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05-29 09:51?出處 北京日報
湖南洞庭湖干旱湖底變成變成草地,昔日一望無際廣闊水域的風景,被草地代理。鄱陽湖干旱原因是沒有降水,不是其它什么原因,天不下雨湖水就會干的嘛,關三峽什么事。5月28日,漁船擱淺在鄱陽湖江西九江市虞家河鄉青山嘴湖區長滿綠草的裸露湖床上。目前,在鄱陽湖江西九江廬山區及湖口縣交界處,超過萬畝的裸露湖床上長滿綠草,宛如一片遼闊的“大草原”。 新華社發
洞庭湖干旱原因 湖南洞庭湖干旱
2011年1月以來,洞庭湖區累計降水比歷年同期偏少五至六成,通過氣象遙感衛星監測到5月17日洞庭湖水體面積僅為382平方公里,5月21日到24日出現了一段降水過程,加之三峽水庫放水的作用顯現,5月27日,通過衛星遙感監測到洞庭湖水體面積增加到577平方公里,但水體面積仍處于低值范圍。洞庭湖腹地昔日一望無際水域的地方,現在卻變成了一片遼闊的綠色草地,猶如南方的“呼倫貝爾草原”。
比同期面積偏小六成
湖南省氣象科學研究所研究專家韓沁哲介紹,2010年5月24日洞庭湖水體面積為1649平方公里,今年水面大面積減少。經長年衛星遙感監測,洞庭湖區5月同期水面平均值為900平方公里,冬天枯水期平均為500多平方公里。而今年的春夏連旱,使得湖區水面銳減,與歷年同期平均面積比較偏小六成,洞庭湖的濕地生態受到嚴重影響。
漁民準備上岸打工
洞庭湖是中國第二大淡水湖,洪水時期面積可達2800—3900平方公里,巨大的“庫容”對于吐納長江洪水,削減洪峰意義重大。船行湖上,記者發現洞庭湖水面面積較豐水期大幅縮減,大片洲灘或裸露干枯或變成“草原”。來往于洞庭湖的船只數量也較以往減少了不少,超低水位讓主航道變窄船只擁擠,隨處可見擱淺的漁船。漁民何右林告訴記者,往年洞庭湖的魚喜歡將卵產在水草和蘆葦叢中,幼苗孵化后,就有充足的餌料供幼苗生長。但現在因為干旱缺水,阻斷了魚類洄游路線,導致魚類不能正常產卵,他估計今年洞庭湖魚類數量會銳減。一些漁民準備上岸打工。
蘆葦受旱破壞生態
洞庭湖區蘆葦生長受旱災影響巨大。蘆葦是湖區居民一項重要的經濟作物。韓沁哲介紹,現在正是蘆葦生長的最佳時期,但目前洞庭湖大面積洲灘裸露在外,蘆葦失去了其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隨著干旱持續,其生長情況不容樂觀。
蘆葦作為洞庭湖生態鏈中的重要一環,對整個濕地生態系統破壞也很大。干旱造成蘆葦蕩變成旱田,魚蝦蟹難以存活,也將波及漁業經濟,還將進一步影響到遷徙洞庭湖的越冬候鳥,覓食不夠的鳥兒可能餓死。
7月可能爆發鼠害
此外,洞庭湖區往年5月下旬就應進入主汛期,但目前來看,主汛期已經比往年推遲,湖灘裸露時間長,將使東方田鼠繁殖數量大增。專家指出,如果6月汛期來臨較慢,降水持續而雨量不大水位上漲緩慢,會給湖區田鼠提供充足由洲灘向內垸遷移的時間,那么6月底到7月還可能爆發鼠害。屆時正值早稻收獲、晚稻移栽的季節,將對農業生產進一步造成影響。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news/shehui/37325.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溫州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