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07-08 14:29?來源 永嘉溪山
楠川山水甲東嘉,
十里澄潭五里沙。
楠溪江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總面積625平方公里,在浙江省11個國家級風景區中僅次于“兩江一湖”,共分為楠溪
江及沿江農村文化、大若巖、石桅巖、水巖、北坑、陡門和四海山七大景區,共計800多個景點。悠悠三百里楠溪江融天然風光與人文景觀于一體,以水秀、巖奇、瀑多、村古、灘林美而名聞遐邇,是我國國家級風景區當中唯一以田園山水風光見長的景區。
楠溪江發源于永嘉縣最高峰—海拔1271米的大青崗西北麓,全長145公里。源頭峰高峽陡,危崖羅列,飛瀑成群。大青山腳的羅陽村口,有形狀獨特的大小瀑布十多處,其中最為壯觀的是龍鳳大瀑布,落差186米,瀑布左右
雄峰對峙如門。峰頂古樹參天,左邊崖壁紋理奇特,有如孔雀開屏,故名孔雀巖。太陽照射,瀑布似彩虹,巖屏閃爍發光,五彩繽紛,奇離奪目。上游森林茂密,源長水足,流水四季成瀑。春夏季節,飛瀑直瀉,握霧彌漫,震天撼地,使人驚心動魄,不敢臨近;秋冬之時,水細瀑靜,游人可從西側峭壁處順一棧道爬攀到瀑布中間的“龍潭”處,瀑中觀瀑,樂趣無窮。這里有水便成瀑,有瀑必有潭。整個源頭一帶不但瀑多峰奇潭深,且有原始森林,遮天蔽日,野兔、黃虎、猴子、松鼠等野生動物成群追逐,盡情嬉戲;金錢豹、豺狼等猛獸經常出沒林間。附近村民常年可以進行狩獵活動。
楠溪江整條溪流成“Y”形。上游有大小兩源之分,大楠溪源出溪下鄉大青崗西北的黃里坑,流經溪下、大番、潘坑、溪口、鯉溪、東皋、巖頭、楓林、花坦、渠口等十個鄉鎮,納佳溪、黃南溪、張溪、蓬溪、小港溪、檔溪、珍溪等七條溪流;小楠溪源于絡云縣南溪鄉烏下嶺,流經界坑、石染、L gor}}宅、山坑、碧蓮、大若巖、渠口等七個鄉鎮,納小溪、藤溪兩水。大小兩源在渠口鄉東面的九丈灘匯合為一,此稱“雙溪會”,由此至沙頭巖龍頭為楠溪江中游。楠溪江下游經沙頭、峙口、上塘、羅東、黃田、匝北等六個鄉鎮,納陡門溪、路口溪、中塘溪、羅溪等四溪。此處江段,地域平坦,河床開闊,受東海潮水影響,潮漲潮落,晝夜兩次,所以楠溪人通常稱下游為“潮港”。這里五百噸位的貨輪常來常往,是永嘉水上運愉的大動脈。
三百里楠溪江,逶迤曲折,有36灣,72灘之稱。楠溪江貫穿永嘉南北,流域集雨面積2429平方公里,溪流自北
往南,末處注人販江,流歸東海。
楠溪江,美在原始古樸、野趣天然;楠溪江,美在純凈柔和、絕無污染。經檢定,含沙量僅為每立方米萬分之一克,水質呈中性,PH值為7,符合國家一級水標準,被專家們譽為“天下第一水”。溪流清榮峻茂,秀麗多姿,隨江倒影,水清見底,游魚碎石,歷歷在目。如日間泛舟坐筏漂游江上,遠眺綿綿青山,近看郁郁灘林,俯賞碧藍江水,飽覽溪光山色,令人心曠神怡,寵辱偕忘;如夜間游江,見漁火點點,聞漁舟晚唱,受江風柔拂,聆涂涂流水,足以盡抒幽情逸致;如歇息灘林,橫柯上蔽,草坪如茵,白晝如昏,朦朧幽靜,促膝談心,詩意盎然,此樂何極。
楠溪江上游溪深源遠,素湍綠潭,隨處可見。山高巖峻之處,懸泉瀑布飛瀉其間。除前面提到的溪下羅陽瀑布外,還有傅岸百丈瀑、崖下庫含羞瀑、石門臺九折瀑、北坑龍潭三折瀑等。這些謬布各有其形,各顯其妙,遠望疑是銀河,天漢傾落;近觀飛流沖瀉,氣勢磅礴……
楠溪江的奇巖險峰,星羅棋布,有絕壁奇觀太平巖,深潭凝碧三角巖,天然盆景獅子巖,九丈奇峰朝天龜,溪中天柱石桅巖,崢嶸人云十二峰,屯兵扎營南崖寨……真山真水真畫圖,宜晴宜雨,宜歌宜賦,宜酒宜詩……無處不宜人,無處不醉人,無處不引人人勝。這些奇巖險峰,多生幽洞,清雅幽致,奇妙無窮。人們還流傳著這樣的一首民謠:“楠溪多山又多嶺,峰峰巖巖數不清;洞洞都說神仙府,哪有神仙駐其中?”
風韻獨具的楠溪江,至今還遺存著新石器時期的文化遺址,唐宋元明清時的古塔、橋梁、路亭、牌樓和古戰場;保存著以“七星八斗”和“文房四寶”以及陰陽風水構思而建的古村落;留存著大批完整的百家姓宗譜、族譜等。這些彌足珍貴的歷史文化遺存,可以使我們了解我國古代“耕讀社會”和“宗族社會”的梗概。
“仁者愛山,智者樂水”,人是多么愛好自然。從一千六百年前南朝詩人—中國山水詩鼻祖謝靈運的“清旦索幽
異,放舟越響郊……”到當代著名作家汪曾棋的“我可以負責地向全世界宣告:楠溪江是美的。”古往今來,永嘉山水激發了多少文人學士的情思,潑灑下多少騷人遷客的筆墨。晉代書法家王羲之、唐朝詩人孟浩然、宋文學家蘇東坡等歷代文士,無不慕名揮毫,吟詠不輟。
“水是青羅帶,山如碧玉答”的楠溪江,其山山水水處處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時時好好奇奇,那迷人的山川,迷人的溪流,迷人的村落,迷人的風情,將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海內外游客來此觀光游賞。
編輯: 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