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02-27 19:24?出處 新京報
少女拒愛遭毀容案:合肥17歲少女周巖因拒絕同學陶汝坤求愛,被陶用打火機點油燒傷毀容。少女拒愛遭毀容事件被曝光后,引發一場輿論風暴,學校家庭在少女拒愛過程中扮演什么?
學校知道周巖和陶汝坤的早戀,周巖的母親也早就知道陶汝坤繼續糾纏她的女兒周巖,可是一直就沒有好的措施。
少女拒愛遭毀容案發當天,周巖的母親看到陶汝坤在自己家門外的走廊,周巖的母親為什么不能有緩和的方法?而是采取極端的行為,罵走陶汝坤?你家女兒漂亮就是皇后嗎?如果當時,周巖的母親采取緩和的策略,或許慘案就不會發生,當然事先誰也不知道會發生這慘案,但是,周巖的母親處理不當,沒有好好哄孩子,而是激怒了陶汝坤。
陶汝坤的行為極端殘忍,我一點也不同情他判死刑。我只是覺得少女拒愛遭毀慘案本來完全可以避免,或許,家長的參與不恰當處理,是引發毀容慘案的導火線。少女拒愛遭毀容可以不可以說:少女和母親一起拒愛遭毀容?
少女拒愛遭毀容案陶汝坤手段之殘忍,確實駭人聽聞,兇手盡管為未成年人,也應依法對其劣行進行嚴懲。現在,公眾對少女拒愛遭毀容案的關注,大多聚焦于兇手官員子女的身份上。然而,如此簡單地標簽化解讀,恐怕掩蓋了問題的關鍵。
|
其實,“少女拒愛遭毀容”案最值得反思的在于,少女被毀容前遭遇無休無止的糾纏,為什么沒能獲得有效的保護,兇手因索愛不成而一步步走向喪心病狂,為何沒能對他進行及時地制止和教育。
太多血的事實告訴我們,類似這種校園戀愛糾紛,極易引發暴力事件,當戀人之間一方已不愛另一方,而另一方仍然執迷不悟,往往會導致悲劇的上演。上海青少年服務熱線曾做過統計,男女生間戀愛糾紛是校園暴力事件的三大主要“元兇”之一。美國有一項針對中學生的調查稱,15%的被訪青少年表示自己是戀愛暴力的受害者,曾被戀人施以言語、精神、身體等暴力行為對待,50%-80%的青少年表示知道其他青少年正面對戀愛暴力。
不過,雖然校園戀愛糾紛存在著高風險,并一次次鑄成慘劇,相應的預防與干預機制卻幾乎一片空白。以“少女拒愛遭毀容”一案為例,陶汝坤對周巖的糾纏和騷擾顯然不止一兩天,但長時間以來,周家只是一味躲避,周巖被迫轉學、休學,其中,未見學校、心理咨詢機構、青少年保護機構、公安部門的有效介入。
我們目前的教育,兩性關系的教育屬于缺失的一環,由此導致了許多學生兩性平等意識的缺乏,缺乏對異性的尊重,不知道理性去面對感情的挫折。我們的教育機構對于學生早戀采取回避的態度,學生遇到戀愛糾紛,往往不敢向外界求助,得不到相應的指導以及自我保護的提醒。
“少女拒愛遭毀容”一案,如果當戀愛糾紛發生時,家長、學校和其他機構能共同介入,對陶汝坤展開心理疏導,及時懲戒其不法行為,陶汝坤心中的暴力因子或許不難消除。如果在日常的家庭和學校教育中,我們能重視兩性關系的指導,類似瘋狂索愛之舉也許會少一些,自我保護意識會多一些,也可降低戀愛糾紛和暴力的發生幾率。
少女拒愛遭毀容案,毀掉的不僅僅是少女周巖的容貌,而是毀掉了兩個正處花季的孩子,學校、家庭在“拒愛”過程中扮演什么?少女拒愛遭毀容誰之過?陶汝坤觸犯法律會受到法律的應有懲罰,如果把少女拒愛遭毀容法律之外的責任也全部推到陶汝坤或者官二代身上,家長和學校無疑是在逃避責任。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news/shehui/42071.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