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08-24 18:09?出處
羊城晚報記者 夏楊
實習生 陸嘉琪 李翌
高校有個別大學生做“二奶”、“二爺”,這種現象由來已久。但做“二奶”是私密活動,大學生礙于情面欲言又止,各種信息真假虛實難分,多以坊間傳聞形式出現,對此真正認真者也不多。但近日國內幾所,這倒讓該現象成了關注焦點!
這種現象在高校中到底實情如何?另外,引來更多探討的是,高校該不該用行政規定的手段,來對這種頗有個人色彩的行為說“不”?
大學生“二奶”現象嚴重?
傳聞很多,但大部分受訪大學生表示,沒看到身邊有這種事發生
單說有個別大學生當“二奶”、“二爺”或搞“一夜情”等現象,多數人不感到吃驚。但是,在傳聞中,情況似乎比這嚴重。據說,每逢周末,一些美女居多的大學外面就停滿了名車,一些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大學生“二奶”被接走。
而真真假假的網絡世界里,各種“有鼻子有眼”的信息更多,甚至還有“小三聯盟”,這造出一種假象,似乎大學生做“小三”已經成行成市。近期還有一份“上海女大學生包養價格表”在網絡流傳,一時有“潛規則”明朗化的嫌疑。
網絡和現實中傳聞如此。但若要認真起來走進高校打聽,卻并不那么容易了解具體人事。很多受訪的大學生表示,聽說過,但沒看到身邊有這種事情發生!
廣州某商學院在讀大學生小吳,對包養現象的了解僅限于“聽說”,小吳講了一個“疑似”被包養的例子:“她性格很怪,在學校沒有朋友,平常都是一個人,所以連她室友都不清楚是不是真的。”小吳也曾經見過有私家車接送女生的,但很難確認接送者和被接送者的關系。
近日華南師范大學被推上了風口浪尖,該校大三學生小陳憤憤不平:“好像我們學校有很多‘二奶’似的,其實不然,我讀了三年書都不知道有這樣的同學。”對于外界的傳言,他表示很無奈。
傳言往往有些現實的影子。四川一所重點高校的一名研究生介紹,她就聽同學說過一個例子:一位很窮的女大學生,從大一到大四,衣服越穿越好,打扮也越來越漂亮,還經常缺課,晚歸或不歸寢室,很多同學都知道她是被包養了。
記者采訪了廣東、湖北、四川等地高校一些大學生,他們大多數都表示自己身邊并無“大學生二奶”。但坊間傳聞,“大學生二奶”主要集中在一些音樂、藝術類高校里。一位音樂院系女大學生向羊城晚報證實了這一說法。“我們樓下就有一輛名車天天晚上停在那里,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這位女生說,每到周末他們校門口的確停有很多名車。
在學生群體中,外語類院校都是傳言“二奶”風氣最嚴重的地方,然而,身處相關院校的大多學生都表示“這只是個傳說,沒見過”。在廣東某外語大學就讀的小趙說,自己從沒見過有同學當二奶的例子,不過倒聽說過一兩個。“我聽一個同學說過她的室友去當英文家教,學生是個中年男士。后來那個男的課后想約她出去,并做了很明顯的暗示。據我同學說,她的室友沒有馬上拒絕,還在猶豫。”
同時,小趙也見過,在廣交會上,有的女生做攤位翻譯,遇上公司里中年老板或主管的示好或暗示,但這些情況并不多見。
為何出現大學生“二奶”?
有女生認為,做一陣子“二奶”,就像找一份待遇很好的兼職
關于大學生當“二奶”的現象,近幾年爆出來的相關新聞事件不少,雖然真正當“二奶”的大學生比例非常之小,但大家聽說得多了,對這種事也就“見怪不怪”了。
大學生群體在社會上還是有一定優越感的,為何個別人寧愿做“小三”?綜合各方人士的分析,追究這種現象產生的根源,還要從包養者和被包養者兩方面考量。
首先是有這種需求。現代生活中,有些“有錢人”厭倦了商場、官場的爾虞我詐,向往清純的生活,在尋找婚外“情人”時,年輕、有活力的大學生便成了目標。而且,包養者希望盡量少一些麻煩,大學生群體恰巧具備這個特點。畢竟她們還是學生,受校規和社會道德觀念約束,不愿意聲張,有物質上補償就滿足了;并且大學生還有其他希望,畢業后會選擇“好合好散”,不會糾纏他們。
另外,還有些沒文化的“老板”,偏有附庸風雅的興趣和需要,包養有文化有氣質的大學生,能成為他們私下里炫耀的資本,可以滿足他們的虛榮心和優越感。
社會需求存在,帶給大學生的誘惑就產生了。而同時,有些大學生因家庭貧困,學習生活壓力大,有尋求物質資助的需求;再加上其中部分人道德觀念薄弱,在物質生活的誘惑下,容易墮入“愛情”的陷阱。
多位專家分析,在這一問題上,價值觀念的變異是最關鍵的環節。大學生當“小三”沒人逼,無疑都是自愿的。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大學生的觀念變了。吉林省婦聯曾做過一項女大學生調查,其中有高達24%的女大學生認為“傍大款”和周末當“二奶”是很正常的。另有權威機構調查,有21.2%的人認為“很正常,每個人追求不同”,還有33.7%認為“無所謂,但自己不會去做”。
尤其是近年來大學生就業壓力大,找工作不容易,很多女大學生有了“學得好不如嫁得好,學得好不如傍得好”的觀念。在嫁個有錢人不容易時,傍個有錢人也進入了一些人可以容忍的底線。
羊城晚報記者在調查中也發現,個別思想“前衛”的女生認為,做一陣子“二奶”,就像找一份待遇很好的兼職。
高校跳出說“不”為哪般?
以法制教育教材形式劃出雷區,引導學生更好地約束自己的行為
大學生當“二奶”“二爺”只是極個別現象,且虛實真假難分,這種情況下,作為大學生管理方的高校站出來說話,并且明確作出處罰規定,這無疑給人一種暗示:學校默認這種現象是存在的,并且到了非要管不可的地步!
最近華南師范大學“校規”一事被熱議,開始有媒體報道說是該校出臺了新規定,對學生破壞他人婚姻行為發出嚴厲警告:與已婚人士保持“特殊關系”的學生會被開除學籍。
事后華師校方在接受同城媒體采訪時澄清了一些誤解。準確的說法是,這種規定其實出臺更早,2005年就有了。當時的《學生違紀處分暫行辦法》第58條規定:如果有學生有“違反戀愛、婚姻、家庭道德或者性道德”的,包括“與異性非法同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其中一方保持著為我國法律和道德所不容許的特殊關系,造成不良后果的”,將受到學校“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記過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留校察看處分”。
華南師大并非新做法,但國內有幾所高校確是最近出臺了新規定。重慶師范大學新的《學生違紀處理管理規定》正在試行,其中就有“發現當三陪、當二奶、當二爺、搞一夜情的將開除學籍”的規定。
國內高校中,很多都對大學生的非婚性行為有校規約束。并且有幾所高校對相關內容做了調整。比如復旦大學舊校規規定是:在校期間發生非婚性行為的,給予警告以上處分;與兩名以上異性發生非婚性行為的,給予勒令退學或開除學籍處分。新條例改為“在校期間發生非婚性行為的,視情節給予警告處分;參與賣淫、嫖娼活動的,給予開除學籍處分”。
再如南京師范大學,舊校規中提到:“學生從事三陪活動、非法同居、婚前性行為將勒令退學。”而新校規改為“在男女交往中行為不當,嚴重違反社會公德,視情節輕重給予處分”。
如此多所高校先后站出來說“不”,這種現象真的到了非管不可的地步了嗎?
華南師大校方的回應可謂中肯,他們說,該條例的制訂除了使處分有據可依外,更重要的是對全校學生起道德規范的作用,以一種法制教育教材的形式劃出雷區提出警示,從而引導學生們更好地約束自己的行為。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news/shehui/33751.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