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06-10 08:31?出處
陳曦,暢網科技合伙人、CEO,1981年出生。
14歲考入天津大學少年班,曾經三入大學學習,四次;曾經身價千萬,也曾經只有50元的全部身家。但這一切經歷都沒有影響他那顆執著的心,“因為我知道我想要的是什么。”2005年,他從1萬多名競爭的創業者中脫穎而出,獲得東方衛視《創智贏家》冠軍。目前他創辦的暢網科技公司手機游戲的用戶已經達到15萬,處于行業里的前三名。
從少年班退學經商 百元花店效益千萬
在外人眼里,14歲就考入天津大學少年班的陳曦理所當然應該選擇一條學術研究的道路,成為科學家。
但外表沉靜的他卻有著一顆“不安分的心”, 雖然也渴望有一天能安靜地坐在研究室里研究些理論,或是周末的下午給別人講講課;也喜歡經濟理論以及哲學,崇拜尼采、薩特、叔本華和黑格爾。但他卻選擇了退學,走上通往企業家的道路。
陳曦的解釋是,“選擇努力去成為一名企業家源于我自知天賦不夠,不能成為一名科學家,很難用科學理論造福于這個社會。我希望能成為對社會、對別人有貢獻,有價值的人,希望自己能為更多人承擔責任,而企業家是個不錯的角色,我想用商道改變社會。另外,我想我從小就對經濟敏感,有成為創業者的特質。”
的確,他比一般人更早地展現了創業的天賦。在少年班上學期間,陳曦就開始做生意了。1997年初,當很多人對互聯網還很陌生的時候,他已經利用B2C的模式贏利,“比馬云的阿里巴巴要早幾年。”一家香港的風險投資公司一下子投了400萬美元,這在當時絕對是一個天文數字。陳曦毅然離開了學校,和伙伴們在天津、北京、杭州等地開設了自己的公司,他擔任公司的CTO(首席技術官),身價也一下子漲到了幾千萬元。
上市失敗 身價跌至50元
1999年,陳曦在北京創辦了第二家公司,做行業管理軟件開發。
年輕的陳曦上市的愿望異常強烈,并入了一個據稱即將上市的公司,最終該公司并沒上市,公司股權卻在并購后異常復雜,局面難以操控。買殼上市的失敗讓他遭遇了人生中第一次慘敗,身價一下子從幾千萬直落到50元。他至今仍清楚地記得坐在已經破產的公司,看工人們把家具搬空,獨自守著一盞小黃燈看天一點點亮起來。但他沒有被失敗擊倒,“我沒有很多成功的經驗,但有很多失敗的教訓,我很幸運能在自己很小的年紀就經歷失敗。失敗給了我更多思考的機會,真正偉大的斗士不是體現在把對手擊倒,而是被失敗擊倒后再勇敢地站起來。”
第二次創業慘敗后,22歲的陳曦又回到大學校園,這期間他經常到哲學系上課,得到了很多人生感悟。2001年,陳曦又和同伴創立了一家軟件公司,其后又一次進入大學學習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財務管理等知識。
“今天我選擇一件事會非常專注、有耐心,盡管周圍的人都不相信我,我還是會堅持。”他也時常會想,或許今天所做的一切明天都沒有了。“這個行業就是這么殘酷地巡回往復,但我不怕。我是個樂觀的悲觀主義者,會悲觀地思考一些問題,同時樂觀地去面對。我相信人生終究是一場悲劇,但越能體會悲劇意義的人也越勇敢。面對悲劇的人生,我選擇轟轟烈烈,即便落幕,也希望沒有任何遺憾。”他說自己和陳天橋相比,共同的優點是敢想敢干,大賭大輸大贏,“但陳天橋比我更穩。”時至今日,無論暫時的得意與失意,在陳曦看來都僅僅是個過程。“人生的境界在于‘止于至善’,總有更完美的下一次。”誰是適合你的星座有緣人?
或許是因為早早就經歷了人生的起伏和事業的成功與失敗。陳曦顯得比同齡人更加成熟,“創智贏家”的評委給他的評語是:抗壓能力強,有激情,少年老成。而他也是所有選手中除了女孩子,哭得最多的一個。陳曦自認為是個思維嚴謹卻又感情豐富的人,“我可能相對其他同齡人在某些問題的看法上會有差異。事業方面會非常理性,用知識和經驗解決問題;生活方面也非常感性,依靠直覺和信仰生活。”
每天工作18小時
2004年,陳曦和同伴聯合投資100萬元在上海創立暢網科技,他選擇的項目是手機網絡游戲。
創辦公司的過程中,陳曦號稱“見過了中國所有的VC”。今年年底,一旦獲得第二輪融資,市值將達到3000萬美元。但陳曦知道,公司的存亡也許就是朝夕之間。“只有第一名才能活下來并被記住,我們要形成競爭絕對優勢,到那時每個手機上都有我們的游戲。”個人投資
相比前幾次的創業,陳曦說自己從一個小公司的隧道視野中不斷提高自己。除去不斷強調執行力,他更看中產品、團隊、市場的運作方式和運作成果,以及產品對于用戶的價值、公司對行業的價值、公司對于投資人的價值。“我追求這些價值都能存在并有序鞏固”。另外,他也練就了更好的創業心態。“創業一定是萬米跑,而不是百米跑。我不太在乎一時的快慢得失,我知道自己的節奏,好的心態和好的節奏注定可以成功。做企業,我追求的是一種豁達通透的格局。”
陳曦的人生規劃是做一個真正的企業家。現在他是公司的最大股東,也是管理核心。“當公司規模不大時,必須快速反應。這時我會帶領員工沖在一線,扮演教練兼隊員的角色。當進入成長期,我則思考戰略規劃并整理資源。這個階段我更多的是躲在幕后,最大的轉變是從成果導向轉變為戰略導向。”
多次回到學校的陳曦一直很看重學習的重要性,“沒有哪個成功的企業家不是學了很多系統的理論知識。很多經驗都是錯的,只有學習過,才能比較系統全面地看待企業中的問題,草莽英雄成功的恐怕只是萬里挑一。”不過獲得知識的途徑有很多種,“你是否在學習,跟上不上大學沒關系。”現在陳曦每天工作16~18個小時,關注一兩千人的博客,閱讀大量商業書籍雜志,交往各界朋友。“我并不是天才,如果有一些成績,也只因為我的運氣不錯,同時比別人更加努力。生命太短暫,我時刻都在準備著接受挑戰。”
談到眾多成功的前輩企業家,他說,“今天,柳傳志(柳傳志新聞,柳傳志說吧)一代企業家基本已經退出了歷史舞臺。明天或許陳天橋、江南春也會退出歷史舞臺,我不知道我能否成為一個經典的英雄,但治國平天下,是我一直的追求,希望讓世界因為我的存在而有所不同。”對于越來越多的關注,陳曦清醒地說,“我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做一顆流星,倘若我沒能為社會貢獻價值,‘名’就是一種巨大的諷刺。”稍一停頓,他又堅定地補充說:“當然,我始終相信我會是名人。”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news/jingji/18158.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