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06-01 16:29?出處 綜合
美國攔截試驗成功:2017年5月30日美國導彈防御局進行了首次洲際導彈實彈攔截試驗取得成功,這次試驗編號為FTG-15,是美國陸基中段防御系統部署以來首次攔截洲際導彈級別的靶彈。
美國攔截試驗成功:GBI攔截彈自范登堡發射,攔截洲際導彈靶彈
FTG-15飛行試驗驗證了GMD系統攔截洲際導彈的設計能力,是GMD系統發展的里程碑,在朝鮮彈道導彈尤其是遠程導彈試射成功之際,具有相當重要的政治和軍事價值。
美國攔截試驗成功:首次動能攔截使用這樣巨大的動能彈頭,唯恐精度不足還展開殺傷增強器
美國冷戰期間就發展了多種反導系統,其中既有哨兵和衛兵這樣的戰略反導系統,也有愛國者這樣的戰術反導系統,還有“星球大戰”這樣規模龐大的綜合反導體系。美軍現在測試的各種反導系統,幾乎都可以追溯到“星球大戰”期間,比如這次FTG-15試驗中使用的陸基攔截彈(GBI),動能殺傷技術(HTK)的源頭就是美軍進行的HOE試驗。HOE試驗中靶彈和攔截彈都使用民兵導彈改裝而來,攔截彈攜帶一個巨大的動能彈頭,1984年的試驗中成功擊毀了民兵洲際導彈的再入彈頭,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動能攔截試驗。GBI攔截彈直接的起源是20世紀90年代美軍提出的國家導彈防御系統(NMD),1997年7月7日GBI攔截彈首次試飛,不過這使得GBI并非實戰部署的版本,而是使用名為載荷運載工具(PLV)的二級固體火箭發射的版本,它雖然燃盡分離速度慢,但仍足以用于測試大氣層外動能殺傷器(EKV)。
美國攔截試驗成功:GMD設計上用于攔截洲際導彈,但直到FTG-15試驗才得到驗證
1999年10月2日IFT-3試驗中,試驗版GBI攔截彈成功攔截一枚彈道導彈,這大大鼓舞了導彈防御的鼓吹者,他們向時任美國總統的克林頓施加壓力,但克林頓擱置了國家導彈防御系統的部署,交給下一任總統決定。小布什上臺后,加速導彈防御系統的發展,2001年退出了反導條約,隨后2002年原來的彈道導彈防御組織(BMDO)升級為導彈防御局(MDA),統籌規劃導彈防御系統的研制發展和部署。導彈防御局將原有的NMD和TMD統一為彈道導彈防御系統,不過具體描述時還是分為國土防御(Homeland Defense)和區域防御(Regional Defense)兩個部分,可以形象的稱之為換馬甲。導彈防御系統的國土防御部分,就是陸基中段防御系統,它就是國家導彈防御系統的延續。小布什宣布2004年部署陸基中段反導系統,雖然GBI在攔截試驗中成敗參半,但2004年7月第一枚實戰型GBI攔截彈還是在阿拉斯加州的格里利堡陸軍基地正式部署,實現了這位美國總統的諾言和目標。試驗型GBI導彈曾在試驗中攔截過米諾陶II/TLV洲際導彈靶彈,但2004年開始正式部署和具備戰斗能力的陸基中段防御系統,十多年來卻沒有進行過攔截洲際導彈級別靶彈的試驗,所謂“唯一具備洲際導彈攔截能力的反導系統”總有些名不符實。
美國攔截試驗成功:2004年GBI首次在阿拉斯加部署,隨后在加州范登堡基地進行攔截試驗
2004年開始陸基中段防御系統又進行多次攔截和非攔截試驗,靶彈從早期的中程的STARS擴展到遠程的LV-2,5月30日的試驗中更是出現了洲際導彈級別靶彈。陸基中段防御系統循序漸進的試驗絕非偶然,實戰部署的GBI攔截彈實際上就是一枚彈頭是EKV的小型洲際導彈,它的固體推進段升級為軌道科學公司的OBV,OBV不那么較真的話可以看作是金牛座小型運載火箭,這種基于商業成熟技術的3級固體運載火箭雖然技術不是最先進的,但性能卻仍然強大。
美國攔截試驗成功:試驗型和實戰型GBI的EKV動能彈頭大同小異,但固體助推火箭性能有很大差別
美國軍控專家曾推算發現,GBI/OBV在1萬公里射程上的投擲能力是1500磅(680千克),雖然這個能力不如民兵III導彈的2500磅,但要比當年的侏儒小型洲際導彈的1000磅還要強50%!得益于這種性能強悍的固體火箭,GBI攔截彈的速度至少可以達到7公里/秒,足以在數千公里外攔截洲際導彈。這樣的高性能也帶來幸福的煩惱:實戰型GBI速度太快了,這帶來過大的相對速度,如果直接一步到位攔截洲際導彈級別的靶彈難度過高。事實上即使先從3000多公里射程的STARS靶彈開始試驗,GBI攔截彈的攔截成功率也不高,GBI導彈一直在進行升級,也增加了試驗復雜度和難度。
美國攔截試驗成功:FTG-15使用的洲際導彈級別靶彈,它是民兵洲際導彈的衍生版
幾經坎坷之后,陸基中段防御系統終于走到了一個最關鍵的時刻:驗證攔截洲際導彈級別的靶彈。FTG-15試驗中美軍使用了軌道科學公司提供的洲際導彈靶彈,軌道科學公司提供的C2版OBV固體助推器,幸運的是同室操戈的結局非常圓滿,雖然GBI攔截彈使用了最新的CE-II BLK I型EKV和C2版助推器,但它們表現出色成功擊毀了靶彈,標志著陸基中段防御系統終于名至實歸具備了洲際導彈防御能力。陸基中段防御系統的成熟,不僅給朝鮮和伊朗帶來了巨大的壓力,讓他們花費大量資源研制的落后的洲際導彈無效化,對中國甚至俄羅斯來說也是不小的刺激。美軍正在擴充GBI攔截彈部署規模,今年年底將達到44枚,未來無論是擴建格里利堡發射陣地或是新建東海岸發射場,都能將部署規模增加到100枚以上,這樣的防御能力可以極大的削弱中俄兩國的核威懾能力,甚至剝奪中俄的二次核反擊能力,動搖二戰后國際戰略平衡的基礎。
FTG-15試驗中美軍使用了多種傳感器,其中除了中段跟蹤和評估的?;鵛波段雷達(SBX)外,威客島上的AN/TPY-2雷達尤為引人注目。AN/TPY-2雷達就是薩德系統的火控雷達,它還有前沿部署的預警模式,美軍早已多次在反導試驗中使用AN/TPY-2雷達執行早期預警任務,而FTG-15試驗證明這部雷達對洲際導彈同樣具備有效的探測跟蹤能力,這相當令人警惕。目前駐韓美軍已經在韓國星州郡部署了一套完整的薩德系統,其中就有一部AN/TPY-2雷達,它同樣可以快速切換到前沿部署模式,對中國的彈道導彈尤其是洲際導彈進行探測跟蹤,獲取中國導彈的精確特征,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news/junshi/68553.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