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04-01 19:04?出處 新京報
食堂衛生安全隱憂
不少學校反映,食堂衛生條件差,才選擇采購“營養品”,且補助增加后,食堂人手緊張
那坡縣的弄湯村小學,也訂購了壯壯水牛奶。該校校長黃日基說,他們購奶出于兩點考慮,一是廚房人手不夠,二是擔心廚房的食品安全問題。
弄湯村小學有3名老師,要服務19名寄宿生和22名學前班的孩子。
開學初,老師們圍坐在辦公桌前,討論補助該怎么用。辦公桌是用兩塊籃球架的板子拼湊而成。
“若讓孩子來校吃早飯,由誰來做。”3位老師被難住了。
黃校長說,自己58歲,還有兩年退休。另外一個老師57歲,“都上年紀了,身體沒以前那么好。”
他們兩家離校較遠,走路要20多分鐘。“孩子們7點多上學,那我們要5點多起床,太累了。”
那名57歲的老師叫許元龍,平時教語文和數學,同時兼著教畫畫和體育。去年開始,他又多了個新身份——食堂廚師。
3月13日上午,第三節課還沒下課,許老師瞄了眼手表,布置完數學作業后,匆匆離去。他要趕到食堂做菜。
每天許元龍都會在上課中途消失一會兒。第二節課的中途,他會去煮飯;第三節課的中途,他要去煮菜。“這樣孩子們下課才能吃上熱菜、熱飯。”
營養補助下發后,許多學校不選擇加餐,還因為學校擔心食品安全隱患問題。
21世紀教育研究院的薛文俊曾在西部多個地區調研。他在學校食堂里,看到過長滿芽的土豆;看到過廚房是一個黑乎乎的瓦房,里面設備亂七八糟。
那坡縣政府系統的一名官員介紹,有些學校沒有存放大米、蔬菜的地方,有時候將它們混放在一起,容易霉變。在農村,很難避免食物被老鼠偷吃,或者蟲蛀。這些都是隱患。
弄湯村小學校長黃日基說,思前想后,他還是決定給學生買牛奶和面包。
但牛奶面包也會出問題。
薛文俊說,他調研時,也有很多學生表示,曾吃到臭雞蛋、喝到過期牛奶。
現在,那坡縣教育局副局長許益濤最擔心食品安全問題。他要求學校一定要將菜煮熟、煮透,不能為了口味,煮得半生不熟。
許高光是該縣平孟鎮九年一貫制學校的校長。
他表示應該再加大投入。他說,營養改善計劃實行之后,早餐人數增加了260名學生,學校為此多雇了一名廚師。
“應該在財政性教育經費中,加大對食堂硬件、管理等方面的投入。”許高光說。
據那坡縣教育局數據顯示,該縣共有學校113所,其中13所學校沒有食堂,39所小學由教師輪流在食堂工作。
“什么是營養不良?我也弄不清楚”
營養專家胡小琪表示,目前急需培養基層老師的營養意識;國家正在制訂培訓細則
在基層,比硬件投入更緊迫的問題是,營養知識的匱乏。
采訪中,問到營養指標時,念井小學校長黎忠明一臉茫然。他反問道:“以什么指標來看營養不良,我也弄不清楚。是沒力氣嗎?還是要看跑步耐力?”
許益濤雖是縣教育局副局長,但他說,若不是去年參加了一次培訓,他也不知道“真正的營養是什么?”
國家啟動營養改善計劃后,于去年12月8日,舉辦了一次培訓,地點在重慶。貴州、四川、云南、廣西、重慶五個省份的200多個試點縣參加。
許益濤說,兩天半的培訓全是學習,原定的旅游計劃也取消了。
教育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了多年來在地方上調研的情況。國家食藥監局的人講授了食品安全;財政部的專家講了資金安全;還有上海的營養師講營養搭配等。
“不培訓誰都不懂。”許益濤說,“我也是那時候才懂,不是吃肉喝牛奶才有營養,營養是搭配出來的。”
3月12日,那坡縣念井小學的晚餐是,雞蛋炒肉片、雞蛋湯,再加一個白煮蛋。
營養專家胡小琪指出,這種營養搭配并不科學。
她說,除了吃主食外,還應該吃動物性食物、奶或豆類食物和新鮮蔬菜水果。從營養角度看,這四類齊全,才符合營養充足的標準。要是低于2類,營養算是差的。
胡小琪在調研時看見,有孩子把米粉里的雞蛋挑出來不吃;豆漿也不喝,因為不習慣。這讓她感到焦慮。
她說,就算中央撥款一分不少地全用在營養改善上,但如果偏食挑食的習慣沒被糾正,營養狀況很難有效改善。
胡小琪他們專門制作了張貼畫,內容是“每天喝奶有益健康”、“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等,共印刷了1萬套,春節前寄發到各省市教育廳。
在那坡縣的一些學校里,能見到這些畫,孩子們走過,有時會停下來看兩眼。
胡小琪說,目前,國家正在制訂相關營養培訓細則,比如午餐食譜等,相關細則很快會出臺。
那坡縣教育局也在準備一次營養方面的培訓。屆時,每所學校都要派代表參加。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news/shehui/42697.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