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17 00:37?出處 人民網
抗戰老兵范振老人家的外邊是條小湖
抗戰老兵范振老人的家旁就是一間失過火的廢棄廠房
抗戰老兵范振老人家的另一側堆砌著許多雜物
我們剛到抗戰老兵范振老人的家里,范振老人的女兒正在給老人換洗被褥、清理房間
民間發給抗戰老兵范振老人的抗戰紀念章
抗戰老兵范振老人帶著紀念章接受我們的采訪
抗戰老兵范振老人的故事曾經被一個叫《山河記憶》的雜志刊登過,每逢有人到訪他都會拿這份雜志給客人們看
抗戰老兵范振老人給我們展示他抗戰時負傷留下的傷口
抗戰老兵范振老人年輕時的摸樣還是挺英武的
抗戰老兵范振老人的女兒現如今獨自一人照顧這老人
抗戰老兵范振老人家的廚房生活環境較差
抗戰老兵范振老人家里掛著的日歷,這是志愿者送給所有老兵的紀念日歷
抗戰老兵范振老人歲數大了,身體也開始不如從前了。大多數時間就是躺著床上了。
志愿者們和抗戰老兵范振老人的女兒在商量如何為抗戰老兵范振老人安裝空調
抗戰老兵范振老人女兒為我們講述了許多抗戰老兵范振老人的故事
原標題:《范振:抗戰老兵上海郊區“深藏功與名”》
抗戰老兵范振曾經參加過多次抗日大戰,無數次小戰,如今這名抗戰老兵年事已高卻住廢棄廠房,一名戰功卓著的軍人目前生活拮據,我們的社會似乎有點過河拆橋的意思。
在關愛抗戰老兵網志愿者的陪同下,人民網上海頻道記者在上海嘉定區江橋鎮的農舍中找到了抗戰老兵中的一位。范振,又稱范正吾,湖南邵陽人,曾參加抗日戰爭,是一名戰功卓著的軍人。
抗戰老兵范振老人沒有退休工資、沒有醫保,僅有黃埔同學會的補助和高齡補貼,經濟十分拮據。兩年前,抗戰老兵范振老人因為身體原因,被女兒從湖南老家接來上海照顧。如今,抗戰老兵范振老人和女兒住在江橋一幢廢棄的廠房里。繞過門口的池塘和藤蔓,是一條漆黑狹窄、僅容一人通行的小道。穿過小道,眼前是一幢土坯房,旁邊的廠房經歷了兩次火災,房屋一角已經塌陷,泥墻磚瓦散落在地,無人打理。
記者到達時正值中午。抗戰老兵范振老人的女兒正在幫抗戰老兵范振老人換洗被褥。抗戰老兵范振老人和他的女兒得知志愿者來了,頗為興奮。抗戰老兵范振老人四月下旬住過院,身體還很虛弱。和我們聊了不了幾句,便覺得乏了。
抗戰歲月范振的父親和他都有功于國家
1936年,17歲的范振在國家危亡之際,高中未畢業就響應國家號召投筆從戎。在戰爭最激烈的時候,范振輾轉江浙滬一帶,參加了淞滬、鄂西、石牌會戰等多次大戰,無數小戰。
抗戰老兵范振老人出生于邵陽的書香門第,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抗戰老兵范振老人的父親,曾是中共地下黨的聯絡員,在掩護朱德去井岡山時英勇就義。1968年朱德曾派人來湖南尋找抗戰老兵范振老人父親的家屬,但由于是特殊時期,抗戰老兵范振老人及其家人的身份被隱瞞。
1937年淞滬會戰,抗戰老兵范振老人跟隨著28軍62師從湘西馳援上海。淞滬戰役之后,部隊由錢塘江北渡,進入平湖嘉地區。在江浙地區開展敵后抗日游擊戰。
1939年抗戰老兵范振老人離開部隊,報考了黃埔軍校二分校(即武岡分校)第十七期。畢業后,范正被分配至六戰區185師,并參加了第二次長沙會戰。當時,范正是進攻宜昌殷家坪杉木尖敢死隊中的一員,戰斗異常慘烈,隨同作戰的連隊戰士僅存二十余人。
據抗戰老兵范振老人回憶,當時他被幾個敵人圍困在在山間,他想這“殺死一個扯平,殺死兩個還賺”和敵人拼刺刀,殺死三名日本士兵后僥幸活了下來。至今,其右手臂上還能看見當時拼刺刀時留下的傷痕。因為作戰英勇,抗戰老兵范振老人受到蔣介石的親自嘉獎,并且三次同蔣介石進餐。
1942年,范正回到二分校,擔任黃埔第十九期的新學員隊長直至抗戰勝利。
戰后生活范振曾兩次拒絕去臺灣生活
1949年解放前夕,早已退伍的抗戰老兵范振老人在桂林擔任鐵路局湘桂地區段長。國民黨希望抗戰老兵范振老人能隨他們一同退守臺灣。然而抗戰老兵范振老人念及家中老父,遂將原本就已上飛機的妻兒拉了下來,回湖南老家侍奉長輩。
新中國成立后,抗戰老兵范振老人被認定為反革命并實行勞改。一晃就是30多年。直到1983年才被平反。在這三十多年里,抗戰老兵范振老人吃了許多苦,連帶家人也飽受歧視,妻子也因生活困苦早早離世。改革開放后,抗戰老兵范振老人曾在老家遇見了當年黃埔十九期的學生。學生希望能帶他去臺灣生活,但抗戰老兵范振老人還是故土難離。
現如今,抗戰老兵范振老人臥病在床,下床對于他來說已經變得很困難了。年老的他口齒不清,精力也極為有限。但平靜的生活偶爾也會起波瀾。抗戰老兵范振老人曾經有一個愿望,就是能拿到抗日勝利紀念章。為此,支援者們特地為他帶來了民間自制的抗日勝利紀念章。老人拿到后視如珍寶。每當志愿者們來看望的時候,老人都會戴起這枚紀念章。
無論曾經經歷了什么,抗戰老兵范振老人始終堅持認為,當初為國而戰是正確選擇。老人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希望得到社會的認可。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news/junshi/50361.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