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07-10 00:19?來源 溫州視線
旅游景點大若巖十二峰位于永嘉楠溪江小源頭大若巖景區,十二峰在陶公洞西北3公里處,因為十二座形態各異的奇峰而得名。
崢嶸入云十二峰
十二奇峰盡著名,神工鬼斧屬天成;
傳聞雁蕩無多讓,轉覺未游負此生。
壑秀峰媚的十二峰位于陶公洞西北3公里處;明清時稱天臺山。群峰嵯峨,陡崖飛瀑,甚為奇特。清時韓則愈有詩詠十二峰:“石壁頂天立,灘聲卷地回,苔痕浸杖及,云氣繞香臺。”十二奇峰,巍峨崢嶸,氣勢磅礴,環列一起,各有所象,多姿多態。從地質學角度講,它是一組流紋巖因節理風化和流水侵蝕、地殼抬升而成的峰群。前人金簡庵根據十二峰的形態,將十二奇峰連成了一首妙絕的詩:天然童子住巖巔,寶冠香爐娛目前。仙掌易攀天柱屈,蓮花香送展旗邊。雖貪石筍何滋味,靜聽橫琴不奏弦。卓筆漫題犀角賦,石碑苔綠記名賢。在群峰中,“展旗峰”最為出人頭地,它如一面舒展開去的戰旗,‘呼啦啦’地在云霄中迎風飄揚;其余大小諸峰,都一齊地俯首接受他的召喚或指引。緊接著它的是“蓮花峰”,它似還卷著角的荷葉,葉邊嵌著的巖石則似一朵正在含苞待放的蓮蕊。它們象征著一種蓬勃向上的無窮的力量。
天柱峰矗立于十二峰的入口處,人到峰前,只見一根石柱拔地而起,直插云霄,恰似一根“擎天柱”。站在山麓的小徑上望去,峰頂上云煙繚繞,似是神仙居府。靠在天柱峰腋下的是香爐峰,頗有點兒古代焚香默坐用的小爐,有蓋有頂,頂上叢生著的灌木仿佛是噴散出去的爐煙,可以借此消遣永日。跟它并肩而立的是“石筍峰”,正破土而出,卻不知被哪個淘氣的家伙折斷了尖頂而不復有凌云之姿了。石碑峰處于石筍峰北面。它似一座大揭石,只是上面沒有題詩刻字罷了。前人葉子屏曾有詩云:碑遺沒字鎖云關,鰲負螭蟠隱約間,待看平戎功第一,好將姓氏勒名山。
立身于高處的寶冠峰,恰如唐、宋時候王侯所用的未加垂腳的“幞頭”。最為別致的當數“橫琴峰”,它橫擱在兩峰之間,儼然一張七弦的古琴。每當春夏之交,大雨過后,峰際瀑水飛涌,好象是琴師在撥弦急奏,萬山共鳴;秋冬干季幾山中少水,流經淺灘處的泉水又似它被扣弦輕彈,余音裊裊,三日不絕。此時此境,恍如置身于流水無弦萬古琴之意境,使人贊嘆不已。
橫琴峰旁邊是卓筆峰,筆尖直指向藍天,象是以天為底,正準備寫著什么,而相鄰的“仙掌峰”恰似巨仙的一只大手。
在十二峰的背面,“犀角峰”正象犀牛在昂首引頸,向東方高聳而起的鼻上的獨角,似乎是正在迎接著遠道而來的 “有心人”。跟它遙相對立的對面的山坳上,“童子峰”孑然而立,高約十余米,從下面看上去只是一個小個子,頭上還梳若雙丫髻,宛若強健的衛士威武地挺立著,勇敢地堅守著十二峰的大門。那怕冰雪炎陽還是疾風暴雨……
十二峰,似一組雕像,峰頂終年煙霧彌漫,云嵐縹緲。當山風吹動時,云煙霎時便化作團團云簇,千姿百態,象走獸、象飛鳥、象美人、象花卉,而頃刻間即又什么都沒有了,真個是變幻莫測的“世界”。
編輯: 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