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9-28 07:44?出處 鳳凰網財經
滴滴涉嫌行業壟斷:滴滴是中國網約車市場上的獨角獸,曾計劃以5000億估值上市。但近日以來,隨著110天內兩次命案不斷發酵,滴滴涉嫌行業壟斷的事實倒是更多地吸引了社會的關注。2016年,滴滴與優步(Uber)中國合并,商務部于2016年8月對滴滴進行反壟斷調查,這一調查距今已有兩年時間,但官方仍未公布任何進展。
此前,2015年2月14日,滴滴、快的正式宣布合并的消息一經發布,有關其涉嫌壟斷的消息便紛至沓來。2015年2月16日,易到用車方面宣布已向商務部反壟斷局、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和反壟斷局舉報,滴滴和快的的合并行為嚴重違反《反壟斷法》,請求立案調查并禁止兩家公司合并。但時至今日,并未見到有關部門采取調查行動。
壟斷調查遲遲未見結果,那么在壟斷問題以外,滴滴是否還觸犯了其他法律法規?又將如何依法對其進行追責?滴滴是否有被罰款甚至停業整頓的可能?針對這些問題,鳳凰網財經專訪了瀛和律師機構業務發展委員會委員、建筑房地產專業委員會主任林仁聰。
依法可對滴滴進行巨額罰款
甚至吊銷其相關許可證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改革推進出租汽車行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指出,順風車是由出行人事先發布出行信息,出行線路相同的人選擇乘坐合乘服務提供者的小客車、分攤部分出行成本或免費互助的共享出行方式。順風車本身是不應以盈利為目的的。林仁聰指出,滴滴平臺把順風車當做網約車進行營運,本身就是違法違規的。
另外,從現在網上披露出來的情況看,滴滴順風車還曾大肆利用暗示性、誘導性的“sexy”為主題的廣告宣傳語言,有網友批評稱“約車”變成了“約炮”,滴滴把自己當成了杜蕾斯。林仁聰對鳳凰網財經表示,滴滴此舉無疑助長了少數有不良動機的滴滴司機進行性騷擾和違法行為的氣焰,客觀上也會吸引更多不良動機人士去做順風車和快車司機。就這一點而言,滴滴公司的這種行為實際上是一種“教唆”,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從刑法上難以直接追究滴滴的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民事侵權、經營違法和廣告違法的層面,進行行政處罰。
針對具體應該怎樣對滴滴進行追責的問題,林仁聰對鳳凰網財經表示,第一,可以依法追究滴滴的民事侵權責任。根據《侵權責任法》37條:應由司機承擔侵權責任,平臺承擔與其過錯的相應的過錯責任。具體到溫州樂清女孩遇害事件上而言,順風車司機屬于人身攻擊型侵權。根據2016年11月實施的《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滴滴平臺有義務對駕駛員進行資格審查、及時處理突發情況、配合公安機關調查的責任。而滴滴在審核上及處理突發情況存在過失,導致加大了發生人身攻擊型事件的可能性,滴滴應承擔相應責任。
第二,可對滴滴經營違法行為進行處罰。滴滴公司非法經營現象普遍。據《南方網》報道,東莞市交通運輸局約談滴滴,該市取得合法網約車運輸證的有5204輛,但滴滴平臺在東莞提供網約車服務的駕駛員超過3萬人,車輛超過2萬輛。
由于網約車營運涉及乘客的生命和財產安全,需要政府職能部門批準,滴滴平臺支持如此大量的非法營運車輛進行營運,涉嫌非法經營罪。根據《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可追究刑責并處以非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此外,根據第三十五條規定,網約車平臺公司違反:(一)提供服務車輛未取得《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運輸證》,或者線上提供服務車輛與線下實際提供服務車輛不一致的;(二)提供服務駕駛員未取得《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駕駛員證》,或者線上提供服務駕駛員與線下實際提供服務駕駛員不一致的,可對每次違法行為處以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以1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罰款。
而且,當網約車平臺公司不再具備線上線下服務能力或者有嚴重違法行為的,可由縣級以上出租汽車行政主管部門依據相關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相關許可證件。
基于以上法律條款,林仁聰總結道,滴滴平臺讓不具備合法證照的人員車輛進行營運,對每次違法行為可罰款5000-30000元,按照滴滴平臺大量無證車輛運營行為來計算,若清查其違法記錄,罰款將是巨額的。同時,還可以依法責令滴滴進行停業整頓、吊銷其相關許可證件。
滴滴給予三倍人身傷害賠償
并不能杜絕同類悲劇事件發生
8月27日晚七點,廣州網友曝出其乘坐的滴滴專車司機或為逃犯,當時警察正在封路檢查車輛,網友所乘坐的滴滴專車撞到道路上其他車輛后狂飆到130碼,經歷一番追擊后,4輛警車將其逼停。目前,尚不清楚該滴滴專車司機是逃犯還是因其撞車而逃逸產生的激烈反應。
針對這一報道,林仁聰表示,如果專車司機是被通緝的逃犯的傳言屬實,那么滴滴公司存在失職。滴滴公司在審批駕駛員時,除了了解有無暴力犯罪記錄和交通違法行為之外,應該到公安機關的網站上檢索,避免逃犯成為司機。
目前,全國很多地方政府都制定了網約車管理規定。對駕駛員的條件要求為:(一)取得相應準駕車型機動車駕駛證并具有3年以上駕駛經歷;(二)無交通肇事犯罪、危險駕駛犯罪記錄,無吸毒記錄,無飲酒后駕駛記錄,最近連續3個記分周期內沒有記滿12分記錄;(三)無暴力犯罪記錄;(四)城市人民政府規定的其他條件。
林仁聰對鳳凰網財經表示,“在現實中,滴滴公司在駕駛員準入上是如何把關的以及是否完全按照國家和地方政府的規定嚴格審核,很值得懷疑。”
此外,滴滴平臺曾在公開發布的道歉聲明中作出承諾,不論法律上平臺是否有責,以及應當承擔多少責任,未來平臺上發生的所有刑事案件,滴滴都將參照法律規定的人身傷害賠償標準給予三倍的補償。
針對滴滴發布的道歉聲明,林仁聰稱,無論滴滴做多少賠償都無法挽回已經凋零的生命,也并不能夠杜絕同類悲劇事件的再次發生。對于滴滴而言,真正把乘客的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位,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和有關部門的管理規定,完善內部管理制度、配備足夠的人員和力量、嚴把駕駛員的準入關、加大對營運的全程監管,才是正道。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news/jingji/71415.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李夢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