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07-23 17:59?來源 溫州視線
羅浮雙塔
在永嘉甌北鎮(zhèn)羅浮東村南端龜蛇兩山山巔各有一座七級磚塔,互為對峙,塔尖直插云霄,這就是著名的羅浮
雙塔。雙塔形式和結(jié)構(gòu)大致相同,保存尚完整。平面呈六角形,磚構(gòu)樓閣式。羅浮雙塔隔甌江和江心雙塔相望。
西晉元康五年(公元295年)最早在此立浮屠,宋元豐七年(公元1084年)重建。現(xiàn)塔為明代當?shù)厝肆窒椋ㄌ枆胤澹┲亟āR蚰昃檬蓿鶅A毀,1991年,甌北鎮(zhèn)委、鎮(zhèn)府在縣人民政府和有關(guān)部門支持下,撥款將羅浮雙塔進行大規(guī)模的修葺,同年10月25日竣工。
《永嘉縣地名志》:“羅浮山,在江北岸,去城五里,一名密羅山,今名山平頭”。此山在甌江和楠溪江匯合處的西北側(cè),有兩座小山,相距180余公尺。北面的山稱章山,海拔51米。山呈長形,酷似一條自東向西爬行的蛇,故又名蛇山。據(jù)明萬歷《溫州府志》載,章山上原有一亭,名“襟江亭”,以唐王勃《滕王閣序》中“襟三江而帶五湖”一句而取名。襟江亭踞山俯江,氣勢雄偉,因年代久遠,早已蕩然無存。南面的山稱羅山,又名合山,海拔66.4米。因山形極像一只自西向東爬行的龜,故又稱龜山。山北側(cè)半腰有楊府廟,稍遠處有黿亭和將軍殿遺址。山北麓有一口井,清泉終年不涸。早年,兩山猶如兩艘巨艦,浮在江中,四周水波粼粼,顛簸搖曳。歲月流逝,滄海桑田,這里形成一片沖積平原,將兩山連在一起,遂成今日狀況。
雙塔形式和結(jié)構(gòu)大致相同,保存尚完整。為磚構(gòu)樓閣式。六面七級,塔身呈錐形,逐層收縮,每層砌出券門,間或做出壁龕供奉佛像。倚柱六角形,(木兼)柱與(外門內(nèi)東)額、普柏枋為扁方形。柱頭以上施磚制斗拱,腰檐用置磚做出椽子與飛子,翼角成龍狀,仔角梁起翹。塔基用塊石鋪成,鋪面用條石做成平座。塔磚上印有“羅浮林氏塔磚”六字。羅浮雙塔與江心塔遙相輝映,分外生色。羅浮雙塔隔甌江和江心雙塔相望。
羅浮雙塔
羅浮雙塔
羅浮雙塔
羅浮雙塔
羅浮雙塔
羅浮雙塔
羅浮雙塔
羅浮雙塔
羅浮雙塔
羅浮雙塔
羅浮雙塔
塔磚上的文字
羅浮雙塔
羅浮雙塔
羅浮雙塔
羅浮雙塔
羅浮雙塔
羅浮雙塔
羅浮雙塔
羅浮雙塔
羅浮雙塔
羅浮雙塔
羅浮雙塔
羅浮雙塔
羅浮雙塔
編輯: 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