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07-26 13:53?出處
昨天下午1:30,程鵬穿過拱宸橋,完成穿越京杭大運河之旅。 李翔 林云龍 攝
“終于到了!”昨天下午1點30分左右,戶外運動愛好者程鵬劃著皮劃艇穿過拱宸橋橋洞,他不由地朝著天空振臂高呼。
這時的杭州突然下起了瓢潑大雨,雨水和汗水一起濕透了程鵬的衣裳??伤哪樕蠀s有一種為夢想不放棄不拋棄的興奮和喜悅。
是的。他堅持下來了。
44天,行程1700多公里,從北京到杭州這一路艱辛,程鵬只想告訴大家,保護京杭大運河,保護好祖宗留下的財產。
程鵬是南京人,今年36歲。他說,穿越京杭大運河的想法早在北京奧運會前就有了。“我當時還有一種想法,就是用這樣的方式傳達不畏困難的運動精神。”可是因為種種原因一直耽擱,今年6月12日,他重啟計劃,并付諸行動。
“剛開始的時候,劃幾個小時手臂就酸痛了,放棄和堅持每天都在腦海里反復斗爭。”程鵬說,他不斷告訴自己,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決定了就要做下去,人這一輩子總得有一件事堅持到底。
堅持意味著辛苦。程鵬每天四五點就起床,趁著涼快的時段劃船,中午太熱就休息一下,大概每天劃12小時,晚上就在岸邊搭個帳篷睡覺。
不大的皮劃艇上,角角落落都塞滿了東西,除了帳篷,還有救生衣、睡袋、干糧等生活用品,還有一套攝影器材,用來記錄一路的歷程。
“說是‘風餐露宿’,一點也不為過。”程鵬帶了3套衣服出門,但由于條件不允許,一路上程鵬基本沒怎么換。記者注意到,穿在身上的衣服都磨破了好多個洞。“還有股汗臭味呢。”他笑著自嘲。
這并不是最難克服的。一個人的旅途充滿寂寞。從北京出發的前39天,只有程鵬一個人,等到了蘇州以后,才加入了兩個朋友一起同行。“沒有人互相照應,當然有些孤獨。”程鵬說,這一路上,經常會碰到滿載貨物的大船從身邊駛過,大船掀起巨浪,皮劃艇晃晃悠悠,“稍微平衡控制不好,就可能翻掉。”
不過,站在杭州拱宸橋邊,程鵬似乎不愿多談這一路有多少的辛苦和難熬,他更愿意跟大家說說這一路來對京杭大運河的感受。
程鵬告訴記者,歷經歲月的洗禮,京杭大運河已經有了很大的變遷。從天津市區開始,有些河道不能通航,而有些路段,水也是時有時無,水上走的皮劃艇不得已改走陸路。“一路上,還有不少路段水質很差,保護得很不好。”
他對揚州和杭州的運河水質倒是大加贊賞。“這兩個地方的水質整治得很不錯。”程鵬說,京杭大運河要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還要大家一起努力,做很多的工作。
“回去以后,我會把照片和文字都上傳到網上和大家一起分享,美的和不美的都傳,目的只有一個,讓大家都來關注京杭大運河的命運。”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news/shehui/32958.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