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選出“懸浮議會”英鎊前途“懸浮”
2010-05-10 10:31?出處
在投資者的詞典里,“不確定性”的同義詞便是“風險”。隨著英國大選結果公布,繼1974年以來英國又一次出現了“懸浮議會”(“HungParliament”,即沒有一個政黨獲得超過半數的國會席位)。上周五,倫敦匯市英鎊兌歐元和美元的匯率雙雙下跌。
英鎊遭打壓 但已被確定的“懸浮議會”卻產生了政治經濟雙重的“不確定性”——對于組建政府內閣的各種可能性是第一重,但即使組閣談判有了結果,英國將如何解決創歷史新高的財政赤字才是真正“懸浮”的不確定性。
分析人士表示,英國國會目前的僵局仍是目前英鎊匯率受到打壓的主要因素。
上周五,英鎊兌美元跌至1.45美元下方的一年低點,兌歐元重挫逾2%,之后因保守黨和自民黨擺出為組建聯合政府進行磋商的姿態后,英鎊才稍稍反彈。如果接下來組閣談判被拖延得越久,市場看到的不確定性將越大,那么英鎊將更加前途未卜。
除了“內因”之外,隨著歐元區希臘援助計劃的不斷明朗以及可能出現的歐元區機制改革等利好消息也可能進一步使得英鎊兌歐元有所降低。
另一方面,國際評級機構隨時可能推波助瀾。但截至目前,國際評級機構穆迪稱英國大選結果未對該國信用評級產生直接影響,無多數黨的局面并不一定會削弱英國穩定債務的能力或意向。但它同時表示,赤字控制方案對于維持其評級立場“至關重要”。
財政削減計劃仍不明朗 英國在上個世紀一共只出現過兩次懸浮議會,均以一年之后重新選舉告終,所以哪幾個黨派組閣后都很有可能會再進行一次選舉。英國政治研究協會主席、利物浦大學政治系主任——喬納森·唐恩認為,眼下英國最緊要的事就是解決高筑的債務問題,這需要有一個明確的政策,而懸浮議會很可能內部政策觀點不一、問責不清,不利于解決問題。
圍繞希臘的歐元區債務危機讓英國在市場轉移注意力之前尚且得以喘息。OpenUniversity的希普曼指出,一旦歐元區平靜下來,市場的注意力將很可能進一步集中到英國的公共財政上來,如果到時再沒有一個有力的政府采取有效的削減支出和增加稅收的話,事態將會嚴重得多。
但即使日后組閣的結果公之于眾,下一屆政府在如何解決這一問題上仍然存在更多的“不確定性”。
由于削減支出計劃的政治敏感度很強,英國三大政黨中沒有任何一個深入解析過他們究竟將如何削減赤字與減少開支。倫敦財政研究所在4月末的一份報告中就指出,“各政黨似乎都沒有透露具體細節,盡管自民黨的表現稍好些。”
“激活”經濟是根本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news/jingji/14708.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