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11-13 12:02?出處 互聯網
壟斷案內訌 央視曝光電信聯通涉嫌價格壟斷,發改委一拍驚堂木,電信聯通直喊冤枉,《人民郵電報》及中國信息產業網昨日(11日)發文,直指央視“混淆視聽,誤導公眾”,壟斷案引發了內地官媒內訌。
央視曝光的是事實,電信聯通直喊冤枉,電信聯通的資費比國外高,電信聯通的互通問題一直沒有解決,有沒有存在價格壟斷,發改委會調查,都沒有調查,電信聯通喊冤枉,剛剛升堂,還沒有打你大板,喊什么冤嘛。
在昨日的頭版刊登了文章《混淆視聽誤導公眾 駁央視對電信、聯通涉嫌價格壟斷的報道》,矛頭直指央視。文章用“震驚!冤枉!委屈!無奈!”連續4個驚嘆號,表達對央視的不滿。“電信行業這些年一直在改革,這些年資費一直在下降,為中國經濟發展、解決國內通貨膨脹出了力,憑什么拿最好的行業來開刀?” 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兩家國字號電信企業日前遭到國家發改委立案調查的新聞成為此間輿論關注的焦點。分析人士普遍認為,整治這兩家企業有敲山震虎、穩定社會情緒之效。
電信聯通壟斷案內訌 意在打破國企壟斷
《香港商報》報道,此次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的反壟斷調查案,中國政法大學競爭法研究中心主任時建中認為,就本案而言,受到觸動最大的恐怕就是國有企業,尤其是處于壟斷行業且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央企。反壟斷執法不會也不應因企業的所有制而異,也要適用于包括央企在內的所有國有企業。
有業內專家指出,互聯網接入市場因缺乏競爭,消費者利益受損,產業升級被延緩。國家信息化專家委員會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截至2010年,中國寬帶上網平均速率位列全球71位,但是平均1兆/秒的接入費用卻是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的3-4倍。雖然電信、聯通的行為引起市場極大不滿,但有專家指出,目前還很難得出兩家公司就是壟斷行為的結論,只能說涉嫌壟斷行為。
也有專家認為,整治兩大電信對國企中壟斷行為效果明顯。也會提升民營企業的市場信心。
坊間人士稱,此次對國家發改委向聯通、電信“開刀”,百姓寄予厚望,希望此舉能最終推動市場形成有效競爭,讓百姓從中受益,促使包括央企在內的其它企業依據反壟斷法檢視自己的經營行為和競爭策略。
電信聯通壟斷行為引官媒論戰內訌
對于央視的報道,同樣是內地官方媒體的《人民郵電報》及中國信息產業網表示強烈反對,并掀起了中國內地官媒間的大戰。《人民郵電報》在昨日的頭版刊登了文章《混淆視聽誤導公眾 駁央視對電信、聯通涉嫌價格壟斷的報道》,矛頭直指央視,并稱央視的報道猶如“突如其來的當頭棒喝”,“令兩家公司的股票狂跌,也讓幾十萬電信與聯通員工難以接受。”
文章用“震驚!冤枉!委屈!無奈!”連續4個驚嘆號,表達對央視的不滿。文章訪問中國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體改所主任史煒指出,“電信行業這些年一直在改革,這些年資費一直在下降,為中國經濟發展、解決國內通貨膨脹出了力,憑什么拿最好的行業來開刀?”
文章表示,在中國的寬頻業務市場,聯通和電信“不能被稱作為壟斷者,他們還面臨著鐵通、廣電等的競爭”,而“央視報道完全是片面之詞,錯誤百出,與事實嚴重不符。”《人民郵電報》是中國工業和信息產業部直屬的中國通信產業的權威主導媒體,該報道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工信部的姿態。
電信聯通壟斷或重新劃分寬帶格局
據專業人士表示,此次就SP接入市場對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提起反壟斷調查的舉報,從常理來判斷是難以理解的。因為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和該行業,在中國并非是最具壟斷性質的,而且就算是在該行業,SP接入市場也不是最具壟斷性質的。
無論此事起因究竟如何,既然提出反壟斷調查,那舉報方的目的很可能是希望打破這一“壟斷”格局,并從中獲得更多利益。如果主要面對用戶市場的寬帶運營商能夠在這場紛爭中減輕成本壓力,意味著它們將有更多資金用于開拓市場,并加快新的通信設施建設,這又能給光纖等設備制造商創造更多需求。
而對于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而言,一旦事實調查認定它們在SP接入市場具有壟斷性質,則面臨著罰款和市場格局變化的風險。就罰款而言,如果只是針對SP接入市場的收入,兩家企業面臨的罰款數額并不會太大,對公司的盈利影響相對有限,但罰款事小格局事大,一旦SP接入市場未來更具競爭,很可能會從價格和市場份額兩方面擠壓這兩家企業。
作者: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