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10-19 09:11?出處
兩個家庭因狗咬狗糾紛事件徹底破碎,根本沒有任何意義的爭吵,導致了兩個家庭的支離破碎,后續發展還導致了兩個家族的參與,人間悲劇。這場混戰,給兩戶陳姓家庭帶來了兩敗俱傷的結局:一戶家庭的男主人死亡;另一戶家庭的男主人陳天醫和兒子陳曉波,因故意傷害罪,被判入獄。
事情并沒有隨著法院的判決畫上句號。在事故發生后,天臺縣公安局曾作出死亡原因系因“腦基底動脈梗塞死亡”,“與外傷無關”的鑒定。隨后法院的判決卻充分采信了截然不同的另一份鑒定:華東政法大學司法鑒定中心出具的鑒定結果顯示,身體多種傷害共同參與導致死亡。
9月2日,天臺縣檢察院向臺州市中院抗訴,認為基于華東政法大學的鑒定結果,法院的判決過輕。
而在講究宗族關系的臺州市天臺縣農村,原本是局外人的兩家的親戚,也隨著事件的進一步發展,紛紛站到了對立面上。影響已不止于兩戶家庭。
狗咬狗引發的混戰
誰也不會想到,一起簡單的狗咬狗事件,最后會導致如此悲劇
2009年6月2日傍晚6點多,天臺縣坦頭鎮牌門村的陳曉波,牽了一條陌生的狗回家。在經過同村村民陳啟忠家門口時,狗掙脫了繩子,與另一母狗撕咬起來。
一旁的陳啟忠見狀,對陳曉波喝道:這狗馬上要產崽了,如果咬死了,你要賠的。
徐章兵是陳曉波的姑父,他對記者表示,當時陳啟忠的口吻過激,“說話很難聽”。
陳曉波當時并沒有回應,牽著狗回到了20米開外的家中。
此事原本可以就此平息。但出人意外的是,約一個小時后,當陳曉波得知即將產崽的母狗并非陳啟忠家的狗后,再次返回理論,導致事態升級。
事后,據天臺縣人民法院審理查明,陳曉波系認為自己無端被人責罵,心生不滿,便追至陳啟忠家責問。
隨后,雙方發生爭執,陳曉波父親陳天醫也趕到現場。三人開始扭打。
“他們父子兩人,打我丈夫一個人,怎么會是他們的對手?拳頭像雨點一樣落在我丈夫的身上。”陳啟忠妻子回憶說。
混戰最后被趕來的鄰居拉開,陳曉波父子回到家中。
這時,陳啟忠姐姐陳美華趕到現場后,看到了令她一輩子都無法忘記的一幕:弟弟蹲在地上,渾身是泥,手按腹部,頭上有一個很大的包。陳美華哭著回憶說:“弟弟當時表情非常痛苦。”
幾分鐘后,陳啟忠站起來,從家中拿起自制的刀,趕到陳曉波家。而在這時,陳天醫父子也已經準備好了農用“田狗叉”,等待陳啟忠的到來。
混戰再次爆發。
據天臺縣檢察院查實,這一階段的打斗中,“陳曉波用刀戳傷陳啟忠右腹部”,“陳天醫用田狗叉毆打陳啟忠等人,致使陳啟忠左腹部被刺傷。”
另外,陳啟忠用刀戳在陳曉波的左髖部,陳曉波用手抓刀時,手部受傷。
事后根據相關鑒定,陳曉波輕微傷,陳天醫無傷。而陳啟忠于十多天后,在醫院治療期間死亡。
截然不同的鑒定
天臺縣公安局法醫認為,不同的鑒定機構作出不同的鑒定結果,“比較常見”
2009年6月18日,天臺縣公安局對陳啟忠尸體進行解剖鑒定,發現腦基底動脈與左右椎動脈匯合處,“有一個0.5×0.2cm的白色塊狀物。”基本上阻塞了腦基底動脈。
8月26日,天臺縣公安局的鑒定結論認為:死者陳啟忠系“因腦基底動脈梗塞死亡”,與2009年6月2日“外傷無關”。右腹部損傷構成輕傷。
“這份鑒定結論就是說明,我哥哥不是被打死的,而是腦動脈梗塞死的。”陳啟忠弟弟陳士偉告訴記者。
在家屬努力下,今年1月7日,經天臺縣檢察院委托,華東政法大學司法鑒定中心重新對尸體進行了鑒定,其鑒定結論與天臺縣公安局的鑒定結論截然相反。
華東政法大學的鑒定認為:“左小腦膠質細胞增生(不是梗死)……故腦基底動脈梗塞病理形態學證據難以成立。”
這份鑒定同時還發現死者身體內散布著的多處出血及傷害狀:腦內存在多處出血灶、淤血水腫,并見感染壞死病灶。脾出現高度淤血水腫。左上肺淤血、水腫;左下肺、右上肺、小支氣管周圍大量炎癥細胞,小支氣管有炎性滲出。腎髓質彌漫性淤血。肝右葉表面見縱形裂口0.9cm,創口深0.9cm。
鑒定結論認為:“陳啟忠肝臟破裂創,構成重傷。被鑒定人系肝實質破裂,腹腔積血伴發多器官感染,大腦中線結構及腦干散在細小灶性出血共同參與,導致死亡。”
天臺縣檢察院認為,華東政法大學的鑒定結論,明確了陳啟忠系因身體各種傷害(包括肝、腹腔、大腦)共同參與導致死亡。而陳啟忠所受的傷害是被告人陳曉波用刀戳傷其右腹部,和被告人陳天醫用農用田狗叉刺傷其左腹部共同造成。
今年6月4日,天臺縣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此案。審理期間,法院充分采信了華東政法大學的鑒定意見。
2010年8月19日,法院分別以故意傷害罪,判處陳曉波有期徒刑12年,陳天醫2年,并賠償醫療費等201441.31元。
9月2日,天臺縣檢察院又向臺州市中院抗訴。天臺縣檢察院認為,陳曉波和陳天醫均有共同傷害陳啟忠的故意,且相互配合實施了傷害陳啟忠的行為,系共同犯罪,對陳天醫判處有期徒刑2年,量刑畸輕。
10月12日,本報記者在天臺縣公安局采訪時,負責鑒定的法醫婉拒了采訪要求。縣公安局宣傳科相關負責人轉告記者,法醫認為,對于同一案例,不同的鑒定機構作出不同的鑒定結果,“比較常見”。
升級的家族對立
矛盾日益尖銳,涉及面也越來越廣,激烈對抗的背后,是兩個破碎的家庭
記者調查中發現,本案當事人雙方矛盾由來已久,隱藏的沖突也一度在天臺縣推行的民事“大調解”中得到抑制。但矛盾情緒卻并未得到有效根除。
2009年初,因為陳啟忠舉報陳天醫在家里私自修建水槽養魚,影響村里的路面硬化建設,雙方曾一度發生爭執。
此前數年,天臺縣曾推行“人民調解制度”,并積極推動“大調解”的網絡建設,在農村也成立了人民調解組織。因此在舉報事件發生后,村干部曾出面調解,最后水槽拆除。
路邊的水槽雖然拆除,但是,內心的疙瘩并沒有及時化解。兩戶原本還算親近的人家從此形同陌路。
村主任陳偉清說,當年兩家矛盾的核心問題是水槽,調解后水槽拆了,核心問題也解決了,誰還能考慮到他們心里會怎么想?“我們也不可能特意為他們擺酒設宴,來化解矛盾。”
一直關注人民調解制度的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劉學在告訴時報記者,農村人民調解組織的人員在化解矛盾時,可以有針對性地做工作,問題解決后需要做一些跟蹤工作。
劉學在還認為,在比較講究宗族關系的地區,調解矛盾時還可以邀請宗族中有威望的長者來參與調解,這樣有利于更好地化解矛盾。
如今,兩家矛盾隨著陳啟忠的死日益尖銳,涉及面也越來越廣。一邊,陳啟忠的親戚們,在網絡上發帖,希望嚴懲兇手;另一邊,陳天醫的家屬認為一審法院判決不公,開始上訴,并附上了長達數頁的支持者名單。
激烈對抗的背后,是兩個破碎的家庭。
記者在陳天醫家看到,因為丈夫和兒子被判入獄,留下了陳天醫的妻子一人守家。原本生意興隆的小菜鋪,已經關門歇業。做生意的工具雜亂丟在屋內,布滿灰塵。為求生計,陳天醫妻子開始在村里的作坊打工,每天天黑后回家。等待她的,是一幢孤獨的三層小樓。
破敗的生活,同樣波及了陳啟忠的家。陳啟忠夫婦原本在家幫助當地作坊修理機器,現在陳啟忠妻子已無力重操舊業,只能靠偶爾加工一些小零件來維持生活。25歲的兒子跟著叔叔遠離家鄉打工。小女兒在家,陪著母親,打發一夜又一夜的寂寞。
采訪時,陳啟忠的妻子一直淚流不止,在她心頭,還有另一重焦慮:因為案子一直未了,丈夫的尸體存放在天臺縣殯儀館已逾一年。讓丈夫入土為安,成為這個女人心頭最大的心愿。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news/shehui/35290.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