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07-22 17:41?來源 溫州視線
五雷山與赤崖洞游記和傳說,溫州楠溪江有個五雷山,峰巒如聚的五雷山地處陡門鄉全安村。溫州永嘉楠溪江不僅江水美、灘林美,還有奇峰怪石,楠溪江是山水風景都美,處處象山水風景畫。
五雷山群峰壁立如削,樹木蔥籠,雜草叢生,時有云霧繚繞,白煙輕籠,欲晴欲雨,如夢如詩,而山間一條明滅蛇形、蜿蜒盤曲的古老石徑恰如一條素潔的白帶,從半空飄裊而下,婀娜多姿。每當旭日東升,霞光萬丈,變幻莫測的云霧依依裊裊地向山巔消蔽,渺茫的云煙遮掩不住五雷山那傲然挺立的雄壯威武之姿;而當夕陽西下,山嵐設色,五雷山則儼然一幅輪廓分明、氣勢磅礴的奇麗的水墨畫卷。
五雷山背,兩塊巨石上下重疊,大小相仿,下巖圓圓如磨盤,上巖翹起,中央隆出形似龍頭,孤零聳立。奇特的是兩巖之間緊鉗著一條凌空吐出扁薄平滑的巖片,其下可坐 10余人,如果用手搖扳,可左右擺動,而不會下墜,形同白龍昂頭伸舌吐霧噴水,蔚為奇觀。
民間傳說:明朝年間,黃法仙師從廬山得道還鄉。一天在五雷山下釣魚,赤巖圣帝幾個兄弟正在開山劈洞,巖塊滾滾而下,唯恐傷人,令其退身以避,黃法仙師置之不理;赤巖圣帝怒之,連滾三奇石,終被黃法仙師用手一一接住,拋回山背而巧疊龍頭吐舌。
登上山背,遙望群山,唯見山外有山、嶺崗綿繞,突起五座山雷,名日“前五雷”。其中以仙女雷最引人矚目。她仿佛一位亭亭玉立的美女,乳峰高高聳起,呈天然曲線美,游者嘆為觀止。回首后眺,山勢透通起伏,層巒疊翠,隆起五個山惱,名曰“后五雷”。前后五雷對稱,遙相呼應,大小高低相差無幾,宛如10個饅頭成兩行排列。下石級,空過一扇圓洞門,便是一座木頭結構飛檐翹角的樓臺,亭亭立于絕壁山坪,隱約在林海之中。左邊有一條青石欄桿橫筑崖腰,沿通道伸頸俯視,那千丈峭壁掛著蓬蓬古藤和叢叢黃茅龍須,扎根于巖隙的野柴和古松,蟲L枝蟠曲,綠蔭Rj掩,宛如天然屏障之中懸著一幅巧奪天工的美麗畫簾。欄桿終點便是赫赫有名的的赤崖洞,洞口寫著“雷山洞天”四個行書紅字。洞內布滿黑褐色的龍鱗,呈鍋形。赤崖洞高約9米,深8米許,寬7米左右,側有一股叮咚作響的泉水,常年不涸不溢,清澈甘冽。洞中殿宇坐南朝北,緊貼儲黃色的巖石,洞頂的山巖向前彎曲,可以遮風擋雨。隨著白云飄移,仿佛洞府也跟著旋轉。身臨其境,猶如進人了遠離世外的天宮。
洞背正中,兩塊孤零突兀的奇巖,各3米方圓,相距5 米左右,活象一擔箱籠。據說黃法仙師為了鎖住龍頭,使之永遠聽候呼風喚雨,特地將廬山祖師親賜的那擔法籠一一內藏法書、靈刀、龍角歇此,并留言:如有10兄弟便可打開此籠,獲此法書。后來,某村有9個兄弟和1個姐夫冒稱10 兄弟前去試開,果然被撬起半截。由于其中一個兄弟得法書心切,高喊:“姐夫,再出把力!”結果露出了馬腳。一擔法籠馬上緊閉,再也撬不開了。傳說畢竟是傳說,然而兩塊巖石至今還留著鋤銖、鐵鑿的痕跡,不能不引人深思。
編輯: 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