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07-19 14:27?來源 溫州視線
水巖旅游景點龍滾洞
水巖龍滾洞
水巖龍滾洞
水巖龍滾洞
水巖風景區為風景秀麗的楠溪江七大景區之一,水巖旅游景點有蓮花瀑、菠蘿巖、雌雄巖、龍滾洞、仕女峰、天柱峰等。龍滾洞離水巖村約摸2公里路程。
踏著山道,溯溪而上,進人左山谷,腳尖點踏著谷中的石塊往澗邊走,便到了龍滾洞前。此洞形狀奇特,自與別處不同。此洞要到崖根,身子緊貼崖壁,須仰視才見。石坡洞開,高10余米,寬約6 米,有瀑水從洞內噴薄而出,瀉人深潭,潭水下瀉,白浪翻飛,頓成雷霆萬鈞之勢。由正面觀之,潭上有巖,巖中有洞,洞內有瀑。巖、洞、瀑三者恰好形成一個倒寫的“巨”字而使人嘆為觀止。人們難以想象,當年,柔弱的水流是怎樣把堅硬的巨石如紙般捅破一個大窟窿的,除了用“水滴石穿”來形容,人們便只有驚嘆大自然的神功偉力了。
站在洞前,看瀑水以排山倒海之勢傾瀉而來;而坐在巖內的凹壁上,則可以看瀑水在腳邊奪路而過。視覺隨瀑水下落,看得人興之所至,禁不住真要想化為一滴水,潛人下邊的深潭,與礫石相倚作伴,或隨著湍急的水流,急急向珍溪奔去。
從坐著的巖石上小心翼翼地沿著左邊的洞壁往上爬,然后在洞上面稍許可以立住腳跟的地方理直氣壯地站好,方才明白這個巖含洞、洞含水的巖間水洞被稱為龍滾洞的緣由了。落水分為三級,每級都有一個潭。第一級分為兩路,左右各自披掛而下,仿佛龍須飄拂。攀著樹枝,站在極滑極滑長滿青苔的巖石上,勉強能看見沖擊而成的第二個水潭。潭邊三面圍巖,凡是巖石被水沖過處,都成魚鱗狀。水流三跌三落,形成三級瀑布,宛如一條銀色巨龍,在洞中嬉戲打滾。當地人傳說,龍滾洞是因古時候龍太子遭雞精狗血噴頭,污染不潔后怒吼猛滾而成的,而洞中的這些魚鱗狀的巖石便是當初巨龍在洞中打滾留下的痕跡。
編輯: 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