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03-31 16:18?來源 未知
文成山區,農家在孩子出生第三日,都請親鄰好友同吃“三旦酒”,喜植“三旦樹”。植樹須在春季進行,若“三旦’與植樹時令不合,可先吃喜酒,季節到時再植。以植樹作為新生嬰兒的洗禮,育木蔭人,樹大人長;富有象征意義。
結婚和孩子出生的第三天,都叫“三朝”。后者俗稱“三日兒”。舊時,洗生婆要在“三朝”為嬰兒洗浴、更衣和檢視臍帶痕。外婆家要送禮,內有壽桃、紅蛋、花生、福壽糕及四季衣物。主家要擺酒請洗生婆和女客。
舊時為防火災,城鎮各廟都有消防組織,俗稱義龍或水龍隊,各備有水龍槍、水龍桶、水泵、水船、頭盔和長扎等消防工具,有明確分工。一聞火警,便以密鑼告急,快速出動。如半路中火已熄滅,亦須到達起火地點,不能中途折回。
農歷五月,多陰雨天,衣、物都容易霉爛,稻田亦易遭蟲害。舊時人們認為五月諸事不吉,稱為“惡月”,采取不嫁娶、不建房、不砌灶、不搬家、不造船等回避的辦法。
編輯: 溫州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