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08-06 23:56?來源 溫州視線
楠溪江石桅巖景區
在楠溪江石桅巖景區附近,有一處以七瀑同源而聞名遐邇的奇景—大泄(楠溪當地人稱瀑布為“泄”)。這里峰奇崖險,碧潭銀瀑,風光宜人。七折瀑宛若一條從半空垂掛下來而隨風飄逸被折為七段的白練,深深地藏身于翠谷之間,悅人眼目。
從鶴盛鄉巖上村南行約一小時,便進人幽深的山谷。一路上,遍地碧青,滿目蒼翠,整個山坳全被蓊蓊郁郁的闊葉樹覆蓋著,疏密相間,象千頃碧海,層層排浪,從四面山崗上翻騰而下。然而大泄的美不僅僅于此,更令人神往的是它的碧潭和七折飛瀑。其中第一折瀑布最為壯觀,飛瀑依壁瀉下,垂直80多米,轟轟作響,沖破了幽靜的深潭,掀起了雪白的浪花,飛動著迷人的煙波。仰視飛瀑,頂部宛如嵌在天際,在夕陽殘照中,現出五彩繽紛的虹影,絢麗無比。昔人有詩贊曰:“高閣凝望心膽寒,瑤臺明珠傾玉盤。云開霧飛紅日出,萬片金光照碧潭”。.深潭石質為底,平整光滑,略呈長形,長約60米,寬約50米,水氣撲面,使人遍體清涼。正面的石壁又名布帳巖,傳說它是龍母娘娘龍床上一頂蚊帳,被遺留在這兒。北邊又有麒麟峰,猶如一位身著古代戎裝的將軍,“日與青山論主賓,夜邀明月來相迎”。將軍巖前又聳立一堵巨石,高約30米,下小上大,亭亭如華蓋,俗名黃羅傘。兩巖配搭,使“將軍”更顯英姿颯爽,威武不凡。
眾多的碧潭連環,圓的渾然如甕,方的儼然似槽,綠水盈盈,清波漾漾;潭下,清泉在漫長的石床上流淌,倘如月夜來此,自然會使人想起王維《山居秋瞑》中的詩句“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來。
欲看七瀑全貌奇觀,須攀崖附壁,手握樹根,腳蹬石窩,循南坡而上,至石柱峰頂時,你可以坐下來細細地欣賞一下這里的獨特風光。凝望對面崖上,自上而下排列著五個碧潭,猶如一條白練上鑲嵌著五顆藍色的晶瑩寶石。雖然同為碧潭,然而個個風格迥異。第二折瀑,頗似一條蒼龍蜿蜓下游,山風拂過,它從十多米高的深穴中鉆出,化成煙霧,漫天飛舞。第三折瀑,似游龍穿澗,流人神奇奧妙的深穴中,水聲轟鳴,如春雷震耳。第四折瀑,舒展開朗,瀑布高二十多米,水柱瀉落深潭,好象千樹銀花,給大山掛起一幅潔白的門簾。第五折瀑,隨著傾斜的崖勢左旋右轉,沿著壁槽,歡騰扭擺,綽約多姿。第六折瀑,從二十多米處,以高屋建A之勢,噴濺而下,素絲繚繞,晴雪飄空。第七折瀑,從兩山夾峙中循崖沿壁,似珠迸玉碎,縈回作態,下垂深邃莫測的龍潭。相傳這龍潭中有蛟龍潛伏,每逢早季,只要有人在這里懇切祈雨,就會濃云密布,暴雨即至。這當然不足為信,不過現在北面蔡坑村廟里,還留有一尊名滕大郎法師為民投潭求雨的塑像。
“登上七瀑峰頂,頓覺寰宇開闊,天高氣清,顯得格外高潔;環顧四周,郁郁蔥蔥,凝綠疊翠,是個綠色的世界。云層是那么誘詭迷人;從幽谷升起的云,似霧似煙,迷漫于深壑; 升到半山腰,時聚時散,如白浪滔滔,翻騰于山野,飄忽于群峰之巔。近處的云,用手能撈;遠處的云,渺茫如夢。此地此時,人如置身于蓬萊仙島,只覺心曠神怡,情思蕩漾,大有飄飄欲仙之感。
編輯: 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