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06-16 23:51?出處 南方都市報
“我行賄了網”網站已經關閉一家 我行賄了都沒有沒有備案國內也同時出現了兩家類似網站
“我行賄了網”兩個網站已經關閉一家,這兩家“我行賄了”網站域名都沒有沒有備案。其中第一家我行賄了網址是www.ibribery.com已經關閉。另一家我行賄了網站網址是www.woxinghuile.info還沒有關閉,估計很快會關閉。
受印度網站“我行賄了”的啟發,近期國內突現多家以“行賄”、“賄賂”為關鍵詞的民間反腐網站,在網友中引發起“民間反腐”的熱潮。
至昨日為止,印度網站一事爆出已近一周,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已有“我行賄了”、“我賄賂了”等六七家類似主題網站出現,而一些地方性論壇也設立了“我行賄了”舉報專版,僅昨日一天,總瀏覽量就超過十萬,總舉報信息已超過2000條。
記者采訪發現,多位站長表示這些網站普遍面臨備案困難,而昨日國內第一家系列網站“我賄賂了網”或已被關閉。
我行賄了網舉報信息已超過2000條
記者簡單分析了這幾日網友舉報的數據,從發帖舉報村委會干部賄賂選舉的腐敗實例,到爆出省廳級干部的一些貪腐事實,在“我行賄了網”上涉及的官員遍布各個級別,其中以交警,教育,醫療體系的投訴居多。行賄的內容也多種多樣,最少的給干部遞了一條高檔香煙,多的也有幾年前為了拿地給領導送了450萬等。
記者從CNZZ網站流量統計查詢得知,僅昨天一天,“我行賄了網”的固定IP流量就超過了4萬余次,而其他幾家系列網站的瀏覽量也達到了幾萬次,保守估計昨日系列網站的總瀏覽量已經超過十萬次。據雅虎最新的一項針對“民間反腐網站能不能成為反腐的力量?”的調查顯示,超過75%的網友認為民間反腐網站能披露行賄受賄行為,有利于凈化官場。
不過,據一位版主估計,真正原創舉報事實的不超過五分之一,這樣計算,總舉報信息已超過2000條。在這些舉報帖中,絕大部分網友都是匿名揭發。
先驅“我賄賂了”或已被關閉
據一家不愿透露姓名的網站站長透露,目前國內的這些“我行賄了”系列網站均未到有關部門備案,原因主要有兩個,首先備案需要站長提供真實姓名,而因為網站的特殊性質,站長有可能受到打擊報復,因此造成系列網站的站長普遍沒去備案;次要原因是網站性質特殊,害怕申報后得不到批準備案,反而遭到關閉的命運。
昨天下午記者發現,國內第一家山寨印度“我行賄了”網站“我賄賂了”或已經被關閉,原因可能與網站并未備案有關。昨日下午3點至記者發稿時,訪問“我賄賂了”網站顯示出“您的網站未備案或未添加白名單”字樣,網站內容已無法瀏覽。
“我賄賂了”網站站長“千秋歲”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個人運營網站會面臨帶寬服務器壓力、內容管理等問題,搞不好會把網站關閉,“希望能夠與其他類似網站合并一起聯合運營,把域名指向同一個站點,并進行數據庫共享,集中力量把網站做好。”他希望能整合目前的“我行賄了”系列網站,未向記者證實該網站被關閉的信息。 南方日報記者 蔣哲 實習生 高金花
“我兩年來給單位某科長送香煙和酒。”在國內媒體報道印度有一家名為“我行賄了”的反腐網站后,昨天國內也同時出現了兩家類似網站,并陸續開始有網友發帖。
南都記者注意到,由于尚屬“草創”階段,這兩家網站暫時還未聚集起足夠的人氣;此外,創辦者處于“隱身”狀態,尚無從得知其是否受了印度網友的啟發。
中文“我行賄了網”一下子出來兩家
“前兩天剛請稅務局專管員吃飯,共6人,花費約1500元。最后還給具體管事兒的500塊現金。”“為了修建農村的老宅,向村書記行賄5000大洋,外加中華煙一條。”昨天開始,陸續有網友在“woxinghuile.info”上發帖,介紹自己的行賄經歷。
6月8日,《新京報》A 32版以“印度網站‘我行賄了(ipaidabribe)’躥紅”為題,報道了印度反腐網站“我行賄了”。據報道,去年8月,兩名印度“海龜”拉馬什和斯瓦提創辦了這家網站,初衷是“他們對‘辦什么事都得花錢’的風氣越來越不滿,于是決定為同胞們做點什么”。
報道引發了國內網友的關注。就在當天晚上8時許,網友“qyj0000”在國內知名的互聯網社區“站長之家”上發帖詢問:“如果在中國建個‘我賄賂了’網站,會火嗎?”
沒想到,僅僅隔了一天,國內便出現了類似網站,而且一下子就有兩家。從網站名稱上看,國內這兩家網站與印度那家可謂是“同名不同姓”,都叫“我行賄了”,差別只是在網址和頁面風格。
其中,第一家網站(www.ibribery.com/hl,以下簡稱“ibribery”),主頁上方使用了包公和前總理朱镕基的頭像,并以黑體字打出了口號:“讓賄賂無所遁形的網站還我和諧社會”;而第二家網站(www.woxinghuile.info,以下簡稱“woxinghui”)則相對簡單,但同樣有口號———匿名說出你行賄事情,揭開腐敗官員的真面目。
網友不看好我行賄了網復制印度經驗
據報道,截止到目前,雖然創辦不到一年,印度的“我行賄了”網站已收錄了1萬多腐敗案例,涉及印度全國19個部門、347個城市,回帖和留言有10多萬條,可謂是小有名氣和“殺傷力”。
據報道,拉馬什和斯瓦提的網站創辦至今,確實達到了警醒政府的目的。在其創建地———印度的卡納塔克邦,該邦交通部長都成了該網站的“粉絲”,“卡納塔克邦交通部部長巴哈斯科爾·拉奧得知,該邦交通部經常在‘我行賄了’網上被網友舉報后,他決定親自邀請網站的團隊來座談……座談之后,該部門的腐敗投訴減少了很多”,并且“已經有20名官員受到警告處分”。
或許是因為處在“草創”階段,國內這兩家“我行賄了”應者寥寥。截至昨晚10時,“ibribery”上只有8個主題帖,其中7個都是轉載的文章,尚未有網友發帖介紹自己行賄的經歷。相比之下,“woxinghui”上則出現了多個披露自己行賄的帖子,但亦未點出受賄人的具體信息,并且總帖數也只有35篇。
“不知道本土化后的‘我行賄了’能不能取得像印度那邊的成效?”從國內網民的討論反饋上看,很多人都跟帖高呼中文版“我行賄了”的出現“很給力”,但討論到其生存前景,卻并不樂觀。
記者注意到,同樣是在昨天,天涯論壇上出現了一個題為《“我行賄了”為何在印度有效?》的討論帖,網友“trustm egirl”發帖說“我覺得在我國倒是可以試試辦這樣一個‘我行賄了’的網站”,但很快遭到反駁“即使不被河蟹,結果也是誰參與就把誰以行賄罪抓起來。至于受賄的,肯定會查無實據。”
甚至還有人擔心,“很快這個網站就會變成一個尋租網站,抓住刪帖的大好時機,滿足自己的利益。”
畢竟盲目的克隆,不結合中國國情的的復制,不會有生命力。我行賄了網簡單的一些舉報,管理機制沒有跟上,是不可能做好的,況且現在兩個網站都沒有備案,一個已經關閉,另一個很快會被關閉。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news/shehui/37585.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張東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