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08-09 15:42?來源 溫州視線
楠溪江的灘林
楠溪江獅子巖
楠溪江美,美在楠溪江的灘林!
“水繞青山山繞水,山浮綠水水浮山”,悠悠三百里楠溪, 江曾驚醉過多少的觀光游人。可她最美之處究竟在哪兒? 是青山?秀水?抑或是奇峰、古洞、危崖、飛瀑?
楠溪江美在灘林,這是我心中的答案。
坐車游覽楠溪江,只會讓人感受到一般的青山秀水和典型的田園風光,然而,當你坐上竹排進人江中則完全會有另一種讓你驚奇的享受。這即是楠溪江灘林的妙用。灘林被譽為是楠溪江風景的五大特色之一,是楠溪江旖旎風光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楠溪江灘林,是楠溪江兩岸人民生存的保障,它與楠溪江畔眾多的古村落一樣擁有悠久的歷史。它們綠意盎然,生機勃勃,千百年來一直陣列在楠溪江邊,好象是在向誰宣揚自己無窮的力量和倔強的品性。楠溪灘林的形成最初并非在于供游客觀賞,而是沿江兩岸的居民長期與水患風災作斗爭的產物。解放前,楠溪江有史料記載的洪澇風災就達50多次。其中規模最大、危害最猛的一次是在唐高宗總章二年 (公元669年)的夏天,那次臺風暴雨,泛濫成災,永嘉、安固(今瑞安)民房被水沖毀6843處,共溺斃9700多人,沖走 500多頭牛,損害田畝4150頃。而在歷史上,楠溪江一般洪水風災更是差三隔五,頻頻不斷,從而對沿江兩岸造成深重的災難。沿江兩岸各村群眾面對天災,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他們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在楠溪江兩岸植樹造林,以抗御洪災風患的肆虐。世代相襲,從無間斷,經過許多代人的努力,形成了今天綠意醉人、亮麗清翠的灘林。
楠溪江灘林的主要樹種為馬尾松、毛竹、水竹、樟樹、楓楊、楓香、板栗、烏柏等,其中松林雄健深遠,竹林活聲瀟灑,楓香盡態極妍……楠溪灘林邊上,到處充滿了白花花的鵝卵石,間或也有銀沙黑土,上面自然而然地分布著些蘆葦灌木。近岸多楓楊、楊柳,修竹成林,清雋疏朗。駐足溪邊,身旁是清流碧水,石灘草地,灘林如同是兩條綠色的長龍隨江水蜿蜒遠去,遠山妝淡,天藍如水;偶有牧童嬉戲,水牛閑步,加上浣衣女子輕快的浣洗動作,和著灘林中清脆婉轉的鳥鳴音。使人恍然如入人間仙境、世外桃源,雅致之中,平添了幾許淳樸和天然的野趣。灘林倒映水中,構成了一幅幅清秀而連續的動態畫面,縱使丹青妙手到這里,也不禁會停住手中的畫筆,自嘆不如。
楠溪江兩岸的三萬多畝灘林,猶如一道道綠色的屏障,遮去了岸邊古樸的村落田園及荒蕪雜亂的景觀,它時而給荒山禿嶺披上薄綠的長裙,時而給奇峰巨崖添上濃綠的一筆;時而又為白帆湍流浪花作背景陪襯……從而形成了以清流碧水為中心的卵石、沙灘、草地、灘林、遠山、藍天、白云等層次豐富的景觀。人們如若身臨其境,則定會別有一番清新朦朧的趣味。難怪一位旅游專家由衷地評價說:“楠溪江的灘林特別好,別處根本找不到,武夷山的灘林沒有這兒來得好。”
如若你能坐上竹排,沿江探尋,那灘林倒映人水中,會使你懷疑竹排飄進了林間,這時,天空、灘林、碧水、竹排并你自己竟然有機地溶成了一體,難怪有行家贊嘆說:“如果說漓江最美的是坐船觀漓江峰影,那么楠溪江最美的就是坐竹排看楠溪灘林了。”
編輯: 溫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