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04-03 13:25?出處
而老康的經歷正是“最笨”的真實案例,在創業時,他想了解建材市場的生意狀況,就整天整天地蹲在大渡口建材市場門口,一手拿一個本子,進去多少人,出來多少人,都買了些什么東西,全部記下來,“蹲的時間長了,記錄的東西就顯現出規律,賺錢的方法就自然而然地浮現出來。這就是笨,沒有半點取巧的地方”。但就是靠這些笨辦法,老康總能掙到實實在在的錢。如今,“老康”已經在沙坪壩有了自己的公司,雖說公司只有十來個人的規模,但業務還是比較穩定,每年營業額在1000萬元以上。據該行業資深人士估計,年營業額千萬以上,經營六七年的話,“老康”身家至少已上百萬。
2006年,“老康”終于擺脫了“窮小子”的命運,買了13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又買了車,他笑稱自己終于“過上普通人的生活”。
他很低調 出書連老婆都沒告訴
采訪中,“老康”很低調,拒絕透露姓名等詳細信息,他說這都是拜《發財日記》這個書名所賜:“我最初的書名定為《一個窮男人的生存史》,但出版商為了多賣書,堅持把書名改為《全中國最窮的小伙子發財日記》。為這個,我差點和出版商撕破了臉,說我是全中國最窮的小伙子,雖然夸張了點,我也能勉強接受。但說是‘發財日記’,我不同意。要說發財,很多人都比我發財,我根本不算個啥。我和出版社斗爭了幾個回合,還是沒辦法屈服了。”
盡管屈服了,但“老康”很怕身邊的人知道是他寫的《發財日記》。他說,估計別人知道后肯定會笑自己沒有自知之明。所以,目前為止,他連老婆都沒告訴,身邊幾乎沒人知道他出版《發財日記》的事。
成書不易 出版社總編“五顧茅廬”
老康很低調,帖子在網絡走紅后,幾十家出版公司聯系到他,但已經“富裕”起來的老康,完全不被版稅吸引。據了解,這本《發財日記》是他空閑時,在辦公室里慢慢敲出來的,說是日記,其實是回憶。老康表示,書中故事不完全是他的真實經歷,借鑒了周圍一些朋友的生活,“當然,也有一些我的影子……任何作者的作品,都不可避免帶有自己的影子。”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news/jingji/14100.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