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06-10 08:08?出處 未知
江蘇衛視《非誠勿擾》火爆有一陣子了,節目不少男女嘉賓也紛紛成為話題明星。“拜金女”馬諾、“露富男”劉云超、“不穿衣服的照片女”閆氏、“中性女”謝佳……這都顯示出這檔新派相親節目不一般的人氣值和娛樂指數。
與此同時,這些話題明星的言行表現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抨擊。無論是想坐到寶馬里面哭(一說“酷”)的馬諾,還是財大氣粗、拿600萬存款到處砸人的劉云超,都讓人感覺超級不爽,認為這不啻是在挑戰傳統道德的底線。
那么,怎么來看這樣一檔電視節目呢?
有一點很多人已經意識到:與其說這是電視相親節目,不如說這是一檔娛樂節目。事實也是如此。不管是從女嘉賓出場頻率、職業背景,還是從節目的操作機制(包括廣告和獎勵等)、場外宣傳運作,乃至于觀眾的觀看心態,都不無形象地說明,主辦方、嘉賓和觀眾都沒有真正把相親當回事。主辦方為撈眼球,嘉賓為露臉,而觀眾又是為了找樂子,能否配對成功并不重要,關鍵是配對過程能否讓大家各有所值,各取所需。
除相親這個噱頭,《非誠勿擾》在許多地方和選秀節目并沒有什么不同。明眼人一看,那些嘉賓哪里是在相親,分明是在表演嘛。再說了,為什么有的女嘉賓稍有點名氣便迫不及待地進軍娛樂、廣告行業,而劉云超干脆跑去參加快樂男聲?這也表明,《非誠勿擾》就是一個造星舞臺。這就是這檔所謂相親節目基本的運作路數。
從這來看,節目人為導演和角色扮演的痕跡顯得特別明顯。這就像一場巨大的娛樂陰謀,一切也許都是在事先安排和策劃下出臺的(當然不是說每期節目都是如此)。在這種情況下,無論嘉賓是否了解或愿意,都不能不去適應這套預謀機制,配合表演。所以,許多人才會覺得,有些嘉賓的話怎么這般弱智、偏激,很不真實——在很大程度上,這些話都是表演臺詞,而不是生活本身。
話說回來,這檔節目固然存在虛構和策劃成分,但它仍然以極端的方式間接地反映了某種現實。例如,你可以說馬諾想在寶馬里哭泣是裝出來的,可現實生活在這種“拜金女”角色隨處可見。又比如,你也許覺得劉云超這個角色演得很張狂,然而生活中比他更囂張的“富二代”恐怕并不在少數。從這個角度看,《非誠勿擾》實際上是以一種藝術表現的形式,揭穿當下有些人的真實心態,撓到了這個社會的痛處。特別是當眾多女嘉賓望著600萬,嘴巴張得像個天坑,這一切再也明顯不過了。
《非誠勿擾》等電視相親節目當然是惡俗的,因為它通過不斷地挑逗和刺激大眾的神經,來達到迎合大眾的目的。但這種惡俗,在眼下社會環境中,有時候卻又是一種不得不而為之的選擇。娛樂一枝獨秀,這就注定了任何電視節目都只能朝著這個方向使勁。所謂娛樂至死,其真實狀態莫過于此。試想,跳樓可以變成一場秀,災難可以當成喜事報道,連新聞都需要經過精心策劃,那么相親為什么就不能夠娛樂化?《非誠勿擾》的不真誠,無非是這個充滿謊言的年代的浮光掠影罷了。
問題在于,惡俗既是一瓶解藥,卻也可能是一劑毒藥。它能解構宏大敘事,卻也會腐蝕、消解那些不可輕易顛覆的社會價值。不少人明知道這檔節目很假很無聊,卻還是愿意跟著起哄開心,并不覺得炒作、策劃有什么不妥。這就意味著,你不能再指望和有些人談什么意義了。這種惡俗風氣,甚至讓人都不好意思去討論何謂真假,何謂善惡,何謂美丑。
有一天你也許會發現,這年代已經變成一個比傻、比賤,或者比拳頭大小的社會。而《非誠勿擾》正好給這些人提供了一個裸露心靈的小舞臺。
2010年6月6日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news/shehui/18119.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文/魏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