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07-14 14:26?出處 綜合南都
天貓回應京東唯品會:品牌促銷活動只能再電商平臺二選一,天貓和京東爭奪品牌商,京東、唯品會譴責天貓壟斷,天貓回應稱京東、唯品會是“碰瓷”,誤導公眾、市場和主管部門。
昨日,京東、唯品會聯合發表聲明稱,近期不斷有商家分別向唯品會和京東反饋,某電商平臺利用其市場壟斷地位,以各種方式要求商家簽署所謂的“獨家”合作,要求商家從唯品會和京東平臺退出。唯品會和京東認為該電商平臺此行為涉嫌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并對此表示強烈譴責。盡管唯品會和京東并未在聲明中指出“某電商”平臺的具體名字,但是業內人士均認為,該電商平臺指向的是淘寶、天貓。
隨后,天貓回應稱:這是在碰瓷,誤導公眾、市場和主管部門。
天貓究竟有沒有要求商家“二選一”?
據了解,此次天貓要求的“獨家合作”,其實與6·18的“二選一”還不一樣。當時只是針對促銷期間要求“二選一”,如果要參加天貓的6·18就必須撤回與其他電商平臺的合作。而這次的“獨家合作”要求,一旦協議簽了,就意味著今后生意只能在天貓做了,如果不從其他平臺退出來,將會有相應的懲罰。
據京東相關人士透露,此次因天貓要求“獨家合作”而受到影響的頭部品牌主要集中在服飾、箱包、內衣和珠寶領域。依照這些受影響的商家向京東反映的情況,他們或多或少收到了天貓或明或暗的“獨家合作”要求。
京東、唯品會的聯合聲明中稱,在平臺面前,商家永遠都是弱勢群體,對于商家的遭遇深表同情。“其實這些商家也很無奈。本來整個經濟形勢就不太好,肯定是希望能多渠道發展,現在反而變得只能收縮渠道。”該位京東人士如是說。
不過,天貓向南都記者發來的一份回應聲明中稱:我們一而再再而三地看到,某些電商公司一旦遇到競爭,就把“二選一”當做有效的碰瓷手段,對公眾、市場甚至主管部門進行誤導、混淆和情緒煽動。天貓稱,越來越多的品牌已經把天貓作為自己商業全域運營的唯一陣地和獨家平臺,但這是商家對平臺的選擇,而不是天貓的選擇。自主選擇是企業的天然權利。
天貓還在給記者的聲明中指出:“我們也必須認清某些電商公司打著平臺的名義,做著假平臺的事:鎖定商家后臺直接改動商家商品的價格、越過商家改動商品的庫存數、強制促銷、拉長賬期拖欠貨款,甚至將品牌作為碰瓷戰術的人肉炸彈,無疑是在扼殺品牌的主權。被這種霸道深深傷害忍無可忍的商家案例此起彼伏比比皆是,這是不可混淆的事實。”
對此,京東昨日也向南都記者獨家還原了事件的經過。據悉,上述情況其實是發生在今年6·18大促期間。當時,部分商家接到天貓的“二選一”要求,向京東表示壓力很大,欲退出京東的6·18活動。但在此之前,這些商家已經報名參加京東的大促,以什么樣的價格、貨量參加活動都統統形成了契約,京東的相關廣告宣傳也已經打出去了。這些商家退出,意味著京東6·18部分大促將會“開天窗”不說,還將對消費者形成欺詐。京東此舉也是本著契約精神,維護消費者權益。
對于天貓的“碰瓷式競爭”指責,京東方面坦言:“京東和唯品會的份額加起來,在單一商家的比例在20%- 30%。這些頭部品牌不可能輕易放棄這一渠道。這一指責從邏輯上說不通。”
京東、天貓各執一詞,那么,到底是否存在天貓逼迫商家簽署“二選一”合約?南都記者采訪了多個夾在其中的品牌商家。
互聯網服飾品牌負責人陳群(化名)告訴南都記者,其實往年阿里已經有這樣的動作,但是今年明顯力度更大、態度更強硬,“去年前年就有,但是沒有這么狠。”
“作為品牌商來說我們挺無奈的,我們當然希望平臺越多越好,不要吊死在一棵樹上。”昨日,陳群向南都記者表示,從品牌商的角度而言,他們希望國家層面能夠“來管一管,大家要公平競爭,不能壟斷”。
為了支持與京東價值觀一致的商家,京東方面昨日向南都記者表示,對于那些堅定自己的選擇、拒絕“獨家合作”要求的商家,京東將給予戰略支持。
事件背后
電商三雄大戰
在中國電商市場份額中,服飾鞋包是淘寶、天貓的優勢品類,而3C家電一直是京東的強勢品類。但近些年,京東和天貓開始互相滲透,京東不斷強化服飾鞋包品類,天貓也想拿下更多的3C手機市場,雙方短兵相接。
按照陳群的說法,雖然其旗下服飾品牌目前仍是在阿里系的淘寶天貓銷量更高,但是入駐京東之后發現,“增長非常不錯。”但陳群也認為,不僅是他一家,從整個市場來看,京東在服飾、鞋包、家紡類的銷售額要趕上阿里,也還需要花較長的時間。就服飾、鞋包、家紡這三個品類的銷售情況而言,陳群認為,京東+唯品會,目前已經逼近阿里。
另外一家服飾品牌商負責人林先生(化名)告訴南都記者,其品牌目前銷售額最高的仍然是天貓淘寶,緊隨其后是唯品會,且唯品會上的銷售額已經越來越逼近天貓淘寶。
陳群認為,此次的導火索很大原因來自于剛剛結束的6·18年中大促,京東累計銷售額超過1000億元,“京東第一次公布,增長很快,物流體驗也很好,阿里肯定著急嘛。”陳群告訴南都記者,目前,服飾、鞋包、家紡類是京東的短板,一旦起來了,“對阿里的威脅會更大。”
事實上,京東在其強項手機3C領域,也有與品牌商進行獨家合作。
去年,360手機與京東簽署了“定量供貨”的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內容,京東將在2016年度銷售至少400萬臺360手機。旭日大數據研究總監李春麗告訴南都記者,去年360售出500萬臺手機。這就意味著360手機80%出貨量出口是京東。
隨著電商平臺之間競爭的加劇,今年手機廠商與京東之間簽署的戰略合作從“定量供貨”演變為“獨家首發/獨家銷售”,合作期限也從1年延長至3年。
南都記者粗略統計發現在近期發布的新機中,360N5、榮耀暢玩6A、金立M6SPlus、酷派酷玩6以及今年3月發布的榮耀V94GB+64GB版均在京東首發。而錘子堅果Pro、一加5、Nokia6智能手機、夏普手機以及全球唯一在售的VERTUSignature眼鏡蛇限量版手機均在京東獨家銷售。
“這是平臺之間競爭的慣用手段,難免涉及平臺與品牌商之間話語權的博弈”,賽諾手機市場總經理李睿認為,“京東希望獲得持續增長,無法從華為、OPPO、vivo等線下巨頭身上獲取銷量增長,只能與小品牌戰略合作;而對于小品牌來說,京東能給到他們資源甚至資金支持減輕生存壓力,但長遠來看小品牌還是多渠道發展更好。”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news/jingji/69026.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記者 馬建忠 莫柳 李冰如 王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