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正在執法的杜濤幫出店經營戶將物品搬進店內。
身著淺藍色夏裝制服,30歲的杜濤,是武漢唯一一個由大學老師改行當
城管的人。
2004年,他從華科大畢業,學的是法學,后來當了5年華科大文華學院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部老師,離開高校前是學生管理科科長,管理十幾個老師、2400多名學生。2009年5月,他參加全省公務員招考,去年底成為洪山區城管執法局梨園街中隊的隊員。
大學老師變身城管隊員,似乎有點“逆向行駛”,他解釋:“我學的專業是法學,就想進執法部門,這是一直以來的心愿。”
現在,他每天與3名同事在街頭巡查,與占道經營、渣土拋撒、違法建設打交道。
學的是法學,干的是執法,但杜濤發現,有的時候,法律與現實的沖撞讓他左右為難。徐東路公交車站旁的報攤攤主,是對白發蒼蒼的老人,賣報是唯一生活來源。為了多點收入,他們的攤子越鋪越開,還搭售飲料、礦泉水,影響到了行人通行。
杜濤試著跟老人解釋法律,發現根本講不通。只好轉變戰略,把做學生思想工作的經驗拿出來,天天找二老“套近乎”。等熟了后,他再說,我理解你們的難處,不過徐東路是城市的窗口,如果攤位不加節制的瞎擺,這人行道就不是人行道了。就這樣做了十幾天工作,老人終于答應,不再搞多種經營,不擅自擴大攤位面積,而杜濤也允許兩位老人的報攤繼續在這里存在下去。
最初得知杜濤去當城管,妻子的一句評價,他至今認為“很經典”——“你這是從陽光下最燦爛的職業,跳到口碑最差的職業。”他說:“這的確代表了社會上大多數人對城管工作的看法。但我相信,將來,城管一定不會再被別人這樣評價!”
洪山區城管局新招進來70名城管協管員,杜濤重返講臺,不過這次,他講的題目是《怎樣當一名城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