家未發貨狀況賺30%”。記者注意到,按帖子的說法,是利用天貓的一項硬性規定,“只需要在商家發貨之前申請缺貨退款,就可以得到商家賠款30%,每次最高可以賠500元”。該帖詳細列舉了何為“缺貨”,“舉個例子,你到銷售LV的商店里拍一個包包,留言注明要GUCCI款,那么商家就是‘缺貨’了”或者看看這家店這款衣服只有黃、藍兩色,在不與賣家發生任何對話的情況下直接拍下付款,并留言要紅色,那么商家就“缺貨”了。同時,帖子中還一直強調要利用賣家害怕影響信譽度的心理,來制約賣家。
此帖一出便引來極大關注,不少論壇及微博網友都轉發了這個帖子,僅某論壇上的閱讀次數超過10萬,但多數網友是向發帖人狠狠“拍磚”。有網友痛批這種黑手買家的行為“壞到了極點”,不少網友對無辜的賣家表示同情,把消費者利益放在第一位無可厚非,“是不是也應該要制定一些措施來嚴厲打擊這些可恥之極的買家?”
新賣家接連中招
一月損失上萬元
新民網記者注意到,在眾多評論中,有網友自稱是賣家,曾經遇到過這樣的情況。那么,網友所描述的行為在天貓中是否行得通?是否真有這樣做的“黑手買家”呢?連續兩天,記者聯絡到多位曾經有此遭遇或是險些中招的賣家,少則500、1000,一家鞋業旗艦店的店主氣憤地說,一個多月中竟遭遇37筆,損失近萬元。
一位經營茶葉店的云南賣家開張僅三天就在與“黑手買家”的過招中敗下陣來。從賣家提供的聊天記錄看,該買家在短短十余分鐘內兩次拍下上千元的茶葉,還都“不小心”付了款,隨后接連因“拍錯了”要退款。“剛從淘寶轉到商城,只知道要盡快處理退款,根本沒注意看退款原因”,點擊了同意退款,30%的缺貨賠償1000元就因“缺貨退款”的理由直接從商家在商城繳納的保證金內劃走了,買家也從此消失。賣家無奈感嘆:“就當是花錢買教訓了!”
鞋業旗艦店的主管袁先生起初很奇怪,他們每兩分鐘更新一次庫存,“因為缺貨要退款,基本不可能”。查看交易記錄,這些訂單多是非店鋪上班時間下單、付錢再要求退款,“跟我們也沒聯系過”,回撥買家電話,不是電話錯誤,就是電話虛報,與地址根本都分屬兩地。
賣床上用品的敖小姐說,開張一個多月她也遇到過“缺貨退款”卻始終聯絡不上的買家,因此熟悉規則,她沒有輕易同意退款,也沒有發貨,在自動處理3天期限內找客服介入,最終沒有負擔30%的違約金。但和很多新賣家一樣,她擔心自己的退款糾紛率提高,“糾紛率高通不過3個月考察期,就要被清退”。
更有“黑手買家”趁春節前一天拍下再“缺貨退款”,而隨后3天賣家休息,退款自動處理,無端損失了不菲的違約金。
歸納多位賣家的經歷,記者發現以下幾個特點讓他們容易中招:新天貓賣家,防范心理不強,對規則不熟悉;怕找客服介入影響退款糾紛率;售賣商品價格較高,容易達到500元的上限。
天貓:承認的確有人通過類似手段牟利
提醒賣家:及時向客服反映不會計入糾紛率
今年以來類似“黑手買家”事件頻發,有人分析,與天貓網上商城提高商家違約金比例從10%提升到30%、最高限額從100元升至500元有關,這讓鉆空子者發現潛在的獲利空間大增。
記者查閱交易規則了解到,天貓自2012年1月1日開始執行這樣的規定:買家拍下寶貝并付款,商家必須在72小時內發貨,若商家未履行承諾,買家可在交易生成后立即申請缺貨退款,商家未及時發貨的,除將受到天貓的相關處罰外,還必須按照實付價格(不含郵費)的30%(每筆最高不超過500元)對買家進行賠付。
天貓商城公關部的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新民網記者采訪時表示,的確有人通過類似手段牟利,天貓方面已經采取措施進行攔截。
該負責人表示,賣家首先要熟悉交易規則,避免誤操作,如果一旦發現訂單異常,可以向客服反映,請“小二”人工介入。對于賣家擔憂“客服介入影響信譽”,負責人稱,他們內部有一整套體系來判斷是否屬于“惡意訂單”,如果被判“惡意訂單”,賣家不用付違約金,也不會計入糾紛率,就是說,對賣家信譽度不會造成影響,“商家是不會白白吃虧的”。
賣家呼吁:完善規則設定風險提示
上海律協信息網絡及電子商務法律研究委員會副主任劉春泉在接受新民網記者采訪時表示,此種惡意利用規則牟利是一種不誠信的行為,屬于不當得利,如果情節嚴重、金額較大,造成的損失多,甚至有可能涉及刑法。
在采訪中,不少賣家提醒同行,“多長個心眼,看看是啥退款原因,看看買家信譽”,同時也呼吁天貓商城方面能重視起來“做一些技術修正”,防止更多賣家利益受損。
有賣家提議,能否在扣除違約金時給出風險提示,“出個提示框,預先告知扣款”;也有賣家認為,退回去的賠付費用不妨先凍結在支付寶中,一段時間后再打到買家賬戶中,這樣一旦發現有問題,再申訴,賣家還有機會把錢追回來。(記者 李若楠)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keji/intel/42155.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編輯: 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