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7-16 14:20?出處 溫州日報
2012年,國務院批準設立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為解溫州民間借貸危機,也為全國金融改革探路。
從臨危受命到穩步推進,從風險突發到率先突圍,從“溫州試點”到“溫州經驗”,溫州托舉出不少令人矚目的金改成果,探索性成效不斷顯現。
溫州金融改革:從“溫州試點”走向“溫州經驗”
溫州市金融研究院副院長繆心毫
記者:今年溫州金融改革試點最大的亮點是什么?
繆心毫:今年最大的亮點是溫州小微企業信保基金的成立。其標志性意義在于小微企業融資的信用增級和風險分擔機制由臨時性向常態化轉化,由政策性向市場化轉變,即在信保基金的運作過程中,政府在其中的出資僅僅體現為信?;饘π∥⑵髽I貸款風險容忍度的提高,但不對貸款進行直接干預,信?;鹱鳛楠毩⒌氖袌鲋黧w,仍然是按照正常的市場規則進行運作。這反映出溫州市政府在金融改革方面思路的積極而有益的轉化。
記者:溫州金融改革下一步可以在哪些方面努力?
繆心毫:信用體系的建設非常重要。金融的本質在于信用。溫州信用體系建設不應僅僅依賴于人行的信用體系,應著重在于“三位一體”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充分利用大數據,推動政府信用信息、金融信用信息、民間信用信息的互聯共享,探索建立新型社會信用體系,以此為基礎構建具有鮮明溫州特色的地方社會信用體系。地方社會信用體系的建立與完善或將從根本上促成溫州民間金融的健康發展。
民營銀行開啟開業元年
3月26日,溫州民商銀行開門營業,成為全國第一家正式開業的民營銀行。民商銀行是溫州金改的重頭戲,不僅承載著溫州民營企業多年的金融夢想,也被賦予更多期待:釋放民間資金活力、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我們的目標群就是小微企業。”
原本被金融機構拒之門外的小微企業成了“座上賓”:創業園、商圈、產業鏈三帶批量授信扶持小微企業;帶有濃厚溫州烙印的旺商貸、商人貸和益商貸相繼推出,為不同小微企業主量身提供融資。
開業9個月溫州民商銀行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截至目前,該行各項存款余額7.49億元,各項貸款余額6.68億元,開戶數5000戶。貸款資金主要用于閥門、汽配、電器、電子、五金等溫州傳統老牌行業。
“民商銀行豐富了本地的金融生態,也帶動了金融機構服務小微企業。”市金融辦人士說民商銀行在發揮“鯰魚”作用。
副省長朱從玖曾對溫州金改下過定義:使民間金融、小微金融、草根金融通過改革而達到規范和良性發展,從而更好地滿足小微企業的金融需求。民商銀行正是溫州民資進入金融領域,再反哺民營企業的縮影。
民營銀行吸納民資投資,帶動民資從莽撞亂竄到有序投資。市金融辦的統計數據顯示,金改以來,8家農合行股改引入民資45.6億元,溫州銀行增資擴股吸引近30億元民間資本,溫州民商銀行20億元注冊資本金全部來自民資,全市民資進入金融領域規模合計超過420億元。
政府增信為小微撐腰
解決“兩多兩難”,暢通金融進入實體經濟的血脈是溫州金改的重點,亦是難點。信用缺失成為最大的羈絆,“沒人愿意擔保”和“轉貸壓貸”是借貸風波后溫企融資面臨的困境,溫州用政府增信尋找到了突破點。
2015年10月23日,溫州信用保證基金運營中心正式掛牌,信用保證基金采用政府和銀行共同出資的方式,為小微企業提供信用擔保。
有了信?;鸬脑鲂牛∥⑵髽I不用抵押物也不用擔保,憑信用就能貸到款。掛牌后的一周,鹿城一鞋業公司獲得了首筆小微企業信用保證基金,200萬元信用貸款迅速到位。
與此同時,小額貸款保證保險運營管理中心也同時掛牌。小額貸款保證保險通過“政府+保險+銀行”的風險共擔模式,加上保險這道“安全閥”,企業同樣能以免抵押擔保的方式獲取銀行融資。
如今這兩征信平臺為小微企業“保駕護航”:信用保證基金首期5億元資金可為小微企業提供50億元的信用擔保支持;小額貸款保證保險3家合作銀行已在全市開設了17個業務網點。
除了政府為小微企業撐腰,溫企也自發抱團增信。瑞安首創中小企業互助還貸機制,互助還貸小組由企業自發組成,貸款銀行和資金管理人簽訂互助還貸協議,企業僅需償還銀行利息即可完成轉貸。
瑞安市源豐布藝實業公司是1號企業互助還貸小組的成員,如今已經順利轉貸了3筆,董事長陳安平對高效和低費用贊不絕口。“比預期的結果要好。”人民銀行瑞安支行行長王聯國說這套機制是雙方共贏,企業降低了轉貸成本,銀行確保了信貸資產質量,目前未出現不良。
截至今年11月底,瑞安互助還貸機制已發展到334家企業31個還貸組,共出資3914萬元,完成轉貸業務395筆,轉貸金額達6.0032億元。
此外,2011年溫州設立的政府應急轉貸資金也在有效運轉,為企業轉貸搭橋,截至目前市縣兩級應急轉貸資金累計轉貸971億元。
化解金融“兩鏈”風險
促不良雙降
不良率是外界窺探溫州金融生態的數據指標,金改獲批來,溫州將金融風險處置作為最緊迫的戰役。
從應急式處置,到整體式協調,再到組團式幫扶;5大類處置方式濃縮為“轉續、分擔、盤活、重塑、增信”十字訣,再細分為15種具體手段。溫州在探索中不斷調整對策。
今年溫州的不良貸款圍剿戰終迎來曙光,一直持續向上的溫州不良貸款率呈現出“震蕩下行”之勢。其他與企業金融風險狀況、區域金融生態環境緊密相關的指標,如出險企業數、企業司法破產數等指標,也開始呈現回落的拋物線走勢。
數據顯示,金改至今,溫州累計處置了不良貸款1000多億元。
數據的背后是一家家企業的“解困”。三年多以來,向政府申請幫扶的企業共有1200來家,經幫扶化解取得成效的1100多家,算上相關聯的擔保、互保企業,直接受益的企業超過3000家。
溫州成功從風險高發地變為率先突圍地,開始陸續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政府部門到溫州“取經”。數據統計,今年有60余批、400多人來自各地的金融辦來溫考察了解。
溫州“活血化瘀”的觸角還延伸到了街道。6月,溫州嘗試風險化解重點下沉,在街道(鎮)的范圍內開展批量幫扶。梳理出不同區域、不同行業多樣化的企業幫扶模式,形成區域性企業風險防范的新常態。截至11月末,全市9個鎮(街)共有300來家企業參加了試點工作。
“在金融改革之路上堅定突圍!”市金融辦主任張震宇說,下一步溫州將按照溫州金改“新12條”的要求深化落實,繼續推動區域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小微金融服務提質增效、地方法人金融機構特色化發展等工作,至2016年底將不良貸款額控制在300億元以內,不良率控制在4%以內。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news/jingji/73803.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溫視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