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04-02 12:23?出處 新京報
昨日,福田公墓,代客掃墓的小威向逝者鞠躬。整個掃墓過程,有同伴用手機拍成視頻,以供客戶核實。本報記者 尹亞飛 攝
今年清明節前最熱門的話題就是“代理掃墓業務”,有人認為代理掃墓業務是“糊弄鬼”,對于那些身在異地,清明節實在不能親自掃墓的人,雇人掃墓總比沒有強,人家祖墳上有鮮花祭品,你家祖墳上清明節什么都沒有,太凄涼。
清明節雇人掃墓,和陵園管理一樣,如果清明節代理掃墓不能接受,你為什么要接受安葬在陵園,平時由陵園管理工作人員掃墓呢?你自己應該住到祖墳旁邊,一年四季你自己管理祖墳。
不要什么都太理想化,世上本就有很多事情不能兩全其美的,有很多清明節不能親自掃墓事出有因,你的祖先生前都沒有接受過別人的幫助嗎?
清明節代理掃墓就好像你接到一個外地朋友的電話,叫你去給他父母幫忙買點東西,這有什么問題?
以下是新京報對清明節代客掃墓的報道,文章作者很不贊同雇人掃墓這種行為,不管你人不認同,不管你理不理解,清明節代客掃墓業務將會越來越多,存在的就有一定的道理。
清明節前,淘寶網上出現幾家代客祭掃的店鋪。全國多地均有人在從事這樣的新興行業,但數量并不多,北京地區僅發現三家。記者調查的10多家北京的公墓和陵園中,僅有5家設有代客祭掃服務。
代祭行業多為零交易
記者在淘寶網搜索“代掃墓”關鍵詞,出現了300余條商家信息,代客掃墓的標價從幾十元至上千元不等。四川和廣西的代客掃墓價格偏低,北京地區的多是500-700元,湖南地區出現了1490元至3000元的高價;天津更甚,據當地媒體報道,哭墳老手報價最高2萬元。
調查發現,這個新興行業“問者少成交更少”。截至昨日截稿,淘寶上的賣家成交記錄多為零。北京只有一家網店成交了一筆。陵園的工作人員坦言,每年的客戶不多,就幾個而已。
去年為馬來西亞一位客戶代掃墓的蕭亮(化名)稱,這行炒得挺熱,實際很冷清,雖然清明節回不了家的人很多,但愿意接受代祭方式的人卻很少。
蕭亮的代客祭掃團隊總共有3個人,他策劃,另一個同伴負責客戶,還有一名司機。
92%網友反對代客掃墓
有網友認為,代客祭掃是在對“孝心”明碼標價。網友端木珈銘在網上發起了名為《清明節我們一同拒絕代掃墓》的投票。投票結果顯示,有92%的人不贊成代客掃墓這個新興行業,認為是對死者的褻瀆。有4%的人覺得無所謂,但自己不會去花錢請代理。只有4%的人贊成,認為是各取所需。
■ 觀點
反方 代客祭掃是“糊弄鬼”
“說句不好聽的話,這不是糊弄鬼嘛。”很多網友認為,代掃墓還不如不去,親朋之間代掃墓還可以理解,市場化交易就有點過了頭。
“清明代掃墓這個行業,實在讓人哭笑不得。”在發起拒絕清明節代掃墓行為的網友端木珈銘看來,這種行為只是一場滑稽的表演。雖然“有需求才會有市場”是市場經濟亙古不變的真理。但對祖先的哀思和祭奠,用金錢買人代為掃墓,只能讓掃墓這種莊重的儀式沾染上銅臭味。
正方 比根本不去掃墓的人強
但也有人指出,雖然請人掃墓不值得推廣,也比根本就不去掃墓的人強。
贊成代客掃墓的人則認為,如果沒有時間,請人代為掃墓也未嘗不可。網友“雙竹園”就力挺代客掃墓,認為請人掃墓的那些人,同樣是出于對死者的哀思,“對于那些工作很忙的人,或者是已經移民海外的華僑,或者是由于某些原因沒有掃墓自由的,如犯人,難道他們就連請人代為掃墓的權利也沒有了嗎?”
【專家說法】
代祭應運而生應給予理解
“托人祭掃這種行為可以理解,沒必要去指責委托人和這個行業。”民俗專家王作楫介紹,中國歷史上講孝道,清明節掃墓應該是本人親自去。如果自己確實不在本地,也可以找人代祭,傳統的做法是找比較直系的親屬。
王作楫認為,時代在發展,傳承可以與現實結合,發生改變。現實情況是,離開家鄉外出工作的人比以前多了,在清明節想到請人代掃墓,起碼證明他還沒有忘記自己的祖先、親人、故友。
■ 探訪
拍視頻給客戶留證
手提一大束鮮花,拎著裝著祭品的塑料袋,昨日15時許,28歲的小威出現在福田公墓。
小威是代客掃墓者。為了這次祭掃,他換上了一身干凈的衣服,坐兩個小時公交車抵達目的地。
此次代祭,小威收費500元,其中購買鮮花、水果等祭拜用品和交通費,總花費約200元。
根據客戶此前留下的提示,在眾多墓碑中,他很快尋找到了目標:一塊落滿黃色塵土的墓碑。
小威掏出了紙巾,彎下腰來,緩慢揮舞著右手,碑上的塵土褪去,碑文漸漸清晰。
捧上鮮花,小威輕放于碑前。他特地讓花店老板在黃白的菊花中加上了兩朵馬蹄蓮和兩朵百合花,委托人的心意,他想能通過每個細節體現。
擺放好蘋果等祭品后,小威站起身來,將雙手放于身側,頭微低,盯著墓碑,靜立了一分鐘,然后對著墓碑三鞠躬。因委托人并沒有要求念悼詞,小威還是把委托人的心意向墓碑述說。
整個祭掃過程十幾分鐘,并被一部手機攝錄,這段視頻將作為祭掃的證據發給客戶。
■ 收費
加300元哭墳10分鐘
代客掃墓者提供的服務流程一般包括:清掃墓碑、擺祭品、燒紙幣、獻花籃、三鞠躬、朗誦悼詞,過程會持續10到30分鐘,為客戶提供照片或視頻以供核實。相同的代客祭掃內容,北京地區要價不同,分別為360元、500元和700元。
代客祭掃網店的店主劉先生稱,去年他僅有一單生意,是代馬來西亞的客戶掃墓,收費1000元,都是自己要價。今年降到800元,“價要高了沒人問”。
除了基本服務項目,有的店還提供附加服務。比如磕頭加100元甚至更多、哭墳10分鐘要價300元、每增加水果糕點祭品另加25元,敬酒每瓶加收100元。如需要兩人代掃墓,比如“夫妻”,他們可以找一男一女前去,但要加收一個人的服務費300元。
與網上的代客祭掃價格相比,八達嶺陵園的代客祭掃服務的收費則便宜很多,價位為60元、90元、120元和200元。據了解,2005年陵園就推出了代客祭掃服務,最初也只有零星幾人,隨后人數開始增加。但清明節人手不足,不接受代客祭掃服務,其他日子均可。
■ 對話
“會把墓下安葬的當自己親人來想”
小威在淘寶網開了家“追時間代辦網店”,清明節代客掃墓,他也是從別的網店獲得的啟發。因為頗有爭議,很多做代客祭掃的人不愿多談此事,但小威覺得沒有必要遮遮掩掩。
新京報:當你對著一個陌生人的墓碑鞠躬時,你心里在想什么?
小威:其實沒想什么。但我是受委托來的,要代客戶來盡孝心,所以我會把墓碑下安葬的人當成是我的親人來想,誠心地鞠躬,把客戶的心意帶到。
新京報:如果有客戶要求磕頭或哭墳呢,也會去做嗎?
小威:我會跟客戶說沒有哭墳服務,因為我肯定哭不出來,沒那么專業。如果客戶非要加磕頭,我還是要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一般我會跟客戶說最好是鞠躬。因為“上跪天地下跪父母”嘛,對我來說還是有點難度。如果為了磕頭而加錢,加少了自己覺得不值,加高了又太商業化。
新京報:絕大部分人反對代客祭掃,覺得是把孝心商業化,你怎么看?
小威:很多事情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我的服務只針對有需要的人。很多人確實因為回不來,又有這份孝心。而且我們也是要付出時間和成本的,收費是應該的,只要價錢不離譜。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news/shehui/42718.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王卡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