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02-22 15:55?來源 綜合溫州商報
在國際母語日,溫州商報記者在街頭隨機采訪,發現現在的溫州年青一代中的大多數都把溫州話講得“串了味兒”,甚至有的溫州人不會說溫州話,作為地道溫州人,不會講溫州話可不對哦。
《百曉講新聞》《閑事婆和事佬》等溫州話節目早已成為了市民飯點背景音的不二選擇;在網絡上,不少人用溫州話演繹的各種中英文歌曲也數不勝數,其中加入了不少搞怪又有趣的溫州俚語,讓網友紛紛贊嘆溫州話的生動和強大。
昨天,記者在街頭隨機采訪了20位市民。市民李先生表示,他不少在外工作生活的朋友因為離開溫州比較久,溫州話都有點“退化”,常常說著說著會卡殼,后來索性說普通話。
在外讀大學的小林因為在溫州的日子少,在學校又常被同學說普通話有腔調,就決定努力改掉鄉音,“這樣是為了和別人順利溝通,而且在外地都用不到溫州話,只有回家或者跟爸媽打電話才說,現在我的溫州話已經是‘東不拉七’了。”
受訪者中不少是已有孩子的父母,雖然不會說溫州話或說得不好,但還是愿意教孩子說溫州話。“既然孩子出生在溫州,就應該學好說好溫州話,傳承溫州話也是溫州人的責任。”市民劉女士說。“新溫州人”郭先生也有同樣的想法,他認為既然在溫州工作生活,就應該融入溫州的文化和環境。
“保護方言和語言的發展,這兩者本來就非常難取舍,所以越來越多溫州人不會說以及不想學溫州話。”溫州大學社會學老師徐旭東認為,雖然現在還有一部分人會說溫州話,但也屬于“改良”過的溫州話,其原因就在于普通話的推廣和學校教育。“如今,越來越多研究語言的學者呼吁要保護地方語種,所以保護溫州話是我們共同的責任,在說普通話的同時也別忘了溫州話。”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news/baike/64411.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編輯: 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