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04-12 20:40?出處 溫州視線綜合
小籠包內餡摻明膠,無良商家用明膠代替肉皮凍作為小籠包的內餡,吃小籠包還是吃食物?吃的是添加劑。不管食物添加劑安不安全,明膠不是食物,也不是調料,所以內餡摻明膠的小籠包不能吃。
不知道明膠吃多了會不會得病,專家說這是食品添加劑,只要不是食品,就不能往肚子里塞,就不能吃。南京小籠包溫州是吃不到,不過,溫州的小籠包沒有內餡摻明膠,說不定有什么別的東西也不一定,反正不吃小籠包最保險,不吃二次加工的食品最安全。唉呀,如果這樣的話,只能回家種地,自己種的糧食安全,可是:農藥、化肥安全嗎?還是去火星比較安全,可是去火星的路上安全嗎?
小籠包內餡摻明膠,讓小編陷入無窮無盡的恐懼和設想,這些殺千刀的,干嘛在小籠包內餡摻明膠,害得我這樣想也不對,那樣想也不對。
偶然在網上看到有個股城網的一篇報道,很有意思,股城網好像有個習慣,在文章開頭堆砌大量的關鍵詞,這篇報道也一樣,堆砌多少個“小籠包內餡摻明膠”數數看,他們的編輯有意思吧?
以下是原文
小籠包內餡摻明膠?小籠包內餡摻明膠你吃了多少?小籠包內餡摻明膠再次刺痛消費者的心。小籠包內餡摻明膠,網友質問中國還有什么是能吃的?小籠包內餡摻明膠早是行業公開的秘密?小籠包內餡摻明膠凸顯監管漏洞。小籠包內餡摻明膠,中國食品安全任道重遠。
皮薄汁多的小籠包,是南京市民非常喜歡的街頭美食,可很少有人會自己動手制作,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小籠包的湯汁制作工藝非常復雜。可昨天,網友報料稱,有人用明膠代替肉皮凍,制作小籠包湯汁非常省事。小籠包的肉餡里也摻入了食品添加劑?記者調查發現,明膠應用領域廣泛,在果凍、肉凍、火腿腸、皮凍、湯包上都會用到,但商家很少會在食品標簽上標明。
小籠包內餡摻明膠,小吃店用明膠代替肉皮凍,省事又省錢:
近日,明膠成了輿論關注的話題,果凍、老酸奶紛紛與明膠扯上關系,不少人聞之色變。昨天,網上又有一篇帖子引起公眾關注,一位名叫“duoduo”的網友爆料,有人把明膠用在小籠包里。她介紹說,小籠包里肉餡要加肉皮凍,傳統工藝程序繁雜,費時費工。所以好多店就直接用食用明膠代替肉皮凍,省事又省錢。
網帖中的內容引發熱議,“恐慌派”的網友說,“現在真的是啥也不敢再吃了!”大多數“淡定派”的網友則不以為然,有人認為,只要是食用明膠就沒問題。
發帖人“duoduo”也認為,食用明膠沒什么不好,最多沒什么營養,就怕有的小店為了省錢采用工業明膠。她還舉例說:“十多年前就聽說臺灣的鼎泰豐用明膠代替皮凍,因為明膠做出來的小籠包更清爽,也減少了肉餡里膽固醇之類的含量,更符合現代人的營養學觀點。”她認為,沒有什么工藝是絕對安全的,哪怕不用明膠,也可能有無良商家用病死豬的皮熬肉凍,同樣不安全。
小籠包內餡摻明膠,探訪:小吃店齊否認
網友“duoduo”提到的“臺灣鼎泰豐”是一家很有名的臺灣老店,主營小籠包、燒賣、蒸餃等“特色”小吃。但南京并無鼎泰豐的門店,記者打電話到上海的一家鼎泰豐門店咨詢,工作人員聽到傳言,頗有一些“躺著也中槍”的感覺。她答復說,鼎泰豐從沒有使用過明膠,一直是用肉皮凍。
下午,記者走訪了南京的幾家湯包店,各家店的老板也都沒聽說過明膠能用在小籠包里。王女士在下關區姜家園經營小籠包生意已經20多年,她把記者帶進店里,展示一盆肉皮凍。她告訴記者,只有慢慢熬出來的肉皮才能凝成上好的肉皮凍,這雖然是小籠包最費事的步驟,但嚴重影響口感,馬虎不得。她介紹,肉皮在菜場里賣得并不貴,店家常年批發,每斤只要3元?;氐降昀锖?,要先把皮上的肥膘刮除,再放進絞肉機切碎,放進大鍋里煮兩三個小時,再冷卻凝固。一鍋肉凍會凝成一大塊,再切小放進絞肉機,肉皮凍的碎末最后拌入肉餡里。
她說,小籠包的用料成本會比大肉包更便宜,但價格往往還要超過大肉包,就是因為人力成本、燃料成本太高,她的店要3個人忙五六個小時,才能做好一批肉皮凍。如果哪家店用明膠代替,能省下不少人力成本。但她同樣表示憂慮,單純的明膠無味,不可能完全代替肉皮凍,勢必還會加入肉味香精,這就更不利于健康了。
對于“小籠包內餡摻明膠”一事網友熱議聲音:
快樂無限:#小籠包內餡摻明膠#我們還有什么東西能吃呢。請有關部門回答
弱:#小籠包內餡摻明膠#盼望著新一屆領導人上臺后,偉大的毛澤東思想再放光芒——狠殺一批貪污腐敗、不法奸商等喪盡天良的人?。?!
黑色傳奇:#小籠包內餡摻明膠#食品安全管理成這樣,政府不感到恥辱嗎?????。。。?/p>
#小籠包內餡摻明膠#緣,因為物價太貴了,而且漲速驚人,我們實在沒有錢到外面去吃。
00:#小籠包內餡摻明膠#沒有道理,1豬肉加入明膠的話豬肉口感會變的很差,2面皮碰到就發不起,3加入明膠它不變的多汁,而是變的和果凍膠水差不多的樣子。有種的去報大老板大企業,不要拿街頭來說事,
心靈的終點:#小籠包內餡摻明膠#中國人在修煉百毒不侵,像這些事情都是行業里面公開的秘密了。
中國人:#小籠包內餡摻明膠#以后吃東西還是吃家里自己做的。我們窮人也有好處:雖然不能夠移民,但能夠最大限度的抵抗食品污染,比如這樣的明膠呀,地溝油呀等等,都和我們窮人無(關?)。
小籠包內餡摻明膠,明膠網上賣得挺火
記者來到白云亭、長虹路兩家大型調味劑市場,在貨架上都沒有看到明膠在售。如今,“明膠”在市場里成了敏感詞,很多店家一聽,連連搖頭說“沒有”。
隨后,記者又來到新街口寫字樓里的一家西點烘焙材料店,店家給記者推薦了兩種與明膠作用相仿的食用膠。但店家表示,這兩種食用膠主要用在西點上,果凍、布丁、慕斯蛋糕都必須用。
記者在淘寶上搜尋了明膠的信息,發現其應用領域非常廣泛,有的店家在“食用明膠”后面特意標注了果凍、肉凍、火腿腸、皮凍、灌湯包等關鍵詞。店家稱,明膠可以用于灌湯包,很多餐館都會從網店購買。一位上海店家的銷售記錄顯示,已經賣出131件。
食用明膠是使用最廣泛的增稠劑之一,火腿腸、烤腸外包裝上,有的是標注“增稠劑”3個字,有的則注明“卡拉膠”“食用膠”“明膠”等具體成分。
而在餐館里,顧客想獲知食品的成分就較為困難,沒有餐館會承認用到這些食品添加劑。
小籠包內餡摻明膠,專家觀點:使用食品添加劑須標明
明膠廣泛用于食品領域,是否存在危害?又是否應該明示呢?
南京市質檢院食品檢驗室的專家告訴記者,明膠是由煮過的動物骨頭、皮膚和筋腱制成的。它屬于食品添加劑國家標準中允許的物質,關于使用量的限額,GB2760-2011《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中,表A.2《可在各類食品中按生產需要適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名單》第40項為“明膠”。這也就是說,國家在允許明膠在食品中添加使用的同時,并未明確其具體的安全使用量,可按生產需要使用。不過,后面附加了一張表,巴氏殺菌乳、原糧、生鮮肉、新鮮蔬菜等都不能使用明膠。
專家說,雖然明膠是公認比較安全的食品添加劑,但按照國家公布《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所有食品添加劑必須在食品標簽上明確標注。明膠也不例外,只要食品中用到,無論是小籠包,還是火腿腸,都應該標注出來,向消費者明示。否則,銷售者就侵犯消費者的知情權,也違法了國家的相關規定。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news/shehui/42927.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
作者:溫視