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08-28 12:09?出處 揚子晚報
香港旅行團在菲律賓遭劫持事件后第四天,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于27日發布書面聲明,強烈譴責菲律賓劫持人質事件中槍手門多薩的棺木覆蓋菲律賓國旗,大使館對此行為表示強烈憤慨。同日,菲律賓警方公布了對事件的初步調查結果,否認誤殺人質傳言,稱8名港人均遭劫持者槍殺。
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于27日發布書面聲明,強烈譴責菲律賓劫持人質事件中槍手門多薩的棺木覆蓋菲律賓國旗,大使館對此行為表示強烈憤慨。聲明中指出,只有英雄以及人格高尚者才有資格在辭世后覆蓋國旗。大使館對于“冷血”槍手門多薩的棺木上覆國旗這一“令人憤怒”的行為表示“強烈憤慨”,并指此舉玷污了菲律賓國旗。
菲律賓劫持人質事件中槍手門多薩的家屬,為其在家中舉行葬禮前公開悼念儀式時,為其遺體著一套警察制服作為“壽衣”,棺木上更覆蓋菲律賓國旗,供人吊唁。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立即對此種挑起死傷者家屬傷痛的舉動,表達強烈憤慨。菲律賓總統府與外交部表示,贊同中國大使館的觀點。門多薩棺木覆蓋國旗,并不符合相關法例,是門多薩家屬的私人行為。
據悉,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現階段仍在等待菲律賓政府提交出一份“全面、準確、客觀”的調查報告,并希望菲方能夠盡早完成徹查。但目前菲律賓政府仍未給出提交調查報告的具體時間表。
曾蔭權取消福建行程
菲律賓人質事件遇難者遺體和幸存者全部回到香港后,香港特區政府繼續積極進行善后工作。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取消原定8月27日至29日到福建出席“第6屆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與發展論壇暨經貿洽談會”的行程,改由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前往,其留港處理港人在菲律賓遇害事件的善后工作,探望傷者及其家屬。曾蔭權27日表示,會派更多警員赴菲,與當地調查機構合作完成調查報告。對于8位遇難者,曾蔭權承諾,“一定會和家屬一起處理好他們的身后事。特區政府已經決定,如果家屬同意的話,會安排8位遇難者葬在景仰園,希望他們得到安息。”景仰園是香港的永久墓地,一般有功市民才可以安葬于此。
另據報道,中國外交部表示,近日媒體有關菲律賓政府高級代表團26日訪京通報香港游客在菲律賓遭劫持事件調查情況的報道并不屬實。
菲方調查組:“所有人都在推卸責任”
27日,菲律賓警方公布了對香港旅行團8名成員在菲遭劫持遇害事件的初步調查結果,稱經初步認定,8名港人均遭劫持者槍殺。據報道,菲律賓國家警察發言人克魯斯26日表示,“我們可以說相當程度地肯定”,所有射擊遇害者的子彈都來自劫持者所持的武器。克魯斯說,初步調查是根據目擊者、參與行動的警務人員提供的口供整理而成的。
26日,菲律賓國會劫持事件調查組成員蒙·邦·雷維拉稱,為何無法阻止悲劇的發生,將是國會調查的重點。他還說,調查的重心首先是查清誰下令讓門多薩的弟弟到談判現場的,為什么要做出這樣一個冒險的決定去激怒劫持者。“根據我們現在掌握的情況來看,是馬尼拉市長親自下令這么做的,我們已要求這位市長接受質詢。
雷維拉說,其次,還需要查清內政部長的責任,在當天的報道中,媒體已經將劫持者與官方可能達成的協議公布出來,結果內政部官員居然沒有能夠遵守。雷維拉說:“這幾天有一種氣氛令我感到焦慮,現在所有人都在推卸責任,試圖證明自己盡力了。”
另據報道,菲律賓軍方曾表示,可以派一個軍方特別行動隊解救香港人質,但沒有被警方接受。菲軍方一名負責人說,這個特別行動隊裝備精良,在美國受過訓練,也有實際營救人質的經驗。菲律賓警察總長在聽證會上說,現場指揮官向他報告,警方特警部隊足以應付問題,無須動用軍方專門用以反恐的特別行動隊。
18歲香港重傷青年生死僅差“1厘米”
26日傍晚,在菲律賓人質劫持事件中受重傷的香港青年梁頌學,在其母親陪伴下搭乘醫療包機返抵香港。18歲的梁頌學頭部受到嚴重創傷,仍然處于昏迷狀態。據香港電臺報道,專程趕往菲律賓的香港醫管局顧問醫生劉楚釗說,他相信梁頌學不是受槍傷,而是腦部受到嚴重撞擊,造成重創。有香港媒體報道稱,梁頌學被菲律賓警方的大錘擊中腦部。
菲當地主診醫生形容梁頌學是“生死只差一線”,只要傷口再深1厘米,就會傷及腦部主要血管,隨時引發嚴重腦出血致命。
25日下午,梁頌學已在馬尼拉當地醫院接受了腦外科手術。當天梁母在耳邊呼喚他時,他的眼皮稍有眨動,有望于短期內蘇醒,但醫生估計他右腦的創傷,將永久影響左腳活動。梁頌學抵港后被送入屯門醫院,27日凌晨已經完成頭骨移除手術,醫生暫時移除其一塊頭骨減低顱內壓。
菲律賓人質事件凸現國人海外安全問題
中國能否建跨國救援機制?
菲律賓人質劫持事件,8名香港同胞遇難,再次把中國人在海外的安全問題推至前臺。國人的強烈反應遠超出一般的劫持事件,公眾除了對綁匪兇殘的憤怒外,對菲律賓警察處置能力的憤怒更為甚。“原本可以不是這個結局的!”這似乎成了多數人對此次事件的看法。針對本國公民在海外遇險時,中國能否派出武裝力量去海外實施跨國營救的問題,多位專家表示,這是個復雜性問題,涉及國家主權、國際法等多方面問題。
走出國門救援
需得到對方請求
海軍軍事研究所研究員李杰表示,出現這種情況承擔任務的應該是特警系統,而不是國家軍隊。“一般情況下,在他國境內發生這種情況時,即便是借助本國武裝力量也多是從技術上、政策上、反恐經驗上給予支撐。”李杰說,此處的武裝力量指的是武裝警察,這是屬于國家內政方面需要處理的事情。
另一位軍方人士則表示,派遣武裝力量去海外營救是非常敏感的問題,這牽扯到國家主權的問題。“除非該國主動提出請求,批準進入,或者兩國之間簽署相關協議,否則是不可行的。”
目前,中國軍方積極參與到國際人道主義救援任務中。記者了解到,即便是在執行人道主義救援任務時,也是應被救援國家請求,得到被救援國家許可,救援物資、救援人員需要獲得相應入境證件才可以進入。而在執行跨國救援的時候,需要的武器裝備更是要經過審查批準。
雙邊協議欠缺
可能耽誤救援時機
目前各國跨國救援的雙邊協議并不是很多,而我國截至現在在此問題上還沒有相關法律條文。因此,遇到這種突發事件,只能通過外交途徑解決。
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法教授周建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關于跨國救援問題,很多時候都多少有些鞭長莫及。”周建海介紹,出現劫持人質事件,主要是所在國來救援。“本國國民在國外受到侵害,在國際法上有一個原則就是‘用近當地救濟’,包括司法的救濟、人身安全方面的救濟等。”
跨國救援面臨很多的問題,首先要取得所在國的完全配合才能實施,而面對突發的恐怖事件,決定生死的也就是這關鍵的幾個小時,最好的黃金救援期一旦錯過,很可能讓歹徒失去耐心而殺害人質。“本國公民在他國遇到緊急情況,我們只能通過外交途徑和他們交涉,這樣就有可能失去了救援的黃金期,這是跨國救援面臨的最大的問題。”周建海說。
中國雪豹突擊隊
只有一次赴俄演習
此外,還有一個條件是我國要具備參加跨國救援的能力。目前中國有數支武裝警察反恐部隊,其中之一是國家反恐部隊雪豹突擊隊。記者采訪中了解到,雪豹突擊隊隊員實施全天候訓練就是為了適應各種地域各種環境的行動。但根據記者了解,到目前為止,雪豹突擊隊還沒有過跨國實戰經驗。2007年,雪豹突擊隊第一次走出國門赴俄羅斯參與國際聯合反恐演習,是武警部隊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成建制攜帶實裝的跨國機動。
■名詞解釋
“跨國救援”包含兩層意思:一是間接的跨國救援,是合作的形態,在事發后的第一時間成立聯合指揮部,共同協商處置方案,選擇上策,預備下策。二是直接的跨國救援,那就是本國第一時間派出突擊隊,協助當地警方進行救援行動。
跨國救援成功案例
以色列跨境奔襲3000公里
事實上,國外早有“跨國救援”的先例。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反恐問題研究專家梅建明告訴記者,以色列長期以來受到阿拉伯國家的敵視和圍攻,其對于國民安全的保護格外重視。以方的跨國救援已經達到了國際一流水平,可實施長時間、遠距離救援,從前期策劃到后期收尾的運作達到滴水不漏,但是最致命的問題是以方為了救人會置國際法于不顧,這和該國長期處于不安全的環境中有關。
1976年6月27日,一架法航客機在地中海上空被劫持,劫機者將人質軟禁在非洲腹地烏干達恩德培機場,要求以色列用人質交換被關押在以色列等國的53名恐怖分子。
事件發生后的幾分鐘內,以空軍就做出了“客機可能被劫持”的判斷。以政府迅速從外交、軍事等多方面開始積極準備。
一方面,“原則上答應”劫機者釋放囚犯的要求,換來的是劫機者主動將最后時限推后72小時;另一方面,情報機關“摩薩德”的特工迅速滲透進烏干達,摸清了機場守衛情況,國內的工程師搭建了一個候機樓的原尺寸模型,供特種部隊演練解救戰術。
7月3日15點30分,以內閣下令執行“雷電行動”。200名突擊隊員搭乘4架C—130“大力神”運輸機,經過7個多小時、3000多公里的飛行,抵達恩德培機場上空。駕駛員聲稱自己的飛機出了點小故障,需要降落。機場值班員同意了降落。第一架運輸機強行滑出跑道,盡可能靠近候機樓,一支車隊從機艙里駛出。打頭的是一輛吉普車,后面是一輛奔馳轎車,里面坐著烏干達總統“阿明”。
守衛大樓的烏干達士兵連忙立正敬禮。但他們還沒有弄清是怎么回事,便在一陣短促的槍聲中倒下了。卸下偽裝的突擊隊員們沖進候機樓,用希伯來語喊道:“臥倒!臥倒!”以色列人質聽到祖國的語言,迅速趴在地上,而夾雜在人群中的恐怖分子凸現在大廳中央,被迅速擊斃。突擊隊員與人質旋即登機,安全返航。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news/shehui/34032.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溫州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