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4-09 10:38?出處 溫州在線
溫州網訊,最近白糖價格上漲,媒體報道稱,今年全國白糖減產17萬噸,不僅國內白糖價格高漲,國際市場糖價也屢現新高,主要是全球產量降低導致白糖價格飆升。
專家們表示,全國白糖減產17萬噸的主要原因是今年甘蔗種植面積縮減和天氣異常導致產量降低,導致了今年糖產量的大幅下降。而且,在去年疫情的影響下,糖廠的庫存本就很低,這也加劇了白糖價格上漲的趨勢。
3月29日,白糖期貨價格從6200元/噸,經歷8個交易日累計漲7.6%,至4月7日夜盤收盤,收于6750元/噸,期貨價格創出6年來新高。
不僅國內白糖價格高漲,外盤糖價也屢現新高。4月6日洲際交易所(ICE)5月原糖期貨價格盤中觸及2016年10月以來高位。倫敦5月白糖期貨價格盤中也觸及逾11年高點。
光大期貨研究總監張笑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原糖創新高的主要原因是,北半球產量不及預期及供需錯配。但長期看,根據國際糖業組織的預測,當前仍處于過剩周期。
對于國內市場,有貿易商表示,現在河北、山東、江西等經銷商“叫苦不迭”,一面銷量少,一面價格火箭般躥升,但他們囤貨量也就僅夠到6月。
主產區相繼減產
據了解,長久以來,國際食糖貿易以甘蔗糖為主,產量及出口集中分布于印度、巴西、泰國三大產蔗國。此次影響糖價飆漲的一個原因在于全球供應量趨緊。
作為全球最大食糖生產國,印度早在去年就拉響過警報,去年印度政府曾宣布,將食糖出口限制延長一年至2023年10月31日,以確保其國內市場的食糖供應。
張笑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原糖創新高的主要原因是,北半球產量不及預期及供需錯配,泰國開榨前(2022年10月左右)市場預計其產量將達1300萬噸,對于印度的估產在3650萬噸左右,但因去年四季度的干旱導致壓榨后期產量不及預期。”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4月2日,泰國2022/2023榨季累計產糖量為1102.23萬噸。截至3月底,印度2022/2023榨季產糖量為2996萬噸,較去年同期的3099萬噸下降3.4%。兩大出產國產量均大幅低于預期,使得原糖價格不斷走出新高。
“巴西方面,盡管4月新榨季在即,2023/2024榨季產量預期有較大幅度提升,但其要在6月左右才能逐漸進入到壓榨高峰。與此同時,歐洲、中東等地需求強勁使得倫敦白砂糖期價不斷刷新高點,原白糖價差也不斷走闊,這提振當前市場情緒,加劇了原糖價格上行。”張笑全稱。
中信期貨分析師吳靜雯對記者表示,從供給端來看,印度減產基本得到驗證,歐美地區食品和非酒精飲料的高通脹印證了需求的旺盛,供需擠兌之下導致全球食糖貿易流偏緊,從而帶動白糖價格創歷史新高。
中原期貨分析師王偉也表示,歐盟等進口需求增加,國際市場糖源緊缺,提振國際原白糖價格持續上漲,ICE原糖期貨已經逼近2016年高點,歐洲ICE白糖期貨也已經漲超2016年高點。原糖上漲帶動中國國內進口成本大幅增加?,F貨偏緊的基本面,引發資金做多情緒濃厚,進而期現貨聯袂上漲。
“需求未明顯好轉”
據Mysteel數據監測顯示,3月30日,國內的白糖現貨基準價為6350元/噸左右,此后幾日繼續上漲,截至目前現貨基準價高達6470元/噸,創下近五年新高。據此數據推算,一季度國內白糖現貨價漲幅超12%,近半年漲幅則超20%。
中糖協4月7日公布數據顯示,在2022/2023年制糖期(下稱“本制糖期”),截至2023年3月底,甜菜糖廠已全部停機,甘蔗糖廠除云南省外,其他?。▍^)糖廠已全部收榨。本制糖期全國共生產食糖872萬噸,同比減少17萬噸。
據了解,市場曾于去年10月預計2022/2023榨季產量為1035萬噸,此后陸續調減,今年3月農業農村部曾估產933萬噸,現在多家機構預計產量低于這個水平。廣西作為我國糖產量第一大省,最終產量已經確定。接下來僅有云南尚有一些增量。減產最主要的原因同樣是干旱,去年四季度以來廣西、云南地區不同程度的干旱導致甘蔗總產量下降。
對于糖價持續上漲,張笑全表示,當前產業鏈上游心態較穩,報價堅挺,不斷緩慢上調,現貨報價6440—6500元/噸,較上周上調約220元/噸;中游貿易商前期累積大量現貨,后期銷售進度是關鍵;下游面對價格快速上漲有較強觀望心理,現在的報價普遍超過了終端早期制定的采購預算,目前終端采購以剛需為主。
“此外,高糖價會影響下游補庫意愿,目前以貿易商采購為主,而下游的食品飲料產業由于過去一年都在累庫,短期內補庫需求不大。而糖廠挺價惜售,下游食品飲料企業面對高糖價拿貨意愿不強。以貿易商拿貨為主,實質上是表觀消費變為隱形庫存,我們認為,這一點在后續會對糖價起到催化作用,加速糖價的上漲或下跌。”張笑全稱。
面對高糖價,北京某貿易商王洋經理也對記者表示,往年春節到五一是白糖的銷售淡季,一般制糖企業會通過預估當年產量來定價,但今年受國內的主產區廣西減產信息影響,國內現貨白糖淡季不淡,逆周期拉升,無論是期貨還是現貨,近期糖價都在持續創新高。”
雖然近期白糖價格持續上漲,但王洋表示,對于下游終端來說,如食品與飲料等,需求并未出現明顯好轉。對于分裝糖(商超小包裝)的銷售而言,疫情結束后,淡季更淡,銷量超過腰斬?,F在河北、山東、江西等經銷商叫苦不迭,一面銷量少,一面價格火箭般躥升,但他們囤貨量也就僅夠到6月。庫存逐漸見底,價格卻在直線拉升,并且越來越高,淡季銷售不旺,讓更多白糖行業從業者看不清未來走勢。
白糖板塊或將受益
“目前國內白糖市場的定價錨點在配額外的進口成本,配額外的進口量作為補足國內供需缺口的邊際量,市場應該給予其一定利潤。過去兩年,我國白糖期貨價格與配額外進口成本長期倒掛,且倒掛幅度較大。”吳靜雯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隨著去年12月疫情防控政策的動態調整,目前市場對于白糖消費量的回升有比較強的預期。吳靜雯稱,這導致內外倒掛的基本面因素不再存在了,內外價差會收斂,也就會導致鄭糖價格持續向配額外的進口成本去靠攏。而國際原糖價格的持續上漲,將會帶動配額外的進口成本持續上升,從而引領鄭糖價格補漲。
王偉也表示,從目前情況看,全球食糖市場供給緊張短期難以緩解,5月份之后巴西糖面臨大豆和玉米出口的物流擠壓問題,所以原糖價格有繼續上沖的可能;國內而言,全國食糖庫存大幅降低,二季度進口供給增量有限,市場看漲情緒濃厚,糖價短期預計仍然偏強。
不過,長期來看,根據國際糖業組織的預測,2022/2023榨季全球仍處于過剩周期。張笑全對記者表示,各個機構對于巴西2023/2024榨季的估產仍給出7%—13%不等的產量增幅,原糖遠期合約價格偏弱也正因如此。短期價格快速上漲,積累大量的漲幅,一定要高度關注價格回調的風險。
“隨著糖價的持續走高,相關糖企或將受益,有效改善制糖企業的盈利能力,此前虧損的局面有望得到緩解。近期國際糖價在近6年的高位,伴隨美聯儲的加息節奏放緩還有繼續沖高可能,糖進口意愿降低以及國內的消費恢復預期強勁,這些有利于糖價的沖高,能緩解此前糖企虧損局面。”張笑全稱。
有上游制糖企業對記者表示,按一季度糖價走勢情況來看,目前糖價疊加二季度消費恢復預期強勁情況下,對于行業盈利或會有較大改善。
據了解,現在國內制糖的上市公司合計7家,相關上市公司包括中糧糖業、南寧糖業、粵桂股份,按照市場表現來看,3月29日至4月7日,南寧糖業股價漲幅居前,7個交易日漲幅30%,同一時期中糧糖業漲幅12.8%。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news/jingji/82266.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