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07-13 01:11?出處 四川新聞網
作為事件的直接受害人,匯東起重機廠對此事件從最初的理直氣壯,到其間的妥協讓步,到現在已顯得無可奈何了。負責廠區搬遷工作的陳科長是從原廠長職務退居二線的老干部,50余歲的他顯得比較蒼老。年青時的老陳是匯東起重機廠籌建者之一,幾十年后,他又成為了老廠搬遷的負責人。平時在廠里上下倍受尊敬的他,現在卻因廠子搬遷而備感愧疚,因為職工們私下里對他議論紛紛,“好好的一座廠子,現在連門都被搬沒了。” 由于政府的“拆遷后遺癥”,廠里的正常生產和產品運輸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因無法像其它企業一樣在朝向道路開設大門,匯東起重機廠不得不將右側圍墻拆掉開設“偏門”,人車只能通過僅約四米寬的岔道通行。但起重機廠生產的是諸如塔吊等大型起重設備,運輸車大多是加長卡車,進出極為不便,加之有坡度,運輸車油箱和底盤經常被掛壞。 此外,沒有光鮮的大門,讓匯東起重機廠這個業內知名廠家的形象也大打折扣。“看上去根本就不像一家正規企業,更談不上業內知名。”現在遇到有外地商家來廠考察找不到地方時,廠里的人不得以只能說“XX廠對面,從小巷子轉彎進來”。而在該廠的網站上,公司概況里的廠區風貌就只有一張被圍墻完全圍住的樓房,給人一種很另類、很壓抑的感覺。“這無疑對公司發展和業務拓展會造成影響。”新廠建設遇到的難題,與他們當初“既響應政府號召又可謀求更大發展”的初衷背道而馳。 據有關部門負責人向記者透露,當地市區領導對此事都很清楚,曾有市領導在視察風貌整治時看到過這個情況,還專門責成有關部門調查此事。但據實調查的回復情況上報后,卻都沒有了下文。 而記者在采訪時,貢井區建設、城管及開發區管委會等多個部門對此事均表示知情,而且還向記者證實“官田茶飲莊”確實存在違法改擴建。但大都表示無能為力。而且,還有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一說到對違法事實為何不進行查處時,所有接受采訪者都表示自己是2007年或者以后才接手這個工作的,對之前的情況不是很清楚。 “這個問題是歷史遺留問題,很復雜,不是哪一個部門能查處得下來的。”記者追問在接手工作后的三四年時間里是否就可以既往不咎時,受訪者們又如是說。但也有人表示,只要政府下定決心,也是可以解決的。 記者:你所說的政府是指的哪一級政府? 受訪者:當然是區一級政府。 記者:為什么區政府沒有下這個決心? 受訪者:那就不知道了……當然我的意思不是說政府下不了這個決心。 記者:是否如傳言所述,這個叫做“官田”的農家樂有資深背景。 受訪者:據我們了解是沒有的。官田是它所在地的小地名。 但記者從知情人處了解到,每遇省、市領導到該地視察時,就會有人出面給有關方面打招呼:不要提“官田農家樂”的事。 在貢井區城管執法分局,記者了解到,執法分局也曾想過對“官田農家樂”的違法建筑部分實施強制拆除,但考慮到“只能拆搭建和擅自加層部分,治標不治本”而取消。 貢井開發區管委會有關負責人則直接說,不可能為了企業(指匯東起重機廠)而忽視群眾(“官田農家樂”)的利益。 調查四:政府反為“釘子戶”違建埋單 省道被迫改規劃 在一份起重機廠和開發區管委會簽訂的《項目投資協議書》上,根本靠不上譜的“官田農家樂”卻在協議上出現過三次:第四條“乙方同意‘官田農家樂’主體建筑可不拆除”、第六條“甲方于2006年4月底將土地交給乙方使用(‘官田農家樂’附屬建筑的拆遷于2006年底前完成)”、第十三條“本項目用地范圍內的‘官田農家樂’主體建筑暫不拆遷”。 為何政府方面還允許作為村民自建房的“官田農家樂”在土地被國家征回后,還繼續存在?有關方面給出的解釋依然是“要價太高,無法拆遷”。而“官田農家樂”的養牛圈等附屬建筑確實被拆遷,但是在2007年省道擴建之時才被拆除的。 此外,因“官田農家樂”的主體建筑不拆除,協議還約定企業在受讓該宗地時,政府給予10萬元的減免優惠。據企業方人士透露,當初約定的“暫不拆除”實際上是政府不想出資補償“官田農家樂”的拆遷,是想等到省道S305線改造時“轉移支付”。 作為自貢市政府重點工程的“一環兩快”交通建設工程,其中的“一環”就是指省道S305線改造時新建的衛坪鎮至艾葉鎮的外南環線,即現在的南環路。據了解,自貢市政府當時為推進工程專門成立了工程指揮部,由市領導親自掛帥。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在省道拓寬時,“官田農家樂”又處于了道路的規劃范圍內,由于種種原因,省道建設不得不修改規劃,“中心線為了這個‘官田’讓了一兩米”、“省道邊上的排水管道都是埋在路中間的”。 省道的“讓路”,讓開發區原來打算“轉移支付”的如意算盤落了個空。原來向匯東起重機廠承諾的“暫不拆除,待省道改造時一并拆除”,變成空頭支票。 調查五:“官田”違法建筑的擴張之路 2005年,在貢井區對開發區實施動遷時,“官田農家樂”提出上百萬的拆遷補償要求未果,政府為保護其利益也未采取強硬措施,任其成為被國家征地設立的工業園區上的“飛地”。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官田農家樂”開出的要價隨著城區房價的快速上揚而成倍“飛漲”。據有關人員透露,“官田農家樂”最近的一次開價已是之前的數倍,而開價“飛漲”的資本則是其違法建筑的不斷“擴張”。 據貢井區城管執法分局于2009年9月17日的調查顯示,時至2009年,“官田農家樂”的建筑面積已達1028平方米,其中房主李某擅自加層113平方米;2007年初,“工業開發區管委會在特殊條件和背景下為了項目推進”同意李某原地改建,以補償其被拆遷的“廚房及其他建構筑物”,但李某的“廚房”一修竟然修出了一棟面積645平方米的兩樓一底的樓房,而2007年3月,“經市、區研究”還為其補辦了240平方米的手續;2007年7月,省道改造時以“自拆自建”方式將李某一處50平方米的房屋拆遷,該面積又被納入了合法面積。據此,城管執法分局得出了“共計468平方米房屋涉嫌違法建設”的調查結論。 我國《城鄉規劃法》明確規定,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擅自改變城鄉規劃確定的道路、綠地等用地的用途;對未取得有關合法手續進行建設的,可處限期拆除或沒收實物的處罰。對于不作為的有關主管部門進行通報批評,對有關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然而讓人匪夷所思的是,該宗土地2004年前就已被國家征回,且2006年就已出讓給匯東起重機廠,而李某的“官田農家樂”也早被認定存在部分違法建筑的情況下,有關部門竟然在2007年又許可其改擴建,甚至還為其補辦了相關手續。 難怪匯東重機廠的員工說,“官田茶飲莊不僅違法硬抗不撤遷,反而強行占地擴建,我們無論如何也想不通!” 采訪過程中,多個部門都向記者表示“這只是個個案,不是不拆,只是有一個過程,政府一直注重打造和維系貢井區的良好投資環境”。 記者手記:“拆遷”一詞,曾幾何時與“暴力”、“強制”等并為一談。在記者采訪的幾天時間里,自貢市貢井區政府在國務院辦公廳下發有關通知之前就早已實行人性化拆遷,確實讓人欣慰。但是,僅僅是針對個例的“人性化拆遷”、縱容違法建筑存在和擴張的“人性化拆遷”、保護凌駕于國家利益之上的個人利益的“人性化拆遷”是否真的值得我們歡呼? 盤踞在工業園區之上的“官田茶飲莊”孤獨地存在已有幾年光陰,還要附著在此多久?從2004年至今已有6年,還要等,這個“過程”真的就這么漫長?難道,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就真的能視若無睹?違法行為的“堅挺”,是否反射出了當地政府的軟弱和無能? 為何政府方面還允許作為村民自建房的“官田農家樂”在土地被國家征用后,而且明顯占用城市規劃綠地的情況下還能繼續存在?有關方面給出的解釋依然是“要價太高,無法拆遷”。而“官田農家樂”的養牛圈等附屬建筑確實被拆遷,但是在2007年省道擴建之時才被拆除的。
調查三:“釘子戶”搏弈國家利益 政府目視卻無能為力?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news/shehui/32557.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易友波 鄧宇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