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05-17 10:19?出處 新京報
個稅征收缺少“免抵扣”制度
普華永道國際個人稅務服務合伙人楊治中認為,家庭申報繳稅可試點推行
楊治中
如何看待個稅起征點的調(diào)整?中國現(xiàn)行的個稅征收方式與一些西方國家有哪些區(qū)別?如何改革才會比較合理?本報記者采訪了普華永道國際個人稅務服務合伙人楊治中。
■ 對話人物
楊治中
普華永道國際個人稅務服務合伙人,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會計學學士、金融工商管理碩士學位以及稅務碩士,擁有美國注冊會計師資格及逾16年相關行業(yè)工作經(jīng)驗,曾為跨國公司和個人提供各種中國個人所得稅咨詢服務。
多數(shù)西方國家采用綜合稅制
新京報:你認為在個稅征收方面,哪些國家的設計比較合理?
楊治中:目前世界上比較流行的對個人進行征稅的制度設計是對所得、財產(chǎn)和消費進行征稅,對應的分別是所得稅、財產(chǎn)稅和消費稅(部分國家稱之為增值稅、貨物與勞務稅或者銷售稅)。
與個人稅負相關的稅收設計,由于歷史、政治體制、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等種種原因,其合理性在世界各國實踐中從來沒有一個標準答案。
每年國際稅收痛苦指數(shù)排名靠前的都有很多歐洲國家,但這并不等于說其稅制設計一定不合理,其“高稅收、高福利”的稅收制度反而是受到某些國民擁護的。我國個人稅制度的特點某種程度也反映了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的里程和隨著大方向演進。
新京報:目前,世界各國采取的個稅設計有哪些?
楊治中:個人所得稅制度目前存在綜合稅制、分類稅制和混合稅制三種。
綜合稅制對納稅年度內(nèi)的各項收入,如工資薪金,利息,股息紅利,經(jīng)營所得,證券投資,財產(chǎn)租賃等進行匯總,然后考慮法定的免抵稅項目后進行計稅。綜合稅制因其稅率結(jié)構(gòu)簡單,同時兼顧收入水平和能力負擔稅收,體現(xiàn)了稅收的公平原則,當今被很多西方國家采用,如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歐洲大多數(shù)國家等。
而分類稅制則只有中國、約旦等少數(shù)國家采用,對收入進行分類采用不同的稅率和扣除標準。
由于工資薪金所得在高收入者收入中的比重有限,分類稅制的調(diào)節(jié)作用有限。此外還有一些拉美、加勒比海國家采用混合稅制。
公民主動納稅意識有待提高
新京報:你覺得中國目前的個稅制度存在哪些問題?
楊治中:中國個稅收入主要是通過企業(yè)代扣代繳的方式來完成的;個稅年度自行申報從2006年開始雖然開展了5年,但申報工資薪金收入之外收入的納稅人鳳毛麟角。由于個人所得稅的征管制度尚有缺位,公民主動納稅意識仍有待提高。
在美國,每年銀行、證券公司、信托公司,甚至專業(yè)的博彩公司都會在支付收入的時候向納稅人提供1099表格(美國報稅表格的一種),提供全年的收入總額及預扣的稅額,這樣納稅人可以很方便地填到納稅申報表中。我國還沒有實施這樣的機制,年度自行申報時個人如果想統(tǒng)計全年的工資以外的收入都不是很方便。
目前,我國的個人所得稅制度中除了費用扣除標準之外,沒有國外很多國家稅制中所采納的較為完善的免抵扣制度。很多西方國家的個人所得稅法都提供個人供養(yǎng)父母子女的扣除額。
某些國家還允許住房貸款利息、個人或其負責供養(yǎng)的直屬家庭成員因為醫(yī)療、教育等而產(chǎn)生的費用作為稅前收入扣除。這些稅收體制理論上能更有效地考慮到個人的經(jīng)濟因素和減少貧富差距。但是因為國內(nèi)的一些信息收集和針對不規(guī)范操作的監(jiān)管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推行這些扣除可能時機還不夠成熟。
免抵扣推行時機還不成熟
新京報:不少國家申報個稅以家庭為申報單位,你認為現(xiàn)在在中國有可行性嗎?
楊治中:個稅以個人為單位進行申報,如中國、日本等國家,簡便易行,考慮了征管效率,卻沒有考慮經(jīng)濟效率和費用扣除的公平性。窮人家庭可能會因此比富人家庭納稅更多,一些收入懸殊的家庭成員可能會通過分散收入的方式來逃避較高檔的稅率。
相對西方國家中如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在個人為單位申報的基礎上,同時實行家庭申報,可以避免以個人為單位進行納稅的一些弊端。
不過,以家庭為單位納稅申報需要信息收集和納稅服務制度完善和公民納稅意識提高到一定水平之后才能流暢運行。目前可以選擇一些試點城市推行家庭申報制度,以觀其效。
偷逃稅在美國會遭嚴厲處罰
新京報:國外在信息收集方面是如何做到相對比較完備的?
楊治中:美國稅務局有一套相對完整和健全的涉稅信息收集系統(tǒng)。如前所述,在美國國內(nèi)的銀行、證券公司、信托公司等每年在支付收入的時候,向納稅人提供1099表格。
按照相關的規(guī)定,包含同樣信息的1099表格同時會匯報給美國的聯(lián)邦和各州的稅務機關。雇主向員工支付的工資、退休基金,保險公司支付的退休金、保險費,學生收到的獎學金等,也需要同時提供相應的信息給稅務機關。
納稅人并不只是收入信息在稅務機構(gòu)有備案,其每年所發(fā)生的可以稅前扣除的費用,也同樣在稅務機構(gòu)有記錄。例如,美國家庭通過國內(nèi)銀行支付的房貸按揭的利息支出,繳納不動產(chǎn)稅等等。
這樣,美國稅務局根據(jù)納稅人的唯一識別碼(社會保險號),可以相對準確地確定納稅人的收入和納稅信息。
對于美國人在海外的銀行賬戶、資產(chǎn)和投資,美國政府近年來也一直在同外國政府和銀行進行合作,了解其納稅人在海外的收入情況,打擊偷逃稅的行為。
最近的案例,就是美國政府向瑞士等傳統(tǒng)避稅國的銀行機構(gòu)施壓,要求披露可能有瞞稅行為的客戶名單及相關記錄。今年4月初又有新聞報道美國司法部要求某銀行提供涉嫌在印度擁有秘密銀行賬戶的美國客戶名單。如果這些美國納稅人的海外銀行賬戶沒有如實披露,可能會面臨嚴厲的稅收處罰甚至是牢獄之災。
稅款用途應該公開透明
新京報:在國外,消費者如何知道自己繳稅多少?如何知道自己繳納的稅是如何支出的?
楊治中:在美國,個人所得稅由納稅人進行每年一次的自行申報。而銷售稅,在消費行為發(fā)生時與商品或服務的價款同時列出,消費者很容易知道自己每次消費時繳納了多少銷售稅。
至于納稅人繳納的稅是如何支出的,加拿大溫哥華有一項很有意思的制度,每年納稅人都會收到一封信,告知其每一分稅款的用途。
在國外,公開稅收的再分配情況一方面是為了表明財政透明,同時也是為了讓國民更了解國家的經(jīng)濟狀況。
■ 觀點
縮小貧富差距調(diào)起征點無效
對于此次調(diào)高個稅起征點,楊治中認為,這是個稅制度發(fā)展的一個進步,但這并不能從真正意義上縮小貧富差距。
灰色收入仍會漏網(wǎng)
楊治中說,如何真正縮小貧富差距,還需要從提高信息收集水平、設計綜合稅制以及家庭申報制度和針對灰色收入著手。同時高收入階層的收入未在個人所得稅制度中申報的這部分收入,可以通過消費稅制度在其消費時進行征稅。
針對當前關于個人所得稅改革的討論,楊治中認為,雖然低收入人群會因為起征點提高到每月3000元而受益,但是正在研究中的稅改不能在真正意義上有效地縮小貧富差距。原因是月薪1.9萬元以上人群的稅負會因此提高,而這些稅負增加的納稅人現(xiàn)實中大部分是在管理相對規(guī)范的企業(yè)中工作。但對于某些在管理不規(guī)范企業(yè)工作的人群和有灰色收入的人,他們依然是漏網(wǎng)之魚。
境外收入征管應加強
楊治中表示,目前中國對于居民納稅人是采取全球收入征稅的國家,但是境外收入征管一直沒有較好的解決方法。中國已和很多國家和地區(qū)簽訂了稅收情報交換的協(xié)定條款,希望能夠加強對高收入階層境外收入的征管。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news/jingji/37117.html,轉(zhuǎn)載必須保留網(wǎng)址。
作者:作者: 胡紅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