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22 13:31?出處 溫州視線綜合江南都市報
11月3日凌晨,江西省南昌筷子巷35號發(fā)生火災,一名12歲的初二女生夏娟,在發(fā)現大火時沒有選擇獨自逃生,而是逐一拍開鄰居的門,至少15名居民因此幸免于難。她被鄰居們稱為“最勇敢小女生”。
這個女孩從出生那一刻起,愛與被愛在她身上發(fā)生很多故事。南昌夏娟曾經是棄嬰,被親生父母拋棄,她失去了愛,環(huán)衛(wèi)工人收養(yǎng)她,讓她重新獲得愛。在夏娟小小的心靈里,也許被親生父母拋棄失去愛沒有體會到,但是養(yǎng)父母的愛心從小就在她的心里種下愛和感恩,在災難面前,表現出如此的冷靜和勇敢。
南昌筷子巷火災后的現場
“最勇敢小女生”夏娟在課堂上
夏娟
“最勇敢小女生”南昌女孩夏娟救人經過
夏娟的父母都是環(huán)衛(wèi)工人,租住在此處。火災發(fā)生前,夏娟的父母已像平時一樣早早出門上崗打掃街道。當天凌晨2時許,夏娟醒了,由于馬上要考試,她便干脆坐在床上看書。凌晨2時15分許,家里突然停電了,之后她又聽見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噼啪聲,便起身開門觀看,結果發(fā)現筷子巷35號大門處已冒起了火光。“當時我也嚇慌了,跑到鄰居家門口拍門時也忘了說著火,只是不停地喊‘快起來,快起來’。”
夏娟回憶,當時她先跑到35號院內的吳浩友家拍門,然后又跑到陳曉鳳樓下大聲地喊著她女兒的名字。之后,她沿著住的房間往南一路拍著萬鳳根、王祥金和胡兵的家門,大聲呼喊。當胡兵打開房門時,已經有不少人聚在門口,胡兵馬上打開自家通往街道的小門,大家才逃了出去。
鄰居們說,事后他們算了一下,至少有15人是因為聽到夏娟的拍門和呼喊聲才跑出來的。對此,鄰居們感激不盡,并感慨地說,若不被叫醒難避火災。“她真的救了我們的命,她就是最勇敢的小女生。”
起火地點的房屋是磚木結構,房內堆放著很多易燃物。火災發(fā)生后,火借風勢,緊鄰的33號老房子也被引燃,37號7層樓的住房及旁邊街道的部分房屋也被燒。經最終清查,30多戶民宅被付之一炬,一名14歲的初三男生殞命。該男生母親陳曉鳳說,他們靠東邊住的五六戶人家有十多名居民,都是從鄰居胡兵家靠街道的小門逃出來的。當時還沒人意識到已經著火了,知道著火是通過一個小女孩拍門呼喊。這個女孩就是夏娟,南昌遠航學校的學生。
7日中午,在南昌遠航學校,直到記者到來,夏娟的同學們才知道,原來夏娟還做過這么一件勇敢的事。“她人很好,平時看我們有什么需要幫助的,都是非常熱心。”不少同學異口同聲地說。夏娟的班主任杜丹萍說,夏娟家里生活條件不好,但夏娟非常懂事,在同學當中人緣非常好。而且夏娟學習非常刻苦,平時成績一直都穩(wěn)定在全班前五名,初一上學期和下學期還分別被評為西湖區(qū)文明之星和學雷鋒積極分子,夏娟做了這么勇敢的事,也沒有跟任何人說。
中央媒體聚焦“最勇敢小女生”南昌女孩夏娟事跡
南昌女孩夏娟,12歲的初二女生,一個平凡的女孩,在災難發(fā)生時,表現出如此冷靜和勇敢,你一定是上天派來的愛的天使。
夏娟事跡在全國各地產生了強烈反響,引發(fā)全國關注。到昨天為止,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等多家中央權威媒體,均對“最勇敢小女生”夏娟的事跡,用較長的時間或較大的版面深入報道。
新華社發(fā)文題為:善良就在不起眼的角落
本報報道見報后,新華社江西分社對夏娟事跡進行了深入報道。新華社記者溫美良表示,新華社江西分社對夏娟的事跡非常重視,他們在9日和10日,先后兩天深入采訪了夏娟和其父母,以及火災事故中被夏娟叫醒的鄰居,還原了當時驚心動魄的火災現場,夏娟的事跡讓他們感觸頗深。
報道的最后援引江西省社科院社會學家王明美的話,“愛心、互助在社會上還是一直存在的,這些善良就在社會中最不起眼的角落。”
人民日報:南昌涌現一批平民英雄
11日,人民日報要聞版以《南昌涌現一批平民英雄》為題,對夏娟的事跡進行了報道。
人民日報記者在報道中說道,從街頭合力抬起交通肇事車,為搶救車下受傷女孩贏得寶貴時間的農民工兄弟;到乘客暈倒在出租車內,果斷將其送往醫(yī)院救治,并墊付醫(yī)療費用后默默地離開現場的“雷鋒的哥”;再到火災現場沒有獨自逃生,及時拍門救人的12歲小姑娘……短短時間里,英雄城南昌涌現出一批平民英雄。
央視新聞頻道:救了鄰居的除了勇敢還有愛心
12日下午2時29分和4時23分,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新聞直播間》以《勇敢女孩 烈火中“喚醒鄰居”》為題,先后兩次報道了夏娟臨危不懼,冷靜勇敢救人的事跡。
在長達3粉5秒的新聞報道中,央視記者不僅采訪了被夏娟喚醒的鄰居,還深入采訪了夏娟的老師和父親,還原了當時驚心動魄的火災現場。
在報道的最后,央視的主播用這樣一段話對夏娟的事跡做了簡短的評論:面對火情很多人都會慌張,但是因為想著鄰里的安危,12歲的女孩夏娟沒有慌亂,而是挨家挨戶地敲門救人,救了鄰居的除了夏娟的勇敢,更多的是夏娟的愛心。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夏娟感動南昌市民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央廣新聞晚高峰》節(jié)目,也報道了夏娟勇敢救人的事跡。
在節(jié)目中,主持人通過電話連線的方式對夏娟進行了采訪,夏娟介紹了當時她救人的經過,語氣非常平靜。但被夏娟叫醒的鄰居們則情緒激動,異口同聲地夸贊夏娟。筷子巷35號的鄰居黃祥金說,當時聽到夏娟的呼喊后,他打開門一看,才發(fā)現火已經快燒到自家門口,“如果不是夏娟把我叫醒,我可能已經被火燒死了。”黃祥金說。
夏娟:我不會被榮譽和關注沖昏頭腦
夏娟的事跡經過本報報道后,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團省委等部門都先后對夏娟進行了表彰,中央及各級媒體也紛紛對其進行采訪,一時間,夏娟變成了最忙碌的人。夏娟表示,在接受采訪時,她不僅介紹了自己的救人經過,還希望通過采訪呼吁社會各界多幫助火災中其他受災的鄰居,幫助他們一起渡過難關。
而與此同時,有不少讀者擔心,夏娟被過度關注,會產生不利影響。就此,14日下午,記者再次撥通了夏娟的電話。在電話里夏娟又恢復了小女孩的可愛與俏皮。她告訴記者,雖然現在仍然受人關注,但她已經恢復了平常的學習和生活,又有時間和小伙伴們一起學習玩耍了。“我只是做了件簡單的事,卻受到這么多的關注,但我不會被這些榮譽和關注沖昏頭腦,我雖然幫助了鄰居,但社會各界的人也幫助了我,我會繼續(xù)努力學習,將來更好地回報社會。”夏娟說。、
昨日,本報記者進一步,幾天來,本報熱心讀者看到報道后,也紛紛前往夏娟家看望夏娟,有位熱心讀者捐款1萬元不留姓名。同時,夏娟所在的南昌遠航學校也召開全校大會,號召師生向夏娟學習,并捐款幫助夏娟家盡快恢復生活。夏娟告訴記者,自己不會被榮譽和關注沖昏頭腦,她將更好地回報社會。
寒冷的冬天沒有一絲的寒意,是南昌女孩夏娟的愛心讓無數人的心頭感到溫暖,祝愿夏娟和她的鄰居早點恢復正常生活,火災無情,人有情,愛心在這片土地上蔓延。
作者: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