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6 09:41?來源 溫州視線綜合
億年前新類型羽毛:中國地質大學邢立達副教授團體研究在一種琥珀中發現一種全新的羽毛類型,這種古生物的羽軸不是封閉的,不是O型,而是C型,在羽毛的背面開放,可能是古鳥類的羽毛。
在葉片一樣的羽毛上,羽軸是“葉子”中央那根最粗的、貫穿整個“葉子”、從葉柄到葉尖的葉脈。
億年前新類型羽毛:琥珀中全新羽毛及其羽軸模型圖
一個關鍵的事實是,一直以來,人們發現的羽毛無論如何千差萬別,其羽軸都是管狀結構,一根封閉的短管:根部粗,末端細。
直到12月15日,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邢立達副教授領銜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國際學術刊物《古地理學報》在線發表:他們發現了一種全新的羽毛類型——其羽軸不是封閉的,不是O型,而是C型,在羽毛的背面開放。
這種羽毛是在琥珀中發現的。
億年前新類型羽毛:Science網站news頭條報道該新發現。
目前為止,在現生鳥類中,人們還未發現這種全新的羽毛,而全是O型羽軸的羽毛。換句話說,C型羽毛或許只屬于古鳥類。
這種羽毛有什么功能,是為了保溫、飛翔、防御?
邢立達告訴澎湃新聞,可能是為了防御以及社交。這種C型羽毛上也有色素沉積,可能色彩斑瀾,非常養眼!
緬甸北部克欽邦胡岡谷地的琥珀產區是邢立達的福地,在這里出產的琥珀中,邢立達和同事們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發現,如一段被毛的恐龍的尾巴、比龍小鳥、李墨琥珀蛙等。人們對該礦區的火山灰測定后發現,這里的琥珀形成于約一億年前,屬于白堊紀晚期的最早期。而白堊紀是鳥類演化的重要階段,記錄了鳥類如何從恐龍演化的過程。
鳥類是全世界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脊椎動物之一,大約有10500個種。在近1.5億年漫長的演化歷史中,共歷經了兩次輻射演化,除了白堊紀,還有新生代。
2015年,一個偶然機會,邢立達與珍藏著C型羽毛的琥珀有了第一次親密接觸。
在緬甸密支那琥珀市場上,他看到了一種非常奇怪的羽毛珀,這些琥珀中的羽軸在羽毛背面開放,沒有髓腔。但常見羽毛的羽軸都是封閉的,其髓腔是筒狀的,充滿海綿組織。
他在各地的琥珀市場和一些民間收藏者手上,陸續發現了數十件擁有同樣特征的羽毛珀。
加拿大薩斯喀徹溫省皇家博物館教授瑞安 麥凱勒教授表示,大量的標本表明,邢立達最初的發現不是特例,這類羽毛的形態本來如此。雖然令人匪夷所思,但演化有時候就是這么神奇。他猜測,C形羽毛的羽片閉合不良,使得這類羽毛的空氣動力學功用很有限,但可能是一種高效的輕質尾羽。
相關琥珀顯示,一些C型羽軸的厚度僅約3微米,比人體的紅細胞厚度的一般還要少。
邢立達表示,這種羽毛可能是一次性的,很容易掉落,如同壁虎可以拆卸的尾巴,在掉落時,幫助古鳥類逃脫捕食者的魔掌。
該研究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邢立達副教授領銜,加拿大薩斯喀徹溫省皇家博物館瑞安 麥凱勒(Ryan C. McKellar)教授,皮埃爾·考克斯(Pierre Cockx)博士,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所的鄒晶梅(Jingmai O'Connor)研究員等學者共同研究。
原標題:科學家一億年前的琥珀里發現全新類型羽毛:僅屬于古鳥類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keji/shengming/72170.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編輯: 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