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10-30 09:37?出處 第一財經日報
茅臺蒸發(fā)1800億:2018年10月29日收盤,貴州茅臺股價仍封死跌停,市值蒸發(fā)超過768億元,從10月23日以來,茅臺累計跌幅超過20%,短短一周,茅臺市值蒸發(fā)超過1800億元。
集合競價就被打至跌停,接近770億元市值瞬間蒸發(fā)。10月29日的突然“閃崩”,讓貴州茅臺創(chuàng)下上市17年多來的最大單日跌幅。
貴州茅臺10月28日披露的三季報顯示,2018年前三個季度,公司實現營業(yè)收入522.4億元,同比增長23.07%;實現凈利潤247.3億元,同比增長23.77%。其中,三季度單季營收188.45億元,凈利潤89.66億元,同比增長率均不足3%。而市場此前普遍預測,貴州茅臺2018年全年凈利潤增幅仍在30%以上。
利潤增長“失速”的擔憂,引發(fā)貴州茅臺股價劇震。截至29日收盤,其股價仍封死跌停,市值蒸發(fā)超過768億元,為上市以來最大單日跌幅。而自10月23日以來,其累計跌幅超過20%,市值蒸發(fā)超過1800億元。
股價下跌模式讓重倉貴州茅臺的投資者遭受重創(chuàng)。公開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末,4家投資者共增持貴州茅臺712萬股。此外,全國社保基金還在三季度新晉貴州茅臺前十大股東。在機構投資者增持之際,貴州茅臺高管、外資卻在減持,今年6月底尚持有417萬股的奧本海默基金,截至9月底卻已退出貴州茅臺前十大股東行列。
預收款回升與業(yè)績增速謎團
10月29日集合競價階段,貴州茅臺就被打至跌停,開盤后仍然牢牢封死跌停,截至收盤,報收于549.09元/股,跌幅為10%,全天成交額26.95億元。
“茅臺今天的跌停板,自從上市以來非常罕見。”深圳某私募董事長對第一財經記者稱,2001年上市后,貴州茅臺雖然經過幾次深度回調,但都是較長時間的震蕩回落,盤中跌停的記錄非常少見。10%的跌幅,創(chuàng)下了其上市后的單日最大跌幅紀錄。
根據Wind資訊統計數據,2001年至2018年10月22日,貴州茅臺日中跌幅超過7%的記錄共10次,跌幅7%~7.5%的共4次,跌幅8%~8.96%的共3次,超過9%只有3次,其中兩次分別為9.67%、9.43%。唯一的一次跌停,則是五年前的2013年9月,跌幅為9.99%。
上述深圳私募人士稱,貴州茅臺這幾天大幅下跌,主要是由業(yè)績不及預期的擔憂引發(fā)。此前,市場普遍預計,貴州茅臺2018年三季度的利潤增幅仍在40%以上,但實際增長率卻不足3%,市場預期與實際情況落差太大。
貴州茅臺10月28日披露的三季報顯示,2018年前三個季度,該公司實現營業(yè)收入522.4億元,同比增長23.07%;實現凈利潤、扣非凈利潤247.3億元、249.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3.77%、24.11%,增長仍未“失速”。
但從單季來看,三季度的利潤同比增長幾乎停滯。2017年第三季度,貴州茅臺營業(yè)收入為183.4億元,凈利潤為87.3億元,環(huán)比二季度大幅增長約73%、71%,遠遠高于2018年同期增幅。相比之下,2018年三季度單季的凈利潤,同比只增加了2.36億元,增幅只有約2.7%,營收同比增幅也不到3%。
“一般業(yè)績增速大幅下滑,都伴隨著存貨的增加、預收賬款的減少,說明產品賣不動了,要消耗預收款的蓄水池,盡力平滑增長曲線。”深圳某機構投資者研究人士稱,但貴州茅臺三季度存貨環(huán)比減少,預收賬款也結束了連續(xù)五個季度的環(huán)比減少,轉為環(huán)比增加。
2017年一季度以來,貴州茅的存貨連續(xù)6個季度小幅上升。數據顯示,2017年3月底至2018年6月底,其存貨分別為207.6億元、208.5億元、208.7億元、220.6億元、220.3億元、220.8億元,波動幅度基本可以忽略不計;預收賬款方面,則分別為189.8億、177.8億、174.7億、144.3億、131.7億、99.4億元,累計下降幅度接近一半。
但在2018年三季度,其預收賬款出現回升,9月底的余額為117.7億元,比年初的144.3億元減少26.6億元,但比6月底的99.4億元增加18.3億元,環(huán)比增加近19%;存貨則為218.6億元,比去年底的220.6億元小幅減少1.9億元。
“貴州茅臺的這種情況,不知道管理層葫蘆里賣的什么藥。”上述深圳機構投資者研究人士說。
“這沒什么奇怪的,存貨變化不明顯的情況下,預收款連續(xù)下降五個季度之后,出現不到20%的回升也不算高。”上述深圳私募人士稱,貴州茅臺大跌,根本原因還是短期漲幅太大,透支了利潤增長空間,“白酒的市場空間就那么大,包括茅臺在內的白酒股,市場占有率、利潤增長一直都在天花板附近,不可能有太大的增長空間。”
機構三季度加倉、集體踩雷
9月28日攀上733.2元的近期階段高位后,貴州茅臺就開始震蕩下行。而從10月23日暴跌以來,截至29日收盤,股價已從693元跌至549.09元,短短5個交易日內,累計跌幅超過20%,市值則從8700億元左右跌至6897.66億元,超過1800億元市值化為烏有。
隨著股價開啟下跌模式,一眾持倉貴州茅臺的機構也紛紛踩雷。三季報顯示,截至9月底,貴州茅臺的前十大股東中,除了茅臺集團、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技術開發(fā)公司外,其他基本都是機構投資者。其中,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持有9556萬股、占比7.61%,為第二大股東,易方達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持股1226萬股,占比0.98%,為第四大股東;中央匯金公司、證金公司分別持有1078萬、804萬股,占比0.86%、0.64%;工行-上證50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貴州金融控股集團、新加坡政府投資有限公司、全國社保一零一組合也在前十大股東之列,分別持有441萬股、349萬股、347萬股、263萬股。
在上述機構中,社保基金一零一組合是新進股東。半年報顯示,截至6月底,前十大股東、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均無社保基金一零一組合身影。此外,香港中央結算公司、工行-上證50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資有限公司、證金公司還在三季度加倉,分別增持458萬、62萬、87萬、105萬股。
如果按照貴州茅臺三季度約710元的均價計算,截至10月29日,上述4家在此期間增持的投資機構,已經分別浮虧7.3億元、1億元、1.4億元、1.7億元,合計浮虧金額約為11.4億元。
相對于上述投資,持有貴州茅臺的公募基金,所受影響可能更大。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6月底,共有993只公募基金持倉貴州茅臺,9月底則為791只,三季末持倉的公募基金凈減少202只,其中196只產品減倉,369只退出。
盡管如此,仍有公募基金選擇三季度加倉或者新進貴州茅臺。截至9月底,公募基金持倉數量為5154萬股,比6月底的5136萬股增加18萬股,總市值376.3億元。如果倉位未變,最近5個交易日公募持倉市值就蒸發(fā)了72億元以上,僅29日一天的市值損失就超過30億元。
外資“精準”減持
在此次大跌之前,賣方分析師依舊普遍看好貴州茅臺,對2018年全年收入、利潤增速預期大多在30%以上,并維持“強烈推薦”、“買入”評級,部分分析師給出的目標價則在850元以上,個別甚至超過900元。
公開信息顯示,就在暴跌的10月23日,東興證券發(fā)布研報稱,著眼未來四個季度,貴州茅臺仍是把握“提價+控價”兩條主線,并且能夠牢牢掌握高端白酒標桿的定價權,預計2018年收入826.35億元,同比增長35.33%,凈利潤380.1億元,同比增長40.37%。
招商證券10月8日發(fā)布的研報也認為,貴州茅臺“近期旺季渠道亦反饋,發(fā)貨有所加大,但需求對批(發(fā))價依舊有強力支撐”,全年業(yè)績確定性仍強,維持2018年~2020年每股凈利潤為28.9元、34.2元、39.3元的預測,對應PE為25、21、19倍,因此維持目標價856元及“強烈推薦”評級。按照這一推測,貴州茅臺2018年須實現凈利潤360億元左右,同比增長亦在30%左右。
然而,早在分析師紛紛看多之前,就有先知先覺者開始減持貴州茅臺。9月26日,貴州茅臺副總經理萬波通過競價交易將其所持700股股份全部減持,減持價格為725.92元/股。
減持最多的是奧本海默基金公司-中國基金。半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6月底,該基金持有貴州茅臺417.4萬股,持股比例為0.33%,為第七大股東。截至2018年9月底,奧本海默基金已經退出了貴州茅臺前十大股東行列。如果全部清倉,奧本海默至少可以避免6.7億元以上損失。
2014年,奧本海默首次出現在貴州茅臺前十大股東中。年報顯示,截至2014年底,奧本海默持有貴州茅臺約663萬股。2015年,貴州茅臺實施10送1,持股增加到729萬股。2016年三季度,其首次減持,減持數量約為60萬股。此后的2017年三季度至2018年一季度,奧本海默三次減持,累計減持數量約為252萬股。按減持時的股價計算,如全部減持,奧本海默至少套現47億元,累計收益率約為320%。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news/jingji/71729.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作者:楊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